青松絮語:明智地糊塗著

作者:青松
面對很多理不清的紛紛擾擾,明智地糊塗著,也許才能走得最遠。(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46
【字號】    
   標籤: tags: , ,

前段時間,一位同事突然出現嚴重心理問題,只能住醫院治療。

我與那位同事合作過幾次,並沒有很深了解。當時只是感覺,她心事很重,過得不快樂,對身邊人格外戒備,不愛說話。大概是太過壓抑自己了,聽說她出現幻覺,假想出很多故事,變得神志不清,無法與人正常溝通或工作。

心理醫生多次與她交談,找到幾個心結,建議她多與人交流,將心結一一解開。她自己過得煎熬,想走出來,所以聽從醫生的建議,與人交流。但是,她思考問題走極端,開始到處給同事打電話、留言。

大家接到電話後搞不清楚狀況,相互問,才知道她有了心理問題。於是,大家約好,只要她聯繫,都耐心同她聊,幫她康復。於是,有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對話。她一會兒說自己做了什麽夢,一會兒說要包機出去旅遊……

雖然對話根本沒有邏輯,但是大家聊得開心,那位同事自己也經常笑出聲。她卸下了所有偽裝,心裡想什麽就說什麽,像個孩子似的。正是通過那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對話,大家才了解到她內心的夢想和期待。

最近,同事已經基本恢復。經過這次生病折磨,她變得從容了,不再那麽壓力重重。大概是看開了,知道身外之物沒那麽重要。不計較那麽多,不鑽牛角尖,不過多在乎外人的看法,自然就過得輕鬆了。

目睹了同事病前、病中、病後的變化,深深體會到,人糊塗一點反而更輕鬆、快樂。想起一部動畫片裡的情節。有兩隻負鼠每天都特別開心,無論發生什麽,即使有滅頂之災,它們都樂呵呵地面對。有的小動物很羨慕,問它們為什麽能那麽快樂。負鼠回答說:因為我們特別特別愚蠢……

很多人聽到動畫片裡的對話,都會大笑。笑後想想,那對話其實有道理。愚蠢一點,就可以快樂一點,因為愚蠢的頭腦不會去多想。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很清醒,其實很糊塗,因為內心已經被眼前的利益關係所累。面對很多理不清的紛紛擾擾,明智地糊塗著,也許才能走得最遠吧。@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糊塗糕與用糯米、糖(或加紅豆)蒸製的年糕很類似,但外觀較黝黑透亮,口感較Q彈而不沾黏......
  • 人生如酒,初釀寡味,久漸醇厚,至若醇極至清者,非有陳年之釀而不可得。只是不是每一種人生都可抵此境界,而欲抵此境界,必要有一把年紀,且要有一場經歷。
  • 茫茫大海上,風浪漸高,大宋出使高麗的官船在風浪中搖來蕩去,如一葦敗葉,似乎下一個浪頭過來,就會被埋沒浪底,船上的人驚恐萬狀。而此時呂端卻獨坐艙中,手捧一卷,憑案展讀,如坐書齋。多年以後,這位於傾危之際端坐讀書、毫無懼色的呂端成為太宗的當朝宰相、託孤重臣。而他果然不負厚望,輔佐真宗順利登基。
  • 越國,齊海,陶地;謀士,相國,富賈。三種角色,三重人生,卻在春秋時期一位叫范蠡的人身上,呈現出神奇的統一。「重農抑商」歷來是古代中國的治國傳統,故而歷史上能征善戰者有之,輔國效君者有之,但以商人身份名揚天下的卻屈指可數。范蠡以布衣之身,不僅官至將相,位極人臣,更能果斷轉型,投身商海,確立好善行德的商人形象,豐富了商人文化。他的才學與經歷已教人驚嘆,他所奠定的「中華商道」更為後世傳頌。
  • 唐朝初年,官員選拔制度,尚不完善,有的人靠冒名頂替,虛報資格,獲得了官位。唐太宗下令,要求這些人自首。若不自首,查出來就判死刑。不久查出來一個人,戴胄依照法律,判處他流放。唐太宗責備戴胄說:「我下詔書說過,不自首的,查出來要判死刑,現在你卻判了他流放,這是失信於天下。你因這案件收受賄賂了麼?」
  • 不管你喜不喜歡,你在早晨所秉持的想法會塑造你一天的心態。新書《正念清晨》(Mindful Morning)的作者希望你能以清醒的頭腦和開放的心態開始新的一天。
  •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這是杜甫對李白充滿傾慕的歌頌,清新飄逸卓然不群,正是李白最傳神的寫照,也是他作品的風格。雖然出生在格律詩的全盛的年代,但李白還是最喜歡寫那不拘字數、不拘長短,自在又痛快的古詩或者樂府。
  •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日之計在於晨。」從一些全球商界、政界和時尚界成功人士身上,可看出這些老話有道理。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等多位知名高管和創業家都習慣在日出時分甚至凌晨起身,這讓他們身心調適、思如泉湧,得以把握先機……
  • 惜春是有志氣的,她的志氣就是放棄,不要這公侯世家、千金小姐的虛名,也不要什麼婚配許嫁、兒女情長。
  • 中國古代就有許多輪迴轉生的傳聞記載。來看看入地府改變了命運和怪胎傳述轉生因緣勸世人的故事,故事中透露了一些因何轉生,如何轉生,作男作女因何而定,壽命長短能否改變的蛛絲馬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