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孝陵神道石獸身上含三億年前古生物化石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29日訊】專家近日稱,南京明孝陵神道石獸身上竟含有大量古生物化石。

龍虎網1月25日消息,研究人員最初對明孝陵神道石刻中的“凹坑”和“麻點”產生興趣﹐認為“麻點”具有化石特徵。後經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和南京大學的專家論證﹐認定神道石刻上有大量造型清晰﹑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化石。

據專家介紹﹐明孝陵神道石獸共有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駿馬6類24只﹐現已在22只石獸上發現化石﹐分別有藻類﹑珊瑚類﹑腹足類﹑類﹑海百合莖等5大類化石﹐其中有的憑肉眼可仔細看出﹐有的則要依靠放大鏡的幫助。 它們形成的地質時期距今約在3﹒03億—2﹒9億年前。

據悉﹐明孝陵神道石刻所用岩石都採自附近的青龍山。@(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1月18日訊】(中央社台北日電)中國大陸科學院和美國的考古專家日前對河北陽源縣泥河灣舊石器遺址進行學術考察認為,河北泥河灣盆地上世紀二十年代以來第四紀地質研究的重大突破,是中國舊石器考古學的一個重大發現。新華社報導,距北京一百多公里的泥河灣盆地面積達九千多平方公里,盆地中埋藏著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和大量舊石器時代考古遺跡,如同一部大百科全書。
  • 「鱟」於四億年前出現,有「灘地活化石」之稱。金門縣水產試驗所今年成功培育出六萬尾中國鱟稚鱟;二十日在台灣唯一公告鱟保育區的金門古寧頭海域放流三萬尾進行生態復育,另一半稚鱟於十二月送往台灣西海岸放流,期讓日漸消失的鱟也能在台灣生生不息。
  • 大紀元11月22日訊】(中央社二十二日電)北京工商部門今天召開記者會宣稱﹐日前北京查獲了包括距今一億兩千四百萬年前的朝陽鳥化石在內的三十一件珍貴古生物化石﹐這也是五十年來北京查獲最大一批珍貴化石。  中新社報導,這批珍貴的化石是北京某公司以送禮品化石﹑打造企業形象﹑促進企業經營為由﹐進行非法買賣時被查獲的﹐包括產自中國大陸遼西地區早白堊世的三件鳥化石;八件屬於爬行動物恐龍的鸚鵡嘴龍化石;三件較完整的滿洲龜化石;五件形態各異的幼體水生蜥化石﹐以及生活於當時淡水湖泊中的三種魚類化石﹐包括北票鱘﹑原白鱘和大量狼鰭魚。
  • 據自由亞洲電臺11月21日報道﹐ 美國近日將無償歸還中國走私出境的古生物化石,共計九十三箱,重達十四吨,這些化石將在北京自然博物館永久保存。中國官方的消息說,這批化石大部分產自貴州省,科學研究和觀賞价值很高。

  • 曾在國際古生物界引起軒然大波的“古盜鳥”化石之謎終被解開。科學家調查發現它原來是被發現地的中國農民人為拼接的產物。
  • 大紀元11月25日訊】(法新社香港電)救難官員表示,一艘載運二萬噸液化石油氣的貨輪昨天在香港以東的海上失火,大火燃燒逾二十四小時後仍未撲滅。這艘四萬四千噸貨輪的船尾部分於二十四日凌晨起火,各界擔心祝融可能會引燃貯存在船頭的液化石油氣。救難官員表示,週日的風向使得火勢未延燒到貨輪的貨艙部分。失火的貨輪在香港以東逾三十公里海域下錨。
  • 新疆鄯善縣近日發現大型古動物化石﹐據吐魯番地區文物局分析鑒定﹐確認為巨犀化石。這是繼1993年發現巨犀化石後﹐又在同一地區發現此類化石。
  • 大紀元11月30日訊】(中央社台北三十日電)中國大陸新疆自治區鄯善縣近日發現大型古動物化石,經吐魯番地區文物局分析鑒定後,確認為古代巨犀化石,但苦無經費挖掘修復。新華社引述鄯善縣文物局副局長李保民說明,巨犀化石是在一名汽車司機的好奇心驅使下意外發掘,經過﹁吐魯番地區文物局﹂分析鑒定,確認為這個巨犀化石,其類型、年代與一九九三年發掘出土的巨犀化石無異。
  • 配合海生館第三館─世界水域館的籌備,海生館從印尼引進六隻鸚鵡螺,這是台灣首例鸚鵡螺實體的展示,以往只見於模型或圖片,目前在海生館內的古海洋生物特展中也有鸚鵡螺模型的展出。
  • 大紀元記者周新報道/2002年11月2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第420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古盜鳥(Archaeorapto)更好的一半--這個偽造的不光彩的化石的另一半被證實是一種食魚的鳥類”。科學家通過測量和形態學研究得出結論:曾被認為是恐龍和鳥類主要缺失環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