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桂林」——天桂山

【字號】    
   標籤: tags:

  河北天桂山主峰海拔1270米,總面積60平方公里,分為青龍觀、萬佛巖、玄武峰、滴翠谷等八個小景區。這裡峰險、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雲霧繚繞。山上古建原為崇禎皇帝歸隱行宮,後改為青龍觀道院,又稱「北武當」。建築群規模宏大,富麗堂皇,依山就勢,錯落有緻。主要人文景觀有:真武殿、大光明殿、東西朝房、鐘樓、鼓樓、蒼巖宮、三道靈官閣等三十餘處建築。自然景觀主要有:真武洞、無底洞、七泉一井、石乳長廊、飛來石門、大小天橋等。天桂山是一處集歷史古建築和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

  天桂山呈典型的巖溶地貌,融山泉林洞於一體,集雄險奇於一身,頗具廣西桂林山勢之特點,這裡四季如春,故有「北方桂林」之稱。山上主要人文景點是青龍觀道院,始建於明末,原本為崇禎皇帝的歸隱行宮。除青龍觀之外,還有白毛女洞、真武洞聚仙堂等人文景觀。

  天桂山原名「三門寨」,因自然風光頗具廣西桂林山水神韻才改名。天桂山一帶分佈大面積白石灰岩、白雲巖、碳酸鹽巖等,這些巖類很容易被水溶蝕,天長日久就形成了喀斯特地貌景觀,以山奇、洞異、水清為特色。抬眼望去,橫立在群山中的天桂山雄渾、壯觀,千餘米的主峰直插雲端。

  山體下2/3是直上直下、如門似壁的裸露巖體,頂部遍植蒼松翠柏,看上去天桂山像是戴了一個蔥綠的帽子。谷底的雲霧慢慢地向上昇騰、擴展,把天桂山包裹在一層薄紗中。強烈的山風吹來,把雲霧撕得七零八落,一座座藏匿在綠色之中的紅牆黃瓦的道觀顯露出來。

  據史書介紹,明末崇禎帝為了給自己找個藏身之處,便派太監林清德外出挑選避難地。林清德一日來到河北的天桂山,見這裡山勢險要,風景秀美。崇禎便撥巨款仿京城宮殿的形制在天桂山興建行宮。不久北京陷落,崇禎吊死煤山(景山)。林清德出逃天桂山,當了道士,並改行宮為青龍觀,就此隱居修道,廣收弟子。

  天桂山有東西兩峰,西峰稱「望海峰」,海拔1054米。東峰略低,稱「朝陽峰」,兩峰相連,景致卻大不一樣。東峰山上怪石嶙峋,溶洞眾多,有著名的三眼洞、三音洞、藏龍洞、金蟬洞、水簾洞等。其中三眼洞最奇特,三個洞口全對著陡崖峭壁。

  行宮、道觀主要分佈在西峰南北兩側的陡峭崖壁邊,每座建築都在一個拐角處,沿山體環繞呈帶狀排列;會仙樓、呂祖祠、老君堂、飛橋閣、御碑亭……青龍觀是天桂山主要建築,觀宇飛簷高挑、斗拱四起、色彩濃郁,帶有強烈的皇家建築風格。

(資料來源:世界旅遊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公元640年,唐朝命兵部尚書侯君集率兵攻滅了位於今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國,同年在高昌王城即高昌故城設置了西昌州(後改為西州),州下設置5個縣:今鄯善縣城附近的蒲昌縣、今鄯善縣魯克沁古城的柳中縣、高昌故城的高昌縣、交河古城的交河縣和今托克遜縣城附近的的天山縣。文化旅遊
  • 桃花潭景區自然風光請麗,文化淵源久遠,景區內的景點星羅棋布,景區周圍珠聯壁合。南依黃山,西鄰九華山,更與太平湖一衣帶水。文化旅遊
  • 中岳嵩山,除了豐富的負有盛名的人文景觀外,尚有許多引人入勝的自然奇景。古往今來登封有「八景」「十二勝」之稱。八景是:嵩門待月、軒轅早行、穎水春耕、箕陰避暑、石淙會飲、玉溪垂釣、少室晴雪、盧崖瀑布。文化旅遊
  • 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民族英雄楊業的府邸位於北宋首都東京(今開封市)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因楊業精忠報國,楊家世代忠良,宋太宗趙光義愛其清正剛直,不善巧言涎媚的性格,赦在天波門的金水河邊建無佞府一座,賜金錢五百萬,蓋《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親書《天波楊府》匾額。
  • 雲棲竹徑位於西湖西南五雲山西麓的雲棲塢裡,相傳五雲山飄來的五彩祥雲常常在塢中棲留,故名「雲棲」。雲棲又被人們稱為「湖山第一奧區」。清代「西湖十八景」中有「雲棲梵徑」景名,素以深山古寺,竹徑磬聲稱勝。文化旅遊
  • 在長江行船出了西陵峽,經過一段寬谷的航行後就進入了長江三峽的另一座古城巴東。巴東縣城地處香溪河谷的長江南岸,因在大巴山以東而得名,「上連巫夔、下通荊郢」,素有「鑰匙港」的美稱。巫峽有一半在巴東的境內。南北朝時設歸鄉縣,隋時稱巴東。清代雍正十三年起,巴東屬宜昌管轄,今歸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巴東城地勢陡峭,自古以來無城廓,是三峽諸縣中惟一未設城防的縣城。作為湖北境內最西端的一個縣城,它是從水路入川的必由之路,是鄂西山區的門戶和交通樞紐。 文化旅遊
  •   明代詩人高啟的《獅子峰》詩描寫了流傳於蘇州的這樣一則民間故事:宋仁宗聘請神僧中峰為國師,國師的坐騎是一隻丈八大狻猊(即獅子)。一天,國師騎著神獅來到蘇州菩提正宗寺,會見徒弟天如禪師。菩提寺裡多怪石,狀似狻猊。神獅見了,竟以為回到了佛國獅子群中,樂得就地打滾,亮出本相,變成了獅子峰,屹立在寺院之東南,成為諸峰之冠。身上散落的獅毛,也紛紛變做各種各樣的獅子獅孫,有的是大獅,有的是小獅。而且姿態各異,有的像獅舞,有的像獅吼,有的如雄獅蹲坐,有的如母獅沉睡,有的如獅子滾繡球,有的如雙獅搏鬥,共有500多種不同形狀。群獅又都圍繞著神獅,向它頂禮膜拜。國師和禪師見了,連稱「善哉,善哉!」從此,菩提正宗寺改名獅子林,獅子林的石獅子也就出了名。
  • 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灤平縣巴克什營一帶,毗鄰京承旅遊公路,距北京130公里,距承德市區91公里。它東面是霧靈山,西面是臥虎嶺,南通京都,北達壩上,是進出塞內外的咽喉要道,也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 文化旅遊
  • 登上華山北峰,再向南折,經擦耳崖,過上天梯,便有一長嶺呈現眼前。它莽莽蒼蒼,蜿蜒盤旋,好像蒼龍騰空,所以被稱為「蒼龍嶺」。全長約1500米,開鑿石階246級,寬一米,嶺脊坡度40°,行走其上,心驚目眩。此嶺只有2尺多寬,兩旁萬丈深壑,勢陡如削。嶺脊上下高差約500米,坡度在45°以上。在這裡遙望青松白雲,耳聽風聲大作,遊人到此,莫不驚嘆。
  • 文化旅遊。石鐘山位於湖口縣鄱陽湖出口處。海拔61.8米,相對高度約40米左右,面積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擊出如 鐘鳴之聲而得名。尤以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曾夜泊山下,尋聲探 源,並撰寫聞名天下的《石鐘山記》而相得益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