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古橋之三:橋孔最多的寶帶橋

意文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蘇州地形河湖交錯,故而橋樑眾多,是一著名的水城。而在眾多的橋樑之中,最為壯觀的橋,就是唐代所建造的寶帶橋。

它座落在江蘇省蘇州東南葑門外3.5公里處、吳縣境內,橫臥於京杭大運河和澹台湖之間的玳玳河之上。是船只通過吳淞口及運河的關口。過去也是蘇州至杭州、嘉興、湖州等地的陸路要道。

該橋建於唐代元和年間十四年(西元816─819年)。相傳由唐刺史王仲舒,捐贈寶帶資助而興建的,人們為了紀念他的義舉,故名曰“寶帶橋”。

橋位於大運河之畔,環山起伏,遠山近水,美景渾然天成,橋型有如長虹臥波,遠觀似飄浮在綠色原野上的玉帶,這也是橋名的另一傳說來由,極為傳神,故有蘇州第一橋之美稱。

此橋歷代屢興屢廢,自宋、元、明、清又曾六次重建或重修。現存者是清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所重建的。寶帶橋造型優美,橋長約317米,共有53個橋孔,橋孔數目堪稱中國之最。

每孔跨徑除了第14、15、16三孔之外,平均為4.6米。依此三孔逐漸加大的跨徑,橋面也逐漸的升高,自第13至第17孔間,橋面隆起而形成弓形弧線達 7.5 米,在第15孔處是為弓形弧線的最頂點。

而53孔橋洞中,有圓拱環孔、半圓孔,小半圓孔,大牛圓孔之別,有做成一個整圓型的,也有在一半水面上,還有一半在水面下的,這種全圓孔的造型,使整座橋在結構上更加堅固,而整體橋面弧線也因此更形優美。

橋的設計兼具實用和美觀,更符合經濟的特點。全橋各孔均可通航,在橋中段設計3個大孔淨空較高,是為了能使大型船舶通航,其餘均設小孔。53個橋孔平坦寬闊,此連拱橋的建築形式設計,可降低橋面,節省工程。既減輕了橋本身的重量,又便於拉纖挽舟,亦有利於洩水。可謂匠心獨具的精心設計。

橋墩的建造工程技術上也極富特色,為防止多橋孔連鎖倒塌,採用了“柔性墩”和“剛性墩”兩種形式。它的砌拱法,既不同於趙州橋的“單拱並合”砌法,也非蘆溝橋的“條石弧砌”砌法,而是結合兩者優點的“多絞拱”砌法。是古代建橋史上極其罕見的,不但使橋的保存壽命延長,又能使古橋的形式輕巧秀麗。

又橋址因地基鬆軟所以採用木樁基,每個橋墩用直徑15~20釐米粗的圓形木樁60根,樁與樁頭間以石塊嵌緊,既堅實又不阻礙洩洪。

寶帶橋以堅硬素雅的金山石為建築材料,結構獨特。橋的南北兩端原各有一對造型威武的青石獅,北端一對依舊蹲踞迎客,而南端的一對已沉入河底。北端還有四出碑亭和石塔各一座。

石塔高4米,以整塊青石雕鑿成五級八面的塔身,塔的底座成正方形,雕有海浪雲龍紋。塔擔塔剎也以石塊排列築成,每級八面,每面各設佛龕內有佛像。這些附屬雕件為寶帶橋增添了許多姿色。

在中國橋樑建築史上,寶帶橋的結構繁複但又輕盈、奇巧、多姿,是中國現存的古代橋樑中,橋孔最多,最長的一座 “多孔薄墩聯拱石橋”。

在月明中天之際,每個橋洞下都倒映出月影於湖面,猶如一串珍珠隨波起伏。“瑤台失落鳳頭釵,玉帶臥水映碧苔,待到中秋明月夜,五十三孔照影來”, 這裏是中秋賞月最美的勝景。寶帶橋的壯麗風格,與天然美景渾然一體,集實用及藝術和諧的屹立在那水鄉古城。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雅典10日綜合外電報導)二00四年雅典奧運聖火在希臘繞行一個月左右之後,10日晚間來到西元前四百九十年的馬拉松古戰場遺址,準備接下來進入首都雅典,點亮開幕典禮當晚的夜空。好幾位名流都參加了今天的聖火傳遞,其中包括九面奧運金牌得主、美國前短跑天王劉易士,以及超級名模娜歐蜜坎貝兒。
  • 中國大陸河北省雄縣、永清一帶地下埋藏著結構複雜、設施完善的古戰道,據中國文物部門初步調查,古戰道總面積可達一千三百平方公里,橫跨雄縣、霸州、文安、永清四縣市,其工程浩大、結構複雜、用途較廣,堪稱「地下長城」。新華網報導,河北省文物部門今年為配合阿榮旗到深圳高速公路河北段的建設,對沿線進行了文物調查,在工程通過的祁崗發現古戰道遺址。在此之前,在永清、雄縣、霸州等地已先後發現過相似的古戰道。
  • 瀘定橋是由清朝康熙皇帝御批建造的懸索橋,是四川通往西康 、 西藏的要道之一。在沒有建橋之前,人們主要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個渡口渡過大渡河。由於水流湍急,無論官民,商旅,還是藩地使臣過河都很艱難。
  • 古燕國的都邑、元以後歷代中國的京城:現今的老北京城,它的設計始於元世祖忽必烈之時,體現了中華五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透過老北京城最初的城市設計與布局,後世子孫不但能一窺中華文化中許多精微奧妙的神髓,更可以發現許多現代西方文化與古中華文化之間頗能碰出火花的相通之處。
  • 新疆的坎兒井鼎盛時期曾多達一千多條,全長5,000公里,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齊名,開闢了沙漠綠洲文明,展現中國古代地下水利工程的成就。
  • 中國古代傑出的大工程建築涉及軍事防禦、水利堰渠水道、皇宮帝陵、交通橋梁和宗教建築與藝術等等的範疇。其中的萬里長城是非常出類拔萃的一個,被視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著錄的灼灼星曜,閃爍著中華建築工程傲世的光彩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 在西元前的中土秦國境內蜀郡,李冰父子營造了當今世界年代久遠、惟一留存的無壩引水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實證了神傳文化科學文明的卓越性!
  • 中國蘇州重元寺。(shutterstock)
    房屋塌陷,寶塔傾斜,若想扶正,免不了勞師動眾,敲敲打打。中國古代,有不少奇人異士,以精湛高超的技藝,扶正殿閣、房宅。也有人使用神通,扶正了傾斜的石橋。更奇異的是,有木匠刻意造了一座斜塔,憑著西北勁風吹正塔身,可謂神乎其技。
  •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於福建泉州洛陽江入海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橋。它氣魄雄偉、工藝高超,擁有「海內第一橋」、「天下第一橋」之美譽,與河北趙州橋齊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