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傳去琉球的音樂—御座樂】御座樂的樂器(下)

廖真珮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琵琶是寶永7年(1710)開始到天保3年(1832)毎次演奏都會被使用的樂器。1710年的『琉球聘使記』記載了「琵琶似此方者、四隔圓如横筒、更設九柱于其腹、極厚、而五長四短。手趨不用撥。鳳眼纎。揺則鏗爾有声、想其腹中有物、是為異耳」(標點筆者註)。就是說「琵琶是和這邊的琵琶很相似的。相是圓的、有四個、而且琵琶琴身有九個柱。柱的厚度稍厚、這裡面有五個是較長、四個較短。演奏琵琶的時候,用手彈不使用撥。鳳眼較細。琵琶的音色很清楚又大聲,琵琶的琴身不知道有什麼東西放著,可以聽到奇怪的聲音」記載這樣的一段話。

關於這個記述,首先要注意的是演奏方法是用手彈奏的。(在其它的史料是沒有記載演奏方法的)。在『琉球聘使記』裡有很有趣的一點「揺則鏗爾有聲、想其腹中有物、是為異耳」這一句。徳川義宣氏在看了水戸家的琵琶後,覺得「琴身好像有金屬線掛在裡面、如果使其傾斜的話,會聽見像是音樂盒壞掉的聲音」。這就正好和『琉球聘使記』的記載一致了。因為筆者從沒見過中國的琵琶有這樣的構造,究竟是什麼也不得而知。但是,筆者在平成14年(2002)11月27日和御座樂演奏研究會一行參觀了沖繩縣立博物館所藏的津和野舊藩家琉球樂器的調查。調查時發現五個月琴中有四個月琴內部有金屬的聲音(看不見琴身裡頭)。只是在津和野舊藩家琉球樂器裡有這樣類似的聲音出現是月琴這個樂器而不是琵琶。據陳焜晋氏的敘述,台灣早期的月琴裡也有這樣的構造。很可能是為了讓以前的中國彈撥樂器的音色可以產生振動的緣故,裝置了這樣的構造。這對於樂器構造的研究來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

在很多資料裡我們可以知道 “管”這個樂器在寶永7年(1710)到享保3年(1718)的上江戶時被使用了。根據『琉球人來朝記』的記載、享保3年的「詩歌事」使用了管、二線、三線、四線的樂器演奏;寛延元年(1748)的相同曲子「詩歌事」也幾乎是同樣的樂器組合,只是管改成了洞簫代替。寛延元年以後沒有管這個樂器名的記錄,很可能是同樣的樂器只是名稱改為洞簫了。在『琉球聘使記』的寶永7年11月21日的記事裡有這樣一段話「管長二尺許、其聲如尺八、較低」。管的長度有二尺多、音色很像尺八,又比尺八的音還低沉。因為可以確定的是「管」這個樂器和洞簫的長度或音色都很接近,所以御座楽使用的「管」筆者認為就是洞簫。很可能上江戶時所使用的樂器 “管”和 “洞簫”是由不同時期中國傳去的不同的洞簫。
 
上江戶時,胡琴可以說是御座樂的楽器中佔有非常重要的比例的樂器了。上江戸是從寛永11年(1634)到嘉永3年(1850)共計18回。御座樂的演奏記録最早可以看到的是承応2年(1653)。在寶永7年(1710)也就是上江戸的第7回開始,胡琴第一次被拿來演奏,從那年以後胡琴常會在上江戸時被使用。到底胡琴這個樂器是指什麼呢?據水戸徳川家所藏的胡琴的展示説明:胡琴像是二線的樂器,但有四絃、有附弓一隻。而在沖繩縣立博物館藏的天保3年(1832)「琉球人座樂並躍之圖」胡琴是四胡的擦弦樂器。
 
但是在荻生徂徠的『琉球聘使記』寶永7年11月21日的一記裡「胡琴七絃、設柱如瑟、下有脚杖、軋戞作声、豈蓁邪」(標點為筆者註)。也就是說胡琴是七絃、很像瑟也有柱、下面有脚(台)、軋戞作声、不就是箏這樂器嗎。還有在『沖縄一千年史』的「琉球座樂器圖」的胡琴也是箏的形狀,和四胡完全是不同種的樂器。這些雖然被記錄為「胡琴」的樂器其實指的是提箏。提箏雖然和箏的形狀一樣,演奏方法卻不同,它是用棒擦弦演奏的。因為在寛延元年(1748)開始,胡琴名稱的樂器和提箏名稱的樂器同在相同年代裡被演奏,我們可以知道在1748年以前的胡琴其實就是提箏名稱的前身,也可以知道1748年以後的胡琴指的就是四胡了。

立笙是在1682年開使被使用的樂器。在中國的音楽史上並沒有立笙這樣的名稱。要說起「立笙」的話、非得談及「半笙」才行。在琉球近世的組踊的劇本裡「笙」的意思是指横笛。外國人羅賓氏指出這是『簫』的誤字。用中國話說横簫是「hengxiao」,而立簫是「lixiao」。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中國話的横簫的發音和日本語的半笙的發音是很像的。原來很可能是横簫的,而在1653年由「はんしよう」被改為1682年的「半笙」的漢字被記錄下來。然後立笙也是從原來的立簫即是(洞簫)而來的。
      横簫(hengxiao)→はんしよう → 半笙 → 横笛
      立簫(lixiao)→りっしょう → 立笙 → 管 → 洞簫

 在上江戸的演奏曲目也好,樂器編成也好,共通點是有「前例踏襲」的特性。這裡我們可以來看看立笙和瑟的樂器編成的部份。          
 
唱曲的樂器編成
1682年 立笙、瑟(唐歌) 立笙、二線、三線、四線(唐歌)
1710年 管、胡琴(揚香) 管、 二線、三線、四線(壽星老)

 
『琉球往来』的巻之二、巻之三,天和2年(1682)只有「樂」和「唐歌」二曲。這裡的「唐歌」是中華歌,我們無法得知曲名、只知道被記錄為「唐歌」。1682年的「唐歌」的樂器編成是「立笙、二線、三線、四線」。而寶永7年(1710)的「壽星老」的樂器編成則是「管、二線、三線、四線」。像上文之所述,假如管就是立簫的話、二曲的樂器編成是一致的。
 
1682年的另外一首「唐歌」的編成是「立笙、瑟」。1710年的「揚香」的編成則是「管、胡琴」。管和胡琴在前文已敘述過了,因為它們分別是洞簫和提箏,而且、立笙如果是洞簫的話,瑟很可能就是胡琴了。實際上在同年的『琉球聘使記』裡提及「胡琴七絃、設柱如瑟、下有脚杖、軋戞作聲、豈蓁邪」(標點為筆者註)。換句話說,這個有台和柱子的胡琴是和瑟的形狀非常相似的。
 
甚至在『琉球聘使記』的「軋戞作聲」看起來,胡琴這樂器的彈奏方法是和提箏完全一樣,用棒擦弦演奏。綜合以上所述可以知道,最初有台(架子)的胡琴變成沒有台的樂器,也就是後來把提箏放在手臂上演奏。根據史料記載,1748年以後改為提箏的名稱的樂器是沒有台的。因為1710年~1718年的胡琴有台(架),和1682年的瑟如果是同樂器的話,也應該會有台。所以筆者認為在這之前的1682年,這樂器被稱為「瑟」。而提箏的源流就是中國的軋箏(枕頭琴),用手持著演奏法和放在台上的演奏法二種。   

綜合以上管和胡琴,還有立笙和瑟,我們可以知道1682年的上江戸被使用的立笙的名稱是原來的立簫,在1710~1718年時被改稱為管,1748年以後又改稱為洞簫。與這相同的, 1682年的瑟在1710~1718年時被改稱為胡琴,在1748年以後又被改稱為提箏。         
由全文我們可以知道隨著時代的變遷、御座樂的樂器名稱也會隨著改變。這是因為國和國之間有傳達上的語誤(發音),還有隨著中國的時代和社會的變化也會發生樂器名稱的變更,就原樣的傳到琉球,也是其中的原因。@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隋唐兩代是中國樂舞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唐代宮廷設置了各種樂舞機構,如教坊、梨園、宜春院、太常寺等,其中的樂工、歌舞藝人多達數萬人。士大夫階層和豪富之家還有很多能歌善舞的官伎、舞伎。這些人中間集聚著大批優秀的藝術人才,他門以自己的聰明智慧和辛勤勞動獻身於藝術創造,將樂舞藝術推向中國封建社會的高峰。

  • 俞伯牙創作了許多曲子,其中“高山流水”是他最滿意的作品。




  • 御座樂是從中國傳去琉球的中國系宮廷音樂,因為沒有廣傳給大眾,隨著廢藩置縣沒有了承傳、也失去了演奏的機會。這之後、樂器本來在中城御殿保存著,在二次世界大戰被燒失殆盡!平成4年(1992)、因為復歸20周年,首里城被復原(復興)。
  • 說起中國和琉球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25年(1392),皇帝賜閔人36姓給琉球時,這些人在沖繩教了中國的禮樂等等,據說從那以後,中國傳去的音樂便盛行了起來。
    根據上江戶的演奏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御座樂的樂器跟曲子是隨著時代的改變而增加。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1764年(1764年以後,樂器和曲子都固定)。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御座樂初次傳去琉球後,又時而會從中國再把曲子或樂器帶回去琉球。
  • 近年來,發現御座樂的樂器在尾張德川家、水戶德川家被保存下來,分別在名古屋市的德川美術館和水戶市的德川博物館。但是因為這些樂器非常的貴重被珍貴的保管著,因此要親眼見到這兩批樂器實非易事。關於樂器的考察,筆者參考了這兩家的照片及其資料。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