袪病抗衰老 西方流行冥想打坐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8日訊】生活不順心的福瑞薩(Laura Fraser),初試冥想就感到受益非淺。幾個月後,她發覺自己不那麼缺乏耐心了,變得更放鬆,更容易集中精力;她可以在好友病重時仍然打坐,而不是整天想著她的病;她可以逐件清理書桌上堆積如山的雜物,也不太會脫口說出一些氣憤的話,或送出憤怒的電子郵件;她更容易放棄委屈和失望;她感到自己更年輕、狀態更好,更成熟、明智,和具更多內涵。

冥想打坐-這一古老的東方修行方法,正滲透越來越多的西方人生活。人們發現,不需或少用傳統的西醫治療方法,就可以得到病痛的緩解,更加充滿青春活力,而且感覺身心舒適。一些初步科學研究,亦證實了這一簡單易行方法的療效。福瑞薩在今年5月期的MOR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對此進行了較好的總結。

作用細胞水平 使大腦感幸福

馬省醫學所減輕壓力項目的創建者茲恩(Jon Kabat-Zinn)醫生最近著書《找到感覺-通過精神癒合自己和世界》,提到在接受光療法期間傾聽冥想音樂的牛皮癬患者,比未經這種熏陶的患者的癒合速度要快四倍。茲恩醫生說,牛皮癬像癌症一樣,因細胞失去控制地分裂造成。這說明精神可以改變細胞的分裂與複製從而促進癒合,因此從理論上說,冥想也有控制癌症的潛力。

該所的一些研究表明,每天做15-20分鐘冥想的婦女,其經前綜合症反應減少了58%,尤其潮熱明顯減少,而且90%的人都可以不用或很少用安眠藥幫助睡眠了。除了身體上的變化,這些婦女的精神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她們對於自己身體年齡在增加這一事實的態度都變得更積極了,較少憂慮或有消極的想法。

在另一研究中,接受了八週的冥想訓練的一生物技術公司的員工,其左腦前皮質感受幸福與滿足的部份在腦掃瞄中顯出最多的活性,而和尚的腦掃瞄正會顯示這樣的形態。此外,這些員工的身體還產生出了更多的能快速與流感疫苗反應的抗體,代表其免疫功能加強了。

減壓力抗衰老 增進記憶力 

精神身體醫療學院的醫療主任斯爾哈布(Eva Selhub)醫生說,緊張、放鬆、焦急或鎮靜等情緒在大腦中儲存積累,就像計算機圖標一樣,生活中遇到的使人焦慮的事件就會雙擊這些圖標。如普通40歲婦女,每天需要應付工作、孩子、家庭關係、及自己生活和身體的改變,50%以上的時間都感到這些壓力反應。如果在這一波波的壓力來襲之間沒有很多休息和恢復時間,人就會迅速變老。

冥想可以使人長壽並且看來很年輕。1989年一項在老人院做的研究顯示,練習冥想的老人頭腦更靈活、血壓較低,並且長壽。研究人員認為,老化是緊張的積累,細胞在緊張狀態更容易生病及死亡。冥想及其它放鬆方式改變人對緊張的接受,減少生理負荷。在某種程度上,年輕是一種心境:你覺得自己年輕,那麼你的生理和健康就真的比你胡思亂想的同齡人年輕。

健忘似乎是衰老的一種自然現象,其實這往往是老年癡呆的初期表現。一個能夠集中注意力的頭腦,顯然會對失憶有很大幫助。茲恩醫生認為,冥想是訓練精力集中的最好方法,「體育鍛練的是身體,冥想照顧的是精神。」

幾項研究都顯示,冥想可以減緩和鎮定所有生理與情緒的大起大落。我們無法控制生活中的無常,但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冥想-頭腦中一片空白地打坐。冥想教你從生活中跳出來,不帶情緒地靜靜地、不加任何判斷地觀察這些情況,然後讓他們過去。如此,一件原來會使人緊張的事,就不會雙擊你腦子中那些積累了壓力的圖標。

接受現實 順其自然

茲恩醫生說,冥想要求人接納現實,但「接納並不意味著被動,而是你意識到那些焦慮的想法是一種幻覺,即如果你認同它,它就會影響你對自己的感覺。你認為自己老,就會對著鏡子找到一百個不同理由來證實這一點,你似乎在履行自已的預言。相反,冥想可以將你從老齡化的感覺中解脫出來,這種感覺事實上才會真正使人變老。這是態度問題,年齡不能改變,但你能夠改進自己身體和生活與世界的相互關係。冥想重新使你現在的生活更具價值。」

處於一個常常告訴我們老齡化令人沮喪的社會,冥想使我們意識到這並非壞事。《關愛與信仰》一書的作者、冥想師薩茲伯格(Sharon Salzberg)認為,「生活中的悲傷與快樂都存在反思、平衡和多面性,冥想可以將這些方面加強。」

看上去比她52歲的年齡年輕很多的薩茲伯格說,「冥想使人頭腦保持開放,總是對客觀世界保持興趣。我感覺自己是越來越年輕,像是在遊戲,重要的不是變老,而是繼續學習和成長。」

附文1。冥想(Meditation)

冥想原本是宗教活動中的一種修心行為,如禪修、瑜珈、氣功等,現今已被廣泛運用於許多心靈活動的課程中。研究超導體而獲得197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英國人佐瑟夫森(Brian Josephson),亦有藉由冥想收取心靈訊息的習慣,他曾說過:「以冥想開啟直覺,可獲得發明的啟示。」

科學發現,冥想可以讓人的左腦平靜下來,使得支配知性與理性思考的腦部新皮質熟睡,腦波會轉成α波。此時想像力、創造力與靈感便會源源不斷的湧出,此外對於事物的判斷力、理解力都會大幅提升,同時身心會呈現安定、愉快、心礦神怡的感覺。冥想並不是要消失意識,而是在意識在十分清醒的狀態下,讓潛在意識的活動更加敏銳與活躍,進而與宇宙意識波動相連接。

科學家認為,宇宙本身充滿著波動或資訊。人腦亦受到天體星球運動的支配,是宇宙的一部份,而且具備著和所有波動同頻道的機能。藉由冥想開啟右腦的人,能夠接收和使用宇宙的資訊與構想。如同收音機,調對了頻率,就能清晰地接收到訊息。冥想就是針對宇宙「調頻」的一種方式。

附文2。如何正確冥想

大多數試過冥想的人,都多多少少從中獲益,因此西方人趨之若鶴。但對有些人就不那麼起作用。這是甚麼原因呢?有人認為冥想可以有無數方式,可以打坐,也可以站立,甚或舞蹈;祈禱、讀經是冥想,念誦題目也被當作冥想。而《腦內革命》作者春山茂雄甚至認為,看部喜歡的電影、聽聽最喜歡的音樂或是興奮的計劃自己的未來,都可以算是冥想的方式。

這似乎是走偏了:連舞蹈、看電影、聽爵士樂都算冥想了,那冥想又與做其它生活中的事有甚麼區別呢?那不只是讓自己休息一下放鬆放鬆,就會感到精神舒服一些嗎?「興奮的計劃未來」,那麼興奮能叫冥想嗎?那就能達到袪病健身?那大家連運動都不需要做了。

事實上,無論你採用甚麼方式冥想,心靜是最重要的。因為冥想實質上是一種修煉方法,必須修身養性。冥想要求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腦皮質作用,正是因為這些所謂知性和理性的活動往往都是讓人思考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如何,這與純潔自然的宇宙是脫節的,要想通過宇宙的能量開啟智慧、淨化身體,人就得首先同化宇宙。

進行冥想有一定效果的人,必然是在修身養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要使自己在冥想時靜下心來,就要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 (林丹編譯/摘自《醫藥生活》雜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據雪梨皇家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這項古老的練習能成功幫助病人治療偏頭痛﹐哮喘和職業病等病症。該醫院馬諾查(RAMESH MANOCHA)醫生表示初始的調查結果表明醫生應該重視冥想的功用。“
  • 2002年3月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中心的安德魯.牛伯格博士利用現代影像技術研究打坐冥想的結果。
  • 大紀元9月16日訊】(法新社麻州劍橋十六日電)美國著名分子生物學家預測,今後二十年,美國醫事總署終將一改目前只推薦一個鐘頭肉體運動的改善健康之道,增加建議每週數次,每次一個小時的靜坐冥想,以及剷除破壞性情緒,兼顧身心的保健之道。領導人類基因組計畫的藍德,確信將來一定會出現這個變化。上週末他在素享盛譽的麻省理工學院一項集著名科學家與佛教學者於一堂的會議上說:「二十年後,美國醫事總署可能會建議大家每週作五次心操,這絕非不可思議的事。」
  • 九月中旬,美國著名分子生物學家藍道預測,二十年後,美國醫事總署可能會建議大家將靜坐冥想加入日常作息中,以兼顧身心保健。
  • 有些人睡不著,就靠安眠藥解決,卻又擔心劑量越吃越重。其實失眠還有非藥物的療法,最近台北長庚醫院追蹤一群接受[失眠治療課程]的病患發現,學習放鬆技巧、呼吸、冥想後,六到七成可以不靠藥物入睡。
  • 睡眠還要學習嗎?沒錯,大部分失眠的人都不喜歡吃安眠藥,更害怕安眠藥愈吃愈重,現在醫院提供冥想法、肌肉放鬆法等睡眠治療課程,結果顯示,短期的失眠靠藥物,長期的失眠靠認知治療,的確能減少藥量。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指出,一九九九年美國醫學會期刊一篇論文顯示,七十八位慢性失眠的老人分組治療再長期追蹤二年,結果是安眠藥加失眠治療課程的效果最好,失眠改善達六成三,其次是失眠治療課程的效果為五成五,再其次才是只用藥物的四成六。     
  • 美醫學專家析癌分子現象與人類社會之相似性,美國傳統亞裔月五月 華府論壇專題講座探癌症和東方打坐冥想。

  • 根據美國學者實驗發現,西藏瑜珈計畫可顯著減少癌症病患睡眠障礙,減少安眠藥使用及減輕癌症相關症狀,且西藏傳統特殊冥想方式也被認為有助於控制壓力症候群、慢性疼痛等。蒙藏委員會在10月十六、十7日於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西藏醫學國際研討會」,會中將有來自法國、瑞士、美國等研究西藏醫學的專家與國內中西醫專家參與。
  • 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 找一條溪澗,一座瀑布或一面湖水,去感受一下,自然的生命對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