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狸貓換太子》二本﹙下﹚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唱詞介紹】︰﹙續前﹚

承御聞聽魂嚇冒,低下粉頸暗尋搜。
欲待要說真情話,可嘆我,一片冰心付水流!
我不免巧言花語把她哄,我拼著在奸妃的面前一命休!

這賢人思想多時將頭叩,尊國母細聽奴婢說根由。
從那日領了娘娘旨,金水橋害死殿下一命休。
回頭時見聖上駕臨宮門外,慌忙忙傳奏一到分宮樓。
我本是軟弱女流輩,我怎敢定計反把外人勾。
尊國母,思一思來想一想,只當是可憐我這苦命的丫頭。

這奸妃聞聽此言連拍案,氣得她咬牙切齒瞪雙眸。
哀家未曾將妳問,妳竟敢在我的面前露尾藏頭!
從那日哀家下金殿,帶領宮人往回裡遊。
我恐怕賤婢妳安下不良意,
哀家我帶領宮人樓上坐,見陳琳懷抱捧盒汗直流。
止不住變貌變色回頭望,看光景必有奸細在裡頭。

攔陳琳,打開捧盒哀家我要看,
妳這奴才,跪在面前緊叩頭。
妳言道聖上駕臨宮門外,又一想接駕去遲反惹一場羞。
無奈何帶領宮人去接駕,妳反說,聖上他又往別的宮去遊。

哀家我,當時不解其中意,
不料想日久天長喜變憂。
我命人去把屍首打,七八日不見冤家屍骨頭。
明明是,暗地裡定計將人救,妳反說哀家與妳作對頭!

這奸妃,一邊問話她一邊看,見陳琳驚慌失色低著頭。
看光景,他必知道內裡事,我何不這般如此苦追求!
我何不吩咐陳琳將她打,只要我察顏觀色細看情由。
這奸妃思想多時將陳琳叫,快掌刑!活活的打死這賤婢ㄚ頭!

老陳琳嚇得抖抖顫,以膝跪倒緊叩頭。
尊國母,奴才我自幼不會把人打,求娘娘出旨另把別人求。
這奸妃氣得連拍案,不住的咬牙切齒瞪雙眸。
甚麼是不能拷打寇承御,分明是你二人暗定巧計設良謀!

吩咐聲宮官太監快動手!那陳琳,叫他們二人一命休!
老陳琳萬般無奈說奴才我領旨,戰兢兢將大棍接在手裡頭。
老公公把大棍接在手,左右為難犯了愁。
我有心要狠狠地打下去,可憐她,身小力薄嫩骨頭。
老公公手舉大棍難以往下落,
只急得他,團團亂轉,熱汗直流。

寇承御看破陳琳其中故,站起身來瞪雙眸。
大罵奸妃!李娘娘與妳有何仇恨?
妳不該,屢屢的與她作對頭!害得她母坐監牢孩兒死,
妳反說奴家與妳作對頭。
明明是留著我恐怕把妳的風聲走,
聖上若知曉,只怕難保妳的項上頭!
來來來!快快結束我這條命!情願一死也甘休!

料想著,今生不能把仇報,單等到閻羅殿前再追求!
我與妳,種下這一天二地恨,結下三江四海仇!
這賢人一邊罵,在後腦海上摸一把,望著陳琳用眼丟。
老陳琳看破賢人心中故,手舉大棍氣沖斗牛。
只聽咯喳一聲響,鮮血涔涔腦髓迸流。
可憐宮人寇承御,救主一場把性命休。

可憐她,生前未入淩煙閣,死後才名標五鳳樓。
到後來,仁宗皇爺登九五,
追封寇承御忠義仙姑就把美名留。
金殿以上傳聖旨,御花園就把忠烈祠來修。
見多少男兒英雄漢,到頭來,不如承御一女流!

(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此本《哭祖廟》是白雲鵬及其白派傳人所用曲本,曲詞是依《子弟書》略加刪改而成。梭波轍,全篇上下句通押,久演於天津。
  • 此本《哭祖廟》是白雲鵬及其白派傳人所用曲本,曲詞是依《子弟書》略加刪改而成。
    述說在大勢已去的環境中,這位孤臣孽子的慷慨殉國,寧為玉碎也不為瓦全的志節感動人心。
  • 《堪嘆人生》是京韻大鼓正場演出之前的小段,通常是用於開場的「帽兒」,此曲特別的地方,在於內存警世諷諭之意,惜今已失傳。
  • 《湘子上壽》又名《湘子討封》、《湘子得道》,早期京韻大鼓常演,後漸失傳。韓湘子,字清夫,是韓愈的侄孫子。韓湘子生平無考,民間傳說其手中的寶物名為紫金蕭,據說是用南海紫竹林裡的一株神竹做的。
  • 本鼓曲前半段描述韓湘子變化奇巧,特來為唐王李世民賀壽;後半段表現仙術演化,凡山林海船、各路神仙一應俱全,連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八名得道仙真,共七男一女,即漢鐘離(鐘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及何仙姑,也全部都在湘子用仙術示現的仙船上,令唐王如夢幻真,唏噓感想。
  • 《遊武廟》又名《伯溫辭朝》,是張小軒、劉寶全的代表曲目,二人詞句略有不同,後來張派曲本失傳。
  • 《遊武廟》寫明太祖偕劉基遊武廟,品評歷代名將,其中多有典故,曲辭精采有序。然朱元璋﹙洪武爺﹚因個人立場與心性程度,在評論將臣功過時流於偏頗,更進一步流露出對功臣猜忌,導致劉基辭官歸隱的故事。是京韻大鼓傳統曲目。
  • 《狸貓換太子》整齣戲通常分為「抱妝盒」﹙《陳琳救主》﹚和「拷御」兩部分。本段系指第一部分的情節,即有名為《抱妝盒》或《金水橋》者。是當年白鳳鳴的代表曲目。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純為稗官野史,各戲內容、細節、結局不一,但主角都是宋真宗趙恒的皇后劉后,因後宮爭權奪位,不惜以剝皮貍貓偷換李宸妃初生太子之偷樑換柱毒計,誣衊李妃産下妖孽,使李妃沉冤二十餘年。
  • 《狸貓換太子》整齣戲通常分為「抱妝盒」﹙《陳琳救主》﹚和「拷御」兩部分。本段系指第一部分的情節,即有名為《抱妝盒》或《金水橋》者。是當年白鳳鳴的代表曲目。
    京韻鼓曲描述重點為宮女寇珠、宦官陳琳忠心義膽、捨己救主的高義行止,成為民間傳說中教忠教孝的有名曲目。
  • 【說明】:
    《狸貓換太子》二本又作《拷打寇承御》,簡稱《拷寇》,敘述情節是《貍貓換太子》頭本的後段,但是跟頭本不連唱,也不合演。算白(雲鵬)派曲目。
    二本的故事一樣出自於民間傳說的稗官野史,重點在於劉后日久生疑,打撈御河又找無嬰兒屍身,思前想後認為李妃產子當日巧遇陳琳事有蹊蹺,決定向寇珠逼供,並找來陳琳向寇珠求刑至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