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嶽仙跡探微:天柱山—古之南嶽

牟梅
【字號】    
   標籤: tags:

兼具黃山之雄奇、廬山之幽秀的天柱山,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境內。據說潛山縣的得名正是因為天柱山隱藏在此群山之中。天柱山 「峰無不奇,石無不怪,洞無不杳,泉無不吼」,共有天柱、飛來等42峰,麒麟、熔藥等16巖,霹靂、鸚鵡等53怪石,試心、千丈等17崖,寶公、司元等25洞,還有18嶺、13井、7關、8池等。其最高峰為天柱峰,又名筍子尖,海拔1751米,為安徽諸峰之冠;唐朝詩人白居易有詩贊曰:「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
天柱山,古名皖山,春秋時為皖國封地,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故天柱山為安徽的「源頭山」。西漢時,漢武帝曾親登皖山,並封其為「南嶽」。在祭岳時,人群高呼萬歲,所以後將此山稱為「萬歲山」。後來隋朝文帝封衡山為南嶽,因此人們將天柱山稱為「古南嶽」。大概在唐朝之後,因為其主峰雄偉峭撥如「擎天一柱」,故名天柱山。

如此雄奇靈秀之處,自然也是追求成仙得道之人的修煉佳所。大概在東漢、三國時,就有修煉之人在此修煉。後來天柱山還被道教尊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比較有名的修道之人是三國時的左慈。今天的天柱山上還留有當年左慈修行的石室和煉丹池,在馬祖庵附近的良藥坪。如今分別稱作蓮花洞和煉丹湖。傳說左慈頗有仙術。《潛山縣志》記載:「鱸溪在縣北吳塘。魏武帝行軍至潛,忽思鱸膾,左慈取銅盤釣之得數十尾,武帝釋其半於溪時:正暮春。今惟柳絮飛時有之,謂之楊花鱖。」後來左慈得道成仙。

從南朝開始,亦有僧人在此修行。當時著名的僧人為宋齊時的寶志,他在天柱山上建造了最早的寺廟,名為山谷寺,即後來的三祖寺。《神僧傳》記載,寶志常有異跡。比如,他常常數日不吃東西也無饑容;他有時通過賦詩來預言事情,預言開始讓人費解,但後來無不應驗。當時江東士庶都很推崇他。齊武帝認為他是謠言惑眾,就將他抓起來,關在了建康的監獄中。第二天,人們在街市上看見了他,再檢查獄中,發現人仍在裡邊。寶志對獄吏說:「門外有兩個食盒,裡面有用金缽盛的飯。你可以取來。」一會兒,齊文惠太子竟陵王子良,派人送來食盒。果然如他預料的那樣。再如他讓齊武帝看見了齊高帝在地獄中受盡錐刀煎熬的景象,武帝從此廢除了錐刀的刑罰。梁天監五年冬旱,未降一次雨。寶志上言道:「應當在華光殿講《勝鬘經》乞雨。」武帝便命僧人法雲講《勝鬘經》。當夜便下起了大雨。寶志又說:「應當放一盆水,再把刀放在上面。」一會兒,更大的雨從天而降。全國的旱情都得到了緩解。

安徽的皖山,也就是天柱山,景色奇絕,特別是山麓地帶景致更是美不勝收。寶志與白鶴道人都想前往居住。天監六年,二人告訴了武帝。武帝認為二人皆具靈通,就商議兩人各以物識其地,得者居之。道人說:「我以仙鶴止處為記號。」寶志說:「我以錫杖矗立處為記號。」不久,仙鶴先飛去,到了山麓將停飛時,突然聽到空中錫杖飛的聲音。寶志的錫杖遂立於山麓,而仙鶴因為受驚飛往了別處。道人無法食言。二人遂各以所識,在山上築室。

據說有一個叫陳征虜的人,全家盡心竭力供奉寶志,十分虔誠。寶志曾經為他顯露真形,光相如菩薩像。寶志知名顯奇四十多年,士女供事者不可勝數。天監十三年冬,寶志在後堂對人說:「菩薩將去。」過了幾日,他無疾而終。屍骸香軟,形貌喜悅。

隋朝時,禪宗三祖僧璨來到寶志建造的山谷寺修行,後來,此寺被稱為「三祖寺」。僧璨後在此傳四祖。後來僧璨在寺前大樹下「立化」而逝。現寺內僅存藏經樓、偏房數間,寺前有覺寂塔,塔高約三十米,為八角七層的樓閣式建築,唐天寶五年修建,明嘉靖時重修。三祖寺附近還有寶公洞、卓錫泉等勝跡。洞為寶志所居,泉為寶志所掘。

此後,在此修行的僧人比較知名的還有宋代的法演、慧勤、佛鑒,元朝的中峰禪師,明代的楚山禪師等。

天柱山上的寺廟除了三祖寺,還有蓮花峰峰下的馬祖庵,又稱佛光寺,始建於唐。此外,還有建於晉鹹和年間的太平塔旁的太平寺,香火也曾盛極一時。太平塔內供奉磚雕佛像近千尊,形象優美,神韻生動。

天柱山除了峭拔的天柱峰以外,還有飛采峰、天獅峰、蓮花峰、覆盆峰、觀音峰、黑虎峰等各具風采的險峰。在天柱諸峰中名列第二的飛來峰頂有一塊扁平、橫臥的巨石,周長約七十米,高約三米,直徑約二十米,邊緣有褶如帽,像是從天外飛來,人稱「飛來石」。其附近高達數百米的「雪崖瀑」十分壯觀。天獅峰的峰頂也有狀若獅子的「獅石」,它與覆盆峰間有一狹澗,上凌霄漢,下不見底。狀若蓮花的蓮花峰,奇石羅陳,狀物肖人。

天池峰頂的渡仙橋是天柱山又一奇觀。巨崖中開,中架二石,闊僅五米,下臨深谷,人走在其上,不免膽戰心驚,膽怯者望而止步。故此渡仙橋又稱「試心橋」。渡仙橋南有司元洞,洞中可容萬人。

飛來峰下的神秘谷被稱為「天柱一絕」。神秘谷長約五、六華裡,谷底由54個形態各異的洞穴組成,洞連洞,洞套洞。在暗洞中穿行,難辨東西,不知陰晴,但一出洞口,即見光明。

此外,天柱山麓的石牛古洞摩崖石刻,盤根錯節、神態各異的天柱松,交替出現的雲海、佛光、日出、曉霞、霧淞等自然風光,都使天柱山讓無數人折腰。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了一著讚美天柱山風景奇秀的詩,名為《江上望皖公山》,詩曰:

奇峰出奇雲,秀木含秀氣。
清宴皖公山,巉絕稱人意。
獨遊滄江上,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

──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誰建造了北美魔鬼塔,它真是外星人的基地?《山海經》中的通天神樹真的存在,三星堆裡挖到寶?
  • 古人的智慧你想不到。福建甘露寺一根柱子支撐一個建築群?恆山懸空寺有夠「玄」,「三教合一」有何內涵?
  • 《山海經》暗藏玄機。世界屋脊不在青藏高原?須彌山在中國?!為何崑崙山被稱為天下龍脈的發源地?
  • 在先秦時期,五嶽具體山名就已確立,但不同文獻記述略有不同,本章採用東漢大儒鄭玄對《周禮》注釋所說,五嶽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 在世俗印象中,由於漢地佛教源於古印度,對於寺廟的來源,很容易誤解為是佛教傳入中土後才出現的。事實上,「寺」和「廟」都是中國本土所有。那麼,寺為什麼叫寺,廟為什麼叫廟,這二者有什麼區別?
  • 傳説的史前避難所竟真實存在?中國的橫斷山脈,困擾現代科學的未解之謎,誰能揭開它的神祕面紗?
  •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美國《時代》雜誌評出世界十大最奇險建築,山西恆山懸空寺入選。這個寺廟曾在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出現過,詩仙李白雲遊到此,也被奇景所震撼。
  • 大雁塔,始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內,所以又稱為慈恩寺塔。這座千古佛塔,為什麼以大雁命名呢?
  • 華夏神州,山水仙境,處處都有神佛顯化、祥瑞靈應等古老的神蹟存在。在中華北方的腹地,有一處瑰奇壯麗的山巒美景。它有著罕見的外形:五座主峰,聳立雲端;峰頂夷平,猶如壘台。它更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文殊菩薩的道場,與佛家文化結下深厚淵源,既是人間形勝,更是佛國聖地。
  • 敦煌莫高窟,是中華四大石窟之一,也是歷史上的一大文明奇蹟。歷經千年營造,莫高窟形成了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彩塑2415尊的文化藝術建築群,更是一座壯麗無比、輝煌無雙的佛國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