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說因果

四祖寺明一
font print 人氣: 16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14日訊】紀曉嵐是近代的大文豪,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大多是說因果故事的。下面列舉五則與大家分享。

●胡御史牧亭言,其裡有人畜一豬,見鄰叟輒瞋目狂吼,奔突慾噬,見他人則否。鄰叟初甚怒之,慾買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經所謂夙冤耶?世無不可解之冤,乃以善價贖得,送佛寺為長生豬,後再見之,弭耳暱就,非復曩態矣。嚐見孫重畫伏虎應真,有巴西李衍題曰:至人騎猛虎,馭之猶騏驥,豈伊本馴良,道力消其鷙,乃知天地間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無為多畏忌。可為此事作解也。

●無雲和尚,不知何許人。康熙中掛單河間資勝寺,終日默坐,與語亦不答。一日忽登禪床,以界尺拍案一聲,泊然化去。視案上有偈曰:削髮辭家淨六塵,自家且了自家身,仁民愛物無窮事,原有周公孔聖人,佛法近墨,此僧乃近於楊。

●先祖有小奴,名大月,年十三四,嚐隨村人罩魚河中,得一大魚,長几二尺。方手舉以示眾,魚忽撥刺掉尾,擊中左頰,僕水中。眾怪其不起,試扶之,則血縷浮出。有破碗在泥中,鋒癉如刃,刺其太陽穴矣。先是其母夢是奴為人執縛俎上,屠割如羊豕,似尚有餘恨,醒而惡之,恆戒以毋與人鬥,不虞乃為魚所擊。佛氏所謂夙生中負彼命耶。

●景城有劉武周墓,獻縣誌亦載。按武周山後馬邑人,墓不應在是。疑為隋劉炫墓。炫景城人,一統志載其墓在獻縣東八十里。景城距城八十七里,約略當是也。舊有狐居之,時或戲嬲醉人。裡有陳雙,酒徒也。聞之憤曰:妖獸敢爾!詣墓所,且數且詈。時耘者滿野,皆見其父怒坐墓側,雙跳踉叫號,竟前呵曰:爾何醉至此,乃詈爾父?雙凝視,果父也。大怖叩首,父徑趨歸。雙隨而哀乞,追及於村外,方伏地陳說,忽婦媼環繞,嘩笑曰:陳雙何故跪拜其妻?雙仰視,又果妻也,愕而癡立,妻亦徑趨歸。雙惘惘至家,則父與妻實未嚐出,方知皆狐幻化戲之也。慚不出戶者數日,聞者無不絕倒。余謂雙不詈狐,何至遭狐之戲,雙有自取之道焉;狐不嬲人,何至遭雙之詈,狐亦有自取之道焉。顛倒糾纏,皆緣一念之妄起。故佛言一切眾生,慎勿造因。

●張明經晴嵐言,一寺藏經閣上有狐居,諸僧多棲止閣下。一日天酷暑,有打包僧厭其囂雜,逕移坐具往閣上。諸僧忽聞樑上狐語曰:大眾且各歸房,我眷屬不少,將移住閣下。僧問:久居閣上,何忽又慾據此?曰:和尚在彼。問汝避和尚耶?曰:和尚佛子,安敢不避?又問我輩非和尚耶?狐不答。固問之曰:汝輩自以為和尚,我復何言?從兄懋園聞之曰:此狐黑白太明。然亦可使三教中人,各發深省。(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凶悍的太太:「如果有來生,我願變成一隻活潑可愛的小雞。你呢?」
  • 清代紀曉嵐的四叔,名叫紀栗甫。一天,到外地去探望朋友。走在半路上的時候,看到一個人騎馬飛馳而來,突然被路邊的柳樹枝條掛倒,撲通一聲,從馬背上跌到地下。當時路上有好些人,走過去一看:那個人已經好像氣絕了。
  •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古印度憍賞彌國的國王有位名叫莎曼娣的王妃。莎曼娣王妃的侍女常到花店買花並從花匠那兒聽聞佛法,回宮後便向王妃及其他侍女宣傳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從此王妃和她的侍女們都成為虔誠的佛教信徒。她們當然很想當面拜見釋迦牟尼佛,但害怕國王會反對,只好在釋迦牟尼佛經過皇宮到其他弟子的家時,透過皇宮建築的孔洞悄悄的向師父行注目禮。
  • 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福州福清縣人李元禮,擔任漳州龍溪縣主簿,代理縣尉的職務。有一次,他抓捕了六個強盜。按照當時朝廷的制度規定:「抓獲強盜七人以上者,可晉升一級官職。」
  • 清代博學之士紀曉嵐,收集了很多當時的奇聞軼事寫成了《閱微草堂筆記》一書,書中記載了許多因果報應之事。其中有這樣一則記載。清代時江寧有位書生,他借宿在某官宦人家的廢花園裡。在一個月色皎潔的夜晚,他發現有位年輕漂亮的女子從窗外往裡偷看。
  • 在面對邪惡的時候,如果那些有職責,有義務,有能力剷除邪惡、抑制邪惡的人不做為,不履行自己除惡的職責與義務,放縱了邪惡的話。那麼他有可能也是在造業,從而導致自己將來遭報。
  • 在釋迦牟尼佛傳法的時代裡,祗樹給孤獨園附近有一個名叫鉤葛的獵人。他生性殘暴,又不通情理。一天早上,鉤葛帶了弓箭,領著自己養的一群獵狗到森林去打獵。路上遇見一位托缽化緣的僧人,鉤葛很生氣的自語道:「今天要倒楣了,一大早就碰到一個光頭,我看今天什麼也獵不到了。」說罷很生氣的往森林裡走去。
  • 有一個人名叫羅吉亭,本是讀書人。但是他為人孤傲,性情凶狂,不相信善惡有報。經常寫一些謗佛誣道的話,到處張貼。有時還寫些攻擊佛教和道教的長文,念給別人聽。人們都說他窮極無聊,但他依舊不覺悟,不改正自己的錯誤。
  • 南宋時,建昌新城縣(今江西黎川縣)有個妙智寺。妙智寺有一片非常肥沃的土地,正巧此時妙智寺的和尚都相繼圓寂了,這片土地無人管轄。剛來建昌郡擇地建築房屋的寓客呂郎中垂涎妙智田寺的這份田產。他囑托新城縣張縣宰,想繼承這份土地耕作。
  • 清代有個叫劉剛的人,因犯罪而被流放到烏魯木齊耕田,其實他不光犯了被流放的罪,在這之前,他還犯過殺人罪,只不過別人都不知道沒有被查出來罷了。劉剛性情暴躁,因此對耕作之事極不耐煩,於是就仗著自己體格矯健找了一個機會逃跑了。他一直跑到了根克忒,眼看就要越過國境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