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人合一之路(14-3)

老子的「道」
黃鶴昇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 ,

老子的道是什麼?一則道無名,用知性不能概念;二則道是無之無,形而上之上,用理性不能作出推理、判斷。「道」的表述,參照哲學所講的形式,我們把「道」視為宇宙萬物存在的形式,人抵達絕對精神境界的形式。

道並非內容,「道生一」;它不是有,而是無,我們不能把道當作是存在,在我悟道入道的過程中,道就是吾存在的形式,是吾天人感應到一條「沒身不殆」的道。這道在形而上之上,無之無,它是不可言傳的。

如果我們要給道說出個所以然來,綜觀老子對道的說法,與其說道是宇宙萬物的最高存在,倒不如說道是「自然」(這裡指的自然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大自然,是在時空之外的自然--自在的法則或理),老子亦有「道法自然」的說法。

何謂「自然」?我們從莊子釋道境界可領略一二:莊子在《刻意》一文說:「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沾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莊子正宗》,華夏出版社,2005年1月北京第1版,253頁)這個道的境界,你要做到沒有一點人為意識的造作,無所作為,一切順其自然,才能進入那天地之道。

以此我們看道是在無之上,即人要進入「無無」的境界才能合乎道的自然。莊子亦借用「光曜」和「無有」的對答來說明道「無無」的境界:「光曜」問「無有」,你到底是有還是無有?「無有」沒有回答,「光曜」仔細地看「無有」:一切空蕩蕩,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他便感嘆說,他只能有心地做到無的境界(光雖摸不著,但看得見),而無法做到「無有」無心的無無境界。

「無有」這個無心的無無境界,才是道的境界。這個道無法說,也不可說,一說,就是「光曜」有心的無了(《莊子正宗》華夏出版社,2005年1月北京第1版382頁)。

莊子對老子的道無,最有靈通,其用通俗易懂的故事釋道,玄妙玄通。我們從老子稱「道」為「天下母」(《道德經》第25章268頁)來看,說老子的道是「本然」或許亦可。這個「母」就是「本」,而這個「母」它是不在時空之內的,它包羅一切,周流一切,但它既是永恆獨立不變的。

它「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德經》第25章268頁)。這種特性,我們剛好用「然」來表示。

說道是「本然」,人得道,不就是回歸他的本然中去嗎?或用佛教的說詞,叫「真如」。它真就如此,「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道德經》21章267頁)。

(待續)

(轉載自黃花崗雜誌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