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仁心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1),如禮何(2)?人而不仁,如樂(3)何?」(《論語·八佾第三》)

【註釋】
(1)不仁:無仁心,即壞了品德。
(2) 如禮何:如,做「奈何」解。 禮指禮節,是對「仁」的態度。
(3) 樂:泛指樂律音調。

【語譯】
孔子說:「一個人要是沒有仁心,如何能講禮呢?一個人要是沒有仁心,如何能講樂呢?」

【解析】
本章是闡明孔子對「仁」德的重視。如果一個人對最基本的仁德之心都沒有,更遑論其它的事了!

* * *
【說故事時間】

十五兩 大火燒

在安徽阜陽地區有一個叫王市集的市場,街上的人來來往往,行人和做買賣的人很多。可是在那個年代,那裡的商人人心不平。

人們常說十商九奸,人心不公,那裡的商人賣東西給買主全是十五兩為一斤(當時的人使用1斤十六兩的秤),從中扣掉1兩。時間長了,人們也不爭講了。可是神是不會允許人們沒有良心的。

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個人在街上吆喝:十五兩,大火燒……每逢市集的那天他都成天的吆喝,人們都說他精神病,沒人理他。

有一天這人不吆喝了,就在這一天,小店舖全著火了。可是有一家沒著火,後來人們才知道這家店舖每天都是十六兩1斤賣給人們。

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人們不能憑著自己的良心做買賣,縱使賺再多的錢,也會造下佔人便宜的「業」力,說不定哪天,真有天災來治;反之,宅心仁厚的人,也許見不到近利,將來必能有大福報。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1),膚受之愬(2),不行(3)焉,可謂明(4)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5)也已矣。」 (《論語·顏淵第十二》)
  • 王戎七歲時,曾經有一次與一群小孩在一起玩遊戲,看到路邊的李樹果實纍纍,壓彎了樹枝。那群小孩爭相跑去摘,只有王戎站著不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李樹長在道路旁還能有這麼多的果實,可見這李子一定是苦的。」採來一嘗,果真如此。
  • 本文描寫信陵君不顧個人安危,不謀一己之利,挺身而出完成「竊符救趙」的歷史大業。如果「竊符救趙」這一出大戲,為人們所稱頌的話;那麼,門役侯嬴則是這齣戲的幕後導演。他洞察、分析局勢的能力更令人欽佩。因為如果沒有他的良策,信陵君可能也無法完成救趙的任務。
  • 淳於髡是齊國人。見識廣博,又善於記憶,學術上不專主一家之言。從他勸說君王的言談中看,他似乎仰慕晏嬰的為人,然而實際上他擅長察言觀色,揣摩人的心意。
  • 商朝末年,紂王日益昏庸暴虐,荒廢朝政。周武王見時機成熟,便在弟弟周公旦的幫助下,於牧野一戰將商紂消滅,並建立了周朝。周武王逝世後,便由他的兒子誦繼位,就是周成王。
  • 北魏的時候有個長孫慶明,皇帝賜給他一個名字叫做儉。儉從小為人端正,有著高尚的操守,即使在自己家中,每天也都非常莊重,因此文帝非常敬重他。
  • 孔子主張實行「德治」、「禮治」,這首先提出了對當政者的道德要求。倘為官執政者做不到「禮」所要求的那樣,自身的道德修養不夠,那這個國家就無法得到治理。當時社會上禮崩樂壞的局面,這情況讓孔子感到難以容忍。
  • 子貢說:「老師教的詩、書、禮、樂等,是表現在外在的、有形的、能觀察到的;而老師談的人的本性和天理(或說一切人事物的特性和原理),是隱藏於內在本質的、無形的、不能直接觀察到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