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資訊
神奇漢字開發智商 越早學越聰明
漢字被稱為「神傳文字」,漢字不同於其它文字的最大特點,是它的符號性和全息性,每個漢字都包含著豐富的信息。研究發現,漢字對開發兒童智能有神奇效果。
「文藝奶爸」超浪漫 和妳唱歌 為妳畫畫
現代人對於「父親」的印象,不再侷限於朱自清《背影》裡那位不擅言辭、默默為兒子付出的形象。隨著中韓節目《爸爸去哪兒》的走紅,眾人驚覺:原來父親也可以把小孩照顧得很好! 美國有對父女對嘴合唱的逗趣影片,獲得了百萬讚數肯定;法國插畫家單親爸...
八項建議助你早日長大成人
人生需早做規劃。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就是從青春期到成人期的過渡,一旦跨過18週歲,那種成年人才會感受到的壓力漸漸襲來,而這種壓力與你今後努力工作以便過上幸福的生活有關。處於早期成人階段的年輕人還無法履行成年人的責任,為此,他們會感到恐慌,他們不知道真正的成年人會是什麼樣子,如何才能成為真正的成年人。
拒絕長大——彼得潘綜合症九種表現
現實世界是冷酷無情的。當我們一路掙扎著從叛逆青春期過渡到成人期後,擺在面前的卻是成年人必須面對的殘酷世界——工作、納稅、債務、房子、約會等等等等,這所有的一切讓人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北愛爾蘭寶寶希力安7週大時就模仿爸媽說「哈嘍(你好)」,影片爆紅讓他登上眾多媒體頭條,大家都以為他說話一定會比別的孩子早。沒想到,希力安剛滿1歲就變得少言寡語,無論是小動物還是小朋友,全都引不起他的感趣,他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4歲說話,7歲閱讀;赫赫有名的二戰英國首相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小時候六年級蹲過班;大文豪托爾斯泰(Leo Tolstoy)也因為上大學時掛科而退學…...這三位大人物有哪些共同點?對,他們中沒有一個人是資質愚笨的,事實證明,這三位不僅秉性天賦,而且在某些方面簡直就是天才。
孩子適合跳級嗎?四個步驟幫您做出判斷
有天賦的孩子應該熱愛在學校的每一分鐘,從每一堂課中獲益,這似乎符合常理。但不幸的是,情況並非如此。有天賦的學生,或者智力超越同齡人的學生,往往感到在學校的時間很難熬,不是因為學術問題,而是因為無聊。
兒童早教的重要意義
有關早教的重要性很多人尚持保留意見。教育資源網站EducationCorner.com引述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參加幼兒園學齡前教育會有助以後在幼兒園接受正規教育。
暑假不能浪費,要玩也要玩得有意義,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可以充實地過每一天。
在家教育——弊端篇
所有事情都有兩面性,在家教育並非完美選擇,與之伴隨的代價和挑戰也是為什麼許多家長選擇公立和私立教育的原因。
越早越好:優質早教是人生成功的關鍵
對於早教來說,「越早越好」可謂一語中的。儘管尚無靈丹妙藥確保個人素養和職業發展的自我實現,不過一項專業研究顯示,優質幼兒教育讓孩子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以及社會和公民領域終生受益。
專家:別讓孩子過早參加競技類體育運動
最新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許多從4至5歲就開始參加競技類體育運動的女孩,長大後就不愛運動了。因此,專家提醒家長,不要讓孩子在6歲以前參加競技類體育運動,以免他們長大後對運動產生厭倦情緒。
孩子為什麼會夢遊?5方法改善夢遊、夜驚
經常有家長問我,「黃醫生,我家孩子夜晚有可怕的行為,晚上睡覺會突然醒過來做一些活動或大聲驚叫,怎麼叫他也不回應,到底該怎麼辦?」。夢遊症或夜驚症是很多家長的「噩夢」,該怎麼應對這種狀況呢?
剛生產不久的媽媽,如果不能總是抱著寶寶,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讓啼哭或不肯入睡的孩子安靜下來、進入夢鄉?你可以嘗試把你的新生兒放在搖擺機(Babocush Newborn Comfort Cushion)上。只要看這個視頻!
生下雙胞胎本來就是一件很驚奇的事情,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也許是因為一起在媽媽的子宮中成長,他們之間常有不可思議的心電感應,往往都能知道對方的情緒和想法,感情好不用說,那絕佳的默契更是令人嘖嘖稱奇。法國的一位護理師在幫一對雙胞胎寶寶洗澡時,卻意外看到不可思議的畫面,似乎冥冥之中有一根線牽引着他們,使他們一直相親相愛永不分離。
哄寶寶入睡通常是一場艱苦的戰役,但蘿倫阿姨好像很淡定…… 她有甚麼絕招呢?
新媽媽抱著寶寶是最幸福的時刻,懷著千百種柔情對著女兒說:「我愛你。」寶寶回應了!
一般父母會在孩子上小學階段,送孩子去學跆拳道,但也有更小的三歲小孩喜歡跆拳道。最近網路上流傳一些三歲娃兒學跆拳道的影片,其超萌的模樣,笑翻眾網友!
二三十年前,放學後孩童娛樂的方式並不多:去朋友家玩或有限的電視節目或看書,有時一整天看書,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專注力很強。現在的孩童生活在充滿紛擾的數碼世界:各種電視劇、電腦遊戲、手機短信,或者,手機應用的通知、父母在另一個房間打電話等等,孩子只剩很少不被中斷的時間來閱讀或做功課。
寶寶第一次打針大哭 爸爸這樣安撫獲熱讚
小寶寶在出生後的2年中需要打很多預防針,扎針的刺痛往往讓寶寶哇哇大哭。一位美國的新手爸爸讓兒子迅速安靜下來的視頻在網上獲熱傳,他的技巧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用愛與同理心。
西諺有云:給我一個孩子讓我把他帶到七歲,我會還給你一個男人。
顛覆你的想像 專家說「孩子喜歡工作更甚於玩樂」
你家的孩子會做家事嗎?專家認為「叫不動」孩子往往是大人自己造成的。大人先搞懂三件事,再做到三件事,重新補教永遠不嫌晚。首先大人要釐清三個概念。
媽媽任6月大女娃水中掙扎?其後故事惹淚
去年5月網路熱傳的一段影片中,一個半歲大的女嬰一頭栽入水中,媽媽雖在旁邊,卻未伸手幫助她,任女嬰在水上掙扎。影片引來網友熱議,有的困惑不解,還有的譴責媽媽的作爲。
研究:幼時培養受挫能力 長大後心理更陽光
最新的研究顯示,兒童在年幼時接受一些安全有益的挑戰,會使他們長大以後更具有受挫能力,家長們不宜對孩子進行過度的保護。
20來歲年輕人如何發現自我
人們說,20來歲正是發現自我、探索我是誰的年紀。但是你會意識到,發現自我的過程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容易和神奇。本文為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年輕人提供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你,度過這段時而令人沮喪、時而令人困惑、時而又令人興奮的人生階段。
現今的兒童因為長時間使用觸屏設備,手部小肌肉運動和手眼協調技能(fine motor skills)發展遲緩,學習寫字時會遇到困難。教育人士指出,家長需要陪孩子參與更多動手的活動,教孩子正確握筆。
音樂,到底有什麼了不起?
我們常聽說:“學音樂的孩子特別聰明。” 那,音樂能否讓身為父母的你我邁出飛往夢想的第一步呢?此外,我們也常說:“孩子聰不聰明沒關係,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於願足矣。”姑且捫心自問:如果孩子被賜一個健康的體魄之餘,另外附加一個聰明的腦袋,身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覺得此生無憾了呢?
研究:參加遊戲群好處多多 家長孩子都受益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參加遊戲群(playgroups)的活動可以給人帶來歡樂、友誼和關愛,對家長和孩子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個動作讓寶寶安靜 爸爸狂躁引慘劇獲刑10年
小寶寶哭鬧時,輕搖是很多人都會採用的哄孩子方法,然而這個動作卻並非沒有危險。五年前,一個8個月大的美國女寶寶被爸爸搖得沒了呼吸,醫生們估計她活不到第二天。如今寶寶已奇蹟般地上了學,爸爸則要度過10年的漫漫刑期。媽媽分享故事,提醒新手家長:「永遠別搖晃寶寶。」
玩具越多 孩子越「笨」?澳洲育兒專家解惑
兒童會在幼兒時期對「東西」上癮嗎? 澳洲育兒專家對此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