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資訊
古人云:「寓教於樂。」雖然現今父母親,無須刻意隨時給孩子來個心理建設教育,但至少可給予孩子適當的學習機會與典範,而不是一昧放縱其玩樂慾望,甚至滋長暴力行為的幼苗。
暴力電玩誘發孩子攻擊行為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證實,無論任何文化、性別及年齡的孩子,一旦接觸暴力電玩將會變得較具攻擊性、冷漠不願意幫助他人。
澳洲的一項研究發現,年長母親的孩子要比年輕母親孩子的學習更好。
新西蘭本周出臺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年輕人看電視的時間越長,其與朋友及父母之間的關係就越緊張。
根據兒童教育機構的研究顯示,所有的家庭成員在兒童認識字的過程中,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家長應該與幼稚園或學校配合,一起來開發孩子對識字的興趣。
當孩子咿咿呀呀開始學說話時,望子成龍的父母喜歡給孩子買教育性的影碟,想讓孩子早點開始學習,但這樣做不但沒好處,甚至還會有壞處。專家警告:給孩子看教育性影碟有損他們的語言技巧。
到底做全職媽媽還是兼職媽媽?這個爭論已久的話題有了新的結論。最新的一項澳大利亞研究顯示,有兼職工作的媽媽養育的孩子最健康。這項研究訪問4500名母親及其學齡前-5歲的子女。研究中不僅記了錄兒童身高、體重等資料,同時分析他們吃零食及看電視等習慣,並於兩年後再次進行調查。
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青少年看電視,上網或者打遊戲的時間越多,他們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越冷淡。父母希望與青少年子女改善關係,不妨試著關掉電視,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領導這項研究的新西蘭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的Rosalina Richards和同事們于2004年調查了3043名年齡在14-15歲之間的青少年。
(大紀元記者林節編譯報導)古人云:「育教於樂」,雖然現今父母親,無須刻意隨時給孩子來個心理建設教育,但至少可給予孩子適當的學習機會與典範,而不是一昧放縱其玩樂慾望,甚至滋長暴力行為的幼苗。
剛剛結束長長的年假,除了孩子之外,父母親的收心操也十分重要。一下子面臨孩子開學和自己的開工,不免也會有些許不適應。而且父母親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所以在回到工作崗位的時候,爸媽們也要注意自己的情況。以下介紹幾個親子穩定收心的好辦法。
開學第二天,您家的孩子收心了嗎?在史上最長的寒假過後,爸媽如何幫孩子們收心也是一大學問,重要的是,收心不是只有在開學之前,開學後也要從各個層面去檢視孩子的情況,適時的做一些調整,在此提供五個方向供爸媽們參考。
由加拿大約克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只講一種語言的小孩相比,講雙語的孩子認知能力更強。進行這項研究的約克大學的Ellen Bialystok教授表示,講雙語兒童的認知能力比一般孩子更強,這得益於他們在語言方面的優勢。不過Bialystok教授表示,這並不意味著在長大成人後,講雙語的人
英國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由祖父母帶的孩子更容易患肥胖症,原因是祖父母心疼孩子,跟小孩提供的食物過多。研究人員稱,祖父母更心疼和寵愛孩子,因此他們總是滿足孫子的要求,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甜食和不健康食品。因此,祖父母帶的小孩吃的更多,更不健康,孩子患心臟病和肥胖症的機率會更大。由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進行的這項研究指出,那些被祖父母照顧的小孩,他們超重的機率要比一般孩子高三分之一;經常被祖父母照看的孩子,他們的超過機率比完全由父母照看的孩子高15%。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公布2010年度1至3月優質兒童暨青少年節目,本季共有11家電視台50個節目獲得推薦,在寒假期間也提供給兒童及青少年有更多的收視選擇;
孩童不善察言觀色易被欺凌 專家提五建議
(大紀元記者蘇雲編譯報導)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被同輩欺凌或被排斥在社交活動的兒童,未來將發展出其他的社交問題。最新的研究發現,最少有三個因素使這些兒童被排除在同輩的群體之外。其中的因素包括:孩子無法了解其他兒童非語言的暗示,且做出適當的反應。
香港今天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如果兒童長時間交由祖父母照顧,由於缺乏溝通,會影響兒童心理發展。
好好規劃假期,可以讓孩子學到不少東西,寒假可以過得很充實;任憑孩子打電動、看電視、看漫畫,寒假一眨眼就過去了。那麼,該如何幫孩子計畫寒假生活呢?
(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灣台北報導)「品格教育推展聯盟」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全國至少有50萬個家庭,夫妻間有外遇的潛在危機。千代文教基金會表示,一旦一方有了外遇,對於兒童將來人格和性格成長,將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造成孩子對感情錯誤認知,甚或同樣踏上外遇一途。
1月28日是澳洲紐省所有中小學新學年開學的日子,全省約73萬5千名莘莘學子都在為新學年作好準備。
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現今的青少年花費很多時間在手機、iPod、電子遊戲、電腦等電子媒體上,每個星期的使用時間長達53小時,彷彿是「全職的工作」。
新年假期中,許多家長朋友都計畫帶孩子出去旅遊,無論您是長途或是短途旅遊,制定一個良好的有計劃的方案都會讓您有備無患,與孩子一起享受旅行的快樂。
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通常認為的男孩數學比女孩更棒並不正確,女孩和男孩擁有相同的數學天賦,不過女孩子通常對數學沒有自信,這是女性從事與數學有關的工作較少的原因。 
在NurtureShock,蘭斯福德和道奇教授進行了一些國際範圍的跨民族的研究。他們的數據表明,如果一個文化認為,孩子犯錯後被打屁股是正常後果,偶爾打幾次並不會傷害孩子。他們解釋說,在打屁股行為普遍的文化或社區裡,家長打孩子屁股時不那麼激動。偶爾大發脾氣的打屁股可能比經常性打屁股更糟糕。如果根本不打孩子屁股呢?因為從來沒有被打屁股的孩子很難找到,所以他們還無法回答。
澳洲有1/8的學齡兒童存在智力與體格發育不良的情況,致使他們到入學年齡的時候,極有可能出現學習困難和社交障礙問題,這是在澳洲首次對有關兒童發育所做的一項調查中發現的。
南澳半數以上的中學沒有規定學生在戶外活動時必須戴帽。癌症學會(Cancer Council)現敦促所有的學校都貫徹「精明防曬」(SunSmart)的主張,要求學生在戶外陽光下活動時要戴上帽子。
根據澳洲國立大學(ANU)的一項最新調查研究發現,將幼童送到幼稚園接受教育,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至於一些家長擔心入托可能會影響孩子情感和行為發育的問題,專家們認為並非如此;研究還發現,教師與幼兒的比例越大,對孩子的教育效果越好。
澳洲紐省政府已經專門委派了一個國際兒童保護專家,為教師、警察、醫生和護士設計了一個問題清單,以確定兒童是否面臨重大傷害,當他們懷疑孩子被虐待時,清單可幫助他們做出判斷。
寶貝該上哪家托兒所? 五個警訊不可輕忽
為自己的寶貝選擇最好的托兒所,為人父母總是傷透了腦筋。就算經過貨比三家,如何方能確定自己選擇的托兒所最合適不過?家庭教育網(familyeducation.com)提出常見的五個疏忽警訊,提醒家長注意,免除往後夢靨。
每天送孩子上學,孩子在外面玩的滿身泥巴回家也沒關係,允許孩子每天看電視,這就是 完美媽媽”?至少6歲至15歲之間的孩子是這樣想的。一項對英國3000名年齡在6歲至15歲之間孩子的調查顯示,孩子們眼中的完美媽媽要經常做點心,時常輔導孩子家庭功課,而且,還要每天陪孩子玩90分鐘。贊助這項調查的www.TheBabyWebsite.com網站的Kathryn Crawford表示,日復一日,媽媽們被告知要這樣做,那樣做,才能成為完美媽媽,“但是看起來我們怎麼也無法完全做對。不過調查卻顯示,孩子們並不需要一個又會唱歌,又會跳舞的超級媽媽。”
取個好名字 上學更快樂
國外研究發現,給孩子取個好名字,能讓孩子上學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