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繪畫
美迪奇,這個與佛羅倫斯的歷史緊密交織、對意大利甚至歐洲命運舉足輕重、並深入參與西方藝術發展的家族,在歐洲歷史上前後維持了三個世紀的輝煌。祖先來自於佛羅倫斯東北的馬傑羅地區,以銀行和商業起家,最後發展成為當時最有權勢的藝術贊助者。從2010九月到2011一月底,巴黎的馬約爾博物館(Musée Maillol)匯集了150件美迪奇家族收藏的著名藝術文物和寶藏,從...
一組名畫鑑定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在週一(12日)表示,他們可能已找到遺失近4個世紀的達芬奇名畫。這幅畫隱藏在意大利佛羅倫斯維奇奧宮(Palazzo Vecchio)的一面牆壁內,而這道牆上還畫了一幅巨型壁畫做掩護。由於這幅畫藏匿在如此隱密的地方,所以藝術界在400年來遍尋不著它的蹤跡。
「古典」(classic,classism)一詞,含有傳統的、典範的意涵,通常是指來源於古代希臘、羅馬藝術美的價值或風格。最早用於文學,十七世紀以後才運用在美術上,當時的學院普遍認為古代希臘羅馬的藝術已經為未來立下典範,如文藝復興也是受到古藝術的啟發,才從中世紀的不成熟走向藝術的鼎盛。所以,「古典主義」或「新古典主義」都是指受到古希臘、羅馬文學、美術、建築等...
藝術上的成就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豐碩的果實。古希臘黃金比例原則的再現、歸納,空間透視的掌握和明暗對比的運用,使藝術創作,進入另一個新的階段。雕塑和繪畫大師輩出、技術成熟、巨作大量出現,為人類留下本次文明中最美好的作品。
義大利佛羅倫斯,為托斯卡納大區和佛羅倫斯省首府,位於亞平寧半島北部,據說在古代以慶祝花神節而得名。因諸多因素,促使各方面的文化精華得以在佛羅倫斯發展。15~16世紀,當佛羅倫斯這朵玉百合,落入當地巨商梅迪奇(Medici)家族手中,梅迪奇家族成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守護者,大師們在此打下了基礎、專心創作,文藝復興即由佛羅倫斯開始。
萬神殿(Pantheon),「Pan」泛指全部「theon」即神的意思;這座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羅馬建築物,傳說是羅馬人民為了敬獻諸神而蓋的神殿,膜拜的是羅馬神話中奧林匹斯山的眾神。
古希臘是歐洲文化、藝術的發源地,尤其在藝術、文學、哲學 方面,對後來歐洲和世界文明影響深遠。希臘藝術的形成和發展自然有它產生的社會土壤。希臘城邦民主政治共同體,不同於政權專制國家,相對來說,較民主、自 由;加上地理位置的優越,地中海沿岸的便利條件,促進與外的文化、經濟開展;以及豐富的神話題材,使得古希臘人得以自由發展,創造出代表西方文化、藝術源 頭的古希臘藝...
在魯本斯眾多的學生中,安特衛普的雅各•約爾丹斯(Jacob Jordaens, 1593 - 1678年)很好的繼承了魯本斯的巴洛克風格,同時結合自己的特色成名於世。
一幅好的畫作應該是形(技法)神(內涵)皆備,尤其在表現宗教主題時,更需加上戒慎虔誠的態度作畫,才能感動人心。
浮華世界的歌誦者:「銀色」維洛尼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年 維洛尼塞生性開朗、熱愛生活,也因此他的繪畫充滿世俗生活情趣,偏重裝飾趣味。他曾向著名的建築加米凱利.桑米凱列專門學過建築學,宏偉的建築風景在其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維洛尼塞深受豪門顯貴的歡迎,因為他的作品極盡寫實之能事,無論是貴族的服飾穿著、使用的家飾配件或豪...
《聖母參拜神殿》是類似壁畫但實際上是畫在布面的巨幅作品,表現聖母瑪麗亞年幼時參拜神殿備受祭師關愛的故事。全畫具有隆重盛大的氣氛,人物眾多,場面卻安排的有條不紊。左為殿前的群眾,右為站在高臺階上的祭師,幼年聖母則正走在臺階中段。群眾人物的個性、姿態、衣冠和背景宏偉的建築物寫實逼真,令人有置身於威尼斯教堂前之感,反映出文藝復興時威尼斯社會的輝煌,也是當時日常生活...
貝里尼和吉奧喬尼的基督教圖像雖影響青年時代的提香。但是提香也創造了很多新穎的構圖,如《聖母升天》、《佩薩羅聖母》及晚年的《聖勞倫斯的殉道》
1518~1523年,費拉拉大公(Duke of Ferrara)阿方索一世(Alfonso I d'Este)請提香為其城堡一間名為「條紋大理石館」(alabaster room)的房間繪製一系列與喬凡尼.貝里尼的畫作《眾神的饗宴》相關的作品,提香以「酒神」神話的題材表現了世俗逸樂的畫面,深獲貴族的讚賞。1553年起,提香在西班牙的菲力二世的委託下,製作一...
提香是當時義大利以至整個歐洲藝壇最負盛名的「肖像畫」家,因為達芬奇、拉斐爾早已去世,米開朗基羅則不重此道。提香在其創作期間從未停止創作肖像畫,直到晚年依然如此,肖像作品相當豐富。但是因為他索價甚高,所以大部份的肖像畫主角皆是當時的王公貴族以及顯赫人物,各國各地王公顯貴皆以得到提香畫像為榮。
在吉奧喬尼的繪畫中,田園風景和主角彼此都有對應關係,並且蘊含豐富的哲理和宗教的神秘意義。提香早期的寓意畫畫作中,可以明顯的看出受到吉奧喬尼的影響。但是提香在人物動作和造形部份卻加入更多的變化與動感,並流暢自如的運用明亮鮮豔的色彩,而逐漸展現了自己的風格。
權貴的代言人:「金色」提香(Tiziano Vecellio)1490~1576年 提香是義大利「威尼斯畫派」中最具影響力的畫家。1488年(一說1490年)生於義大利北部的皮耶韋.迪卡多雷(Pieve di Cadore)。
吉奧喬尼大膽的將裸體女性與男子置放在同一片草地上入畫,表面看來似乎是驚世駭俗,打破神話與世俗的藩籬,事實上應有其哲學思考的意涵。自古以來,西方民族相信:神按照自己的形像造了人,所以人體是最完美而神聖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憚思竭慮的希望精準的呈現人體之美。人文學者認為自然也是上帝造化下的產物,所以也需要畫家用畫筆寫真,讓人領會風景之美。
此後吉奧喬尼的畫作色階變化更為柔和,層次感更加豐富,尤其在表現人體形象時,更能展現肌膚的生命力。吉奧喬尼廣泛的運用「暈塗技法」(sfumato technigue),有別於其他威尼斯畫家以光造形,這種用色彩作畫的技法,成為其個人特色的一部份。
畫中貝里尼運用柔和的線條、強烈的陽光與微妙的陰影使作品呈現些許的朦朧感。畫面的左方樹上棲息著一隻象徵死亡的烏鴉,樹下有一隻與蛇相鬥的白鷺鳥,象徵著善與惡的對抗,但前方的聖母子卻是神態安祥,不受影響
貝里尼詳盡精確描繪自然的一切,但仍不忘記適切地表達宗教性的寓意,例如岩石表面閃耀著意味神聖的光芒;山石的堅硬也象徵修行者堅定的意志;在畫面中心啃食樹葉的「白兔」其實才是真正的焦點:牠代表了聖潔,也影射了聖傑若姆的超然物外
貝里尼是威尼斯十五世紀最著名的畫家,他奠定了「威尼斯畫派」的基礎,該畫派使威尼斯成為文藝復興後期的中心。他創新了許多新的題材,並且在繪畫形式和配色上帶給大眾新的感受。
受到當時盛行的人文主義注重現世生活的影響,加上繪畫的贊助者或訂製者皆是王公貴族,使得威尼斯的畫家即使繪製宗教題材的畫作,也帶著濃郁的世俗化色彩,並喜歡借助神話故事來詮釋與描繪統治階級追求歡樂的豪華生活與宴會場景,促成歷史畫及裸體畫的興起。
義大利的畫家和建築師羅曼諾﹝Giulio Romano,1499 ~ 1546年﹞出生於羅馬,十六歲就跟隨拉斐爾成為主要的弟子和助手。由於拉斐爾承接的工作繁重,許多部份不得不交由助手完成,而羅曼諾就是其中的主力。他根據拉斐爾的素描繪製了大部份的梵蒂岡涼廊的壁畫,梵蒂岡室內壁畫《波爾哥火警》中的部份群像,和君士坦丁室壁畫的主要構圖和製作。在1520年拉斐爾死後...
艾爾.葛雷柯(El Greco)本名多明尼科士.底歐多科普洛斯(Domenikos Theotocopoulos),十六世紀中葉(大約1541年) 出生於希臘 克里特島(Grete)的堪底亞(Candia)巿,晚年定居於西班牙。他在西班牙被稱為外來的畫家或是「希臘人」,“El Greco”即“那個希臘人”之意。葛雷柯被認為是「矯飾主義」的巔峰代表,特立獨行的...
艾爾.葛雷柯(El Greco)本名多明尼科士.底歐多科普洛斯(Domenikos Theotocopoulos),十六世紀中葉(大約1541年) 出生於希臘 克里特島(Grete)的堪底亞(Candia)巿,晚年定居於西班牙。他在西班牙被稱為外來的畫家或是「希臘人」,“El Greco”即“那個希臘人”之意。葛雷柯被認為是「矯飾主義」的巔峰代表,特立獨行的...
艾爾.葛雷柯(El Greco)本名多明尼科士.底歐多科普洛斯(Domenikos Theotocopoulos),十六世紀中葉(大約1541年) 出生於希臘 克里特島(Grete)的堪底亞(Candia)巿,晚年定居於西班牙。他在西班牙被稱為外來的畫家或是「希臘人」,「El Greco」即「那個希臘人」之意。葛雷柯被認為是「矯飾主義」的巔峰代表,特立獨行的...
十七世紀的法國畫家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 ~ 1665年)出生於諾曼第省安德利鎮(Les Andelys)的貴族家庭,且是獨子,因此家中對他寄予厚望,積極鼓勵普桑讀書,期望他將來能成為法律家或政府的高階官員。然而,自幼就憧憬於藝術的尼古拉選擇了當畫家,並以他的堅忍精神,走過成名之前的崎嶇道路。
艾爾.葛雷柯(El Greco)本名多明尼科士.底歐多科普洛斯(Domenikos Theotocopoulos),十六世紀中葉(大約1541年) 出生於希臘 克里特島(Grete)的堪底亞(Candia)巿,晚年定居於西班牙。他在西班牙被稱為外來的畫家或是「希臘人」,“El Greco”即“那個希臘人”之意。葛雷柯被認為是「矯飾主義」的巔峰代表,特立獨行的...
丁托列多的繪畫總是充滿動態而且富有戲劇性,尤其在描繪宗教主題時,表現的震撼力更為強烈,這種風格的形成固然與丁托列多在反宗教改革環境中成長,培養了一顆熾熱的虔誠之心有關,同時也反映了威尼斯在十六世紀下半葉時期的動盪不安。
丁托列多的原名叫雅各.羅布斯迪(Jacopo Robusti),出生在威尼斯,因為父親開染坊為業,人們就叫他「丁托列多」(Tintoretto),即「小染匠」之意。丁托列多從小喜愛繪畫,常常在染坊的牆上、地上亂塗,於是他的父親將他送到提香(Titian)的畫室去學藝。提香是當時「威尼斯畫派」最傑出的畫家,可是丁托列多作畫時常有自己的主張,常常不遵守老師的指導...
共有約 358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週二(6月25日)對香港、阿聯酋和馬紹爾群島的近50個實體和個人實施了經濟制裁,這些實體和個人充當了伊朗軍方的「龐大影子銀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