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美術

普桑《阿爾卡迪亞的牧人》

生命的追尋和等待
丘實
font print 人氣: 1364
【字號】    
   標籤: tags:

走過崎嶇道路 到成為國王的首席畫家

十七世紀的法國畫家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 ~ 1665年)出生於諾曼第省安德利鎮(Les Andelys)的貴族家庭,且是獨子,因此家中對他寄予厚望,積極鼓勵普桑讀書,期待他將來能成為法律家或政府的高階官員。然而,自幼就憧憬於藝術的尼古拉選擇了當畫家,並以他的堅忍精神,走過成名之前的崎嶇道路。

普桑獨自到巴黎前,曾向康坦.瓦蘭(Quentin Varin,1570~1634年)與儒弗內(Jean Jouvenet,1644~1717年)兩位畫家有過短暫學習,那時他只有十八歲,然而由於他不尋常的聰慧才智,使他能用拉丁語吸收各方面的知識。到了巴黎之後,度過了一段艱苦的日子,他像一位流浪畫家,以僅夠糊口的低價賣畫,健康也受損。一六二四年樸桑前往羅馬,盡心學習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們的理論和作品,尤為推崇拉斐爾的古典畫風。歷經十六年的研究,普桑在羅馬享有極高贊譽,盛名甚至遠播至巴黎。一六四零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說服了普桑回法國為宮廷服務,尊他為國王的首席畫家,擔任王家所有繪畫作品及裝飾工作的全部指導的職務。

為法國學院藝術奠基 傳統古典風格確立

雖然普桑在法國待了二年,然而影響卻是深遠的。一六四二年,普桑將賞識的後進勒布倫(Charles Le Brun,1619 ~ 1690年)帶回羅馬,並親自指導他繪畫理論和技藝。四年後勒布倫返回巴黎,成為路易十四的宮廷首席畫家及王家學院院長。在國王的重用之下,勒布倫不僅為凡爾賽宮創作大量的壁畫,設計了鏡廊的整體裝飾;同時把樸桑教導的藝術理念帶入了法國學院規章的制訂之中,其授課對日後法國藝術的影響非常深遠。

法國的藝術傳統本質上一直屬於古典風格,然而直到普桑才告確立。普桑認為藝術是「一種很高的節操,只應為崇高的使命效力…」由於其畫作和人品都受到很高的評價,1657年樸桑被選為羅馬的畫家同業公會的主席,然而淡泊名利、不在乎社會地位高低的普桑辭謝了這份榮譽。所有與他同時代的傳記家都對其學問談吐及古典風範的知識表示欽慕。


普桑,《自畫像》(Self-Portrait),1650 年,畫布‧油畫,98 x 74公分,羅浮宮,巴黎,法國

普桑的繪畫對美有一種深刻的了解,他認為一幅畫必須包含著最高的道德內涵,表現在一個能傳達其知性內涵的結構中。他時常以小型的舞台佈景上使用蠟質模型,來練習構圖和採光照明,再根據這模型進行無數次習作,才完成定稿。他的繪畫條理分明、表達方式清晰,使觀賞的人對畫中震懾人心的光燦和高貴優雅撼動不已。

「阿爾卡迪亞」﹕美麗的人間仙境 理想的世外桃源

普桑在《阿爾卡迪亞的牧人》一畫中,描繪如詩如畫的夏日野外,本是無憂無慮的牧羊人聚集圍繞在一座簡樸的墓前,以手勢表達出他們所發現的墓碑題詞。碑上刻著拉丁文「Et in Arcadia ego」(等在阿爾卡迪亞自我),表達了這人間仙境曾經存在、卻為人們所遺忘的歷史。「阿爾卡迪亞」源自古典希臘時期的田園詩,據說位於希臘南部山區的中央高地上,是個牧羊人和獵人居住的理想化的世外桃源;傳統中牧羊人整個夏日過著野外生活,他們照顧羊群,也有許多時間是在吹笛、寫情詩或對唱;早於西元前三世紀就已有詩人和藝術家們頌揚阿爾卡迪亞的鄉景田園風光。

「Et in Arcadia ego」這句拉丁詞組通常被解釋為「即使在阿卡迪亞我存在」(Even in Arcadia I exist),而普桑的傳記作者安德烈(André Félibien)解釋它的意思是「埋在這座墳墓的人一直住在阿卡迪亞」(The person buried in this tomb has lived in Arcadia)。最早以此為繪畫題材的,是義大利畫家桂爾奇諾(Guercino)在1618~1622年之間畫的作品。



普桑,《阿爾卡迪亞的牧人》(Et in Arcadia ego),1628 ~1630年,畫布‧油畫,101 × 82公分,查茲沃思莊園(Chatsworth House),英格蘭,英國


桂爾奇諾,《阿爾卡迪亞的牧人》(Et in Arcadia ego),1618 ~1622年,畫布‧油畫,82 x 91公分,國家古代藝術畫廊(Galleria Nazionale d’Arte Antica),羅馬,義大利

普桑以這題材畫了兩幅畫,以第二幅較為著名。第一幅畫於1630~32年間,描繪的墓與第二幅的樣式不同,墓上的銘文則是一樣的;很可能是受委託參照了桂爾奇諾的版本而畫。畫中幾個古代牧羊人身體前傾,有的積極探索、神情緊張的宣讀碑文,有的顯出好奇的表情。站在左邊的牧羊女暗示性撩起衣襬的方式,構成巴洛克式戲劇化的魅力。第二幅畫於1638~40年間,收藏於羅浮宮,主題又稱《阿爾卡迪亞的牧人》(Les bergers d’Arcadie),與第一幅畫的風格非常不同。畫中古典的牧羊人手指銘文,似乎在沉思、研究銘文的意義,透過手勢和眼神說明年輕的自己對永生的意涵不解。右側的女子端正的面貌,高貴、優美的服飾,典雅的身體比例,穩重、莊嚴的儀態,表現出希臘羅馬時代的古典形式;畫中構圖嚴謹,四位年輕人或左右、或高低、前後彼此平衡,秩序明晰,加上光線與自然景物的描寫,富有田園詩般寧靜氣氛。

第二幅畫中,普桑捨棄了義大利巴洛克式風格的情感層面,以井然有序、具體而優雅來呈現古典色彩。在桂爾奇諾畫中明顯強調的頭骨,在普桑的畫中已不再是顯著的重點,甚至被省略。而牧羊人映在碑文上的影子似乎在提醒人間歡樂的短暫,從而強調生命永恆意義的追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義大利畫家拉斐爾的《西斯汀聖母》圖描繪了極美的聖母子,與羅馬教宗西斯特一世、聖芭芭拉和兩個有翅膀的小天使。是1512~1513年間拉斐爾收到儒略二世(Julius II,1443-1513年)指定的繪畫任務,畫中聖西斯特一世是儒略二世德拉.羅維爾的家族守護神。
  • 「矯飾主義」(Mannerism,中國大陸譯為「風格主義」)一詞源出於義大利語“Maniera”,原意為『手法』,引申為藝術的『風格』。而「矯飾主義」名詞的正式出現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德國藝術史家海因裏希.沃爾夫林(Heinrich Wölfflin)便首先提出,形容義大利在十六世紀時,那些無法被歸類的藝術作品。藝術史家們對此一名稱有過許多的爭論,後來泛指文藝復興晚期(大約1550年-1580年),以佛羅倫斯、羅馬、和曼圖亞(Mantua)為中心發展出的一種藝術潮流。
  • 喬治.瓦薩利(Vasari)在其《藝術家列傳》一書中表示:「『風格主義』者以他們自己的理念、敏銳和角度來追求極致純粹的「美的典範」,而不再滿足於前人只專注於模仿不完美的現實世界。」只是「矯飾主義」種種隱晦的表現手法(神話的、象徵的、寓言式的),往往製造了與觀畫者之間距離。十七世紀的理論家貝洛裏(Bellori)在其《畫家的生命》一書中則抨擊「矯飾主義」為「以矯飾,而非真實為基礎的狂想」,因而失去了與大自然和群眾生命的真實接觸,所以他們所謂的「風格」就容易被視為矯揉造作,難免遭人詬病與嫌惡。
  • 丁托列多的原名叫雅各.羅布斯迪(Jacopo Robusti),出生在威尼斯,因為父親開染坊為業,人們就叫他「丁托列多」(Tintoretto),即「小染匠」之意。丁托列多從小喜愛繪畫,常常在染坊的牆上、地上亂塗,於是他的父親將他送到提香(Titian)的畫室去學藝。提香是當時「威尼斯畫派」最傑出的畫家,可是丁托列多作畫時常有自己的主張,常常不遵守老師的指導,因此不受提香的喜愛,甚至將他趕出畫室。丁托列多並未因此氣餒,反而努力鞭策自己,立志要將「提香的色彩和米開朗基羅的形體」結合起來。後來,他果然創立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使作品兼有兩位大師的特長。
  • 丁托列多的繪畫總是充滿動態而且富有戲劇性,尤其在描繪宗教主題時,表現的震撼力更為強烈,這種風格的形成固然與丁托列多在反宗教改革環境中成長,培養了一顆熾熱的虔誠之心有關,同時也反映了威尼斯在十六世紀下半葉時期的動盪不安。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