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萬神殿神聖崇高之美

紫翎
font print 人氣: 2403
【字號】    
   標籤: tags:

萬神殿(Pantheon),「Pan」泛指全部「theon」即神的意思;這座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羅馬建築物,傳說是羅馬人民為了敬獻諸神而蓋的神殿,膜拜的是羅馬神話中奧林匹斯山的眾神。

然而據歷史記載,西元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是為紀念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克利奧佩特拉所建立。但是這座最初的廟宇在西元80年遭大火焚毀,直到西元125年,才由喜愛建築的羅馬帝王哈德良(Hadrian)下令重建。

西元609年拜占庭帝王將萬神殿獻給羅馬教宗卜尼法斯四世,羅馬教宗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成為教堂的萬神殿,也因此逃過了中世紀的劫難,得以保持建築本體的完整;文藝復興時期,萬神殿成為義大利建築師們學習的對象。

萬神殿 建築史上新里程

18世紀畫家喬凡尼‧帕羅‧帕尼尼(Giovanni Paolo Panini 1692~1765)《萬神殿內景》畫中,午後的陽光透過穹頂的圓洞照射在大殿內牆上,漫射的光彩照亮了整個室內空間。殿中人們有高談闊論、或靜默祈禱 著,逼真、精美、自然的寫實能力,讓人如置身畫中。帕尼尼詳細描繪了羅馬萬神殿建築內的宏大空間、結構;廣大的建築襯著下方的群眾,崇高之美油然而生。


18世紀畫家喬凡尼‧帕羅‧帕尼尼(Giovanni Paolo Panini 1692~1765)《萬神殿內景》(維基百科)

萬神殿是首座穹頂(拱頂)式的建築物,它不只是古羅馬人建築藝術的成就,還是建築史上重要的一大里程碑。它的外觀、內部結構簡潔,主體呈圓形,由矩形的柱 廊與圓形的主殿所構成。柱廊為希臘柱式與三角眉牆組成,面寬33公尺原本上面裝飾著許多雕刻;柱廊總共有16根擎天而立的科林斯式花崗石柱。穿越門廊,進 入主殿圓形空間內,寬廣空曠無一根支柱,穹頂頂部開有直徑9公尺的圓洞,稱為圓頂之眼(拉丁語oculus)。殿內空間圓穹頂的高度與地面直徑皆為 43.4公尺。從萬神殿中放眼望去,除了入口,周圍還圍了七個神龕,每個龕分別祭祀:日月金木水火土等七星神。代表著星辰的運行,顯示了與人民的生活關係 密切;象徵了人類對宇宙天地崇拜的天性。

材料結合工法成就羅馬風格

整棟萬神殿建築皆以混凝土澆灌而成。當時的人們以那波利附近的天然火山灰,做為混凝土,再混入凝灰岩等多種材料,用來建造穹頂。然而要澆灌出如此巨大的穹 頂,在當時還真是不可思議;因為混凝土的張力,會使它無法承受自身的重量而坍塌。古羅馬人便善用材料的特性,他們將比較重的材料用於基座,然後逐漸選用比 較輕的材料向上,到頂部時只使用浮石混雜多孔火山岩,克服了難題。


萬神殿平面圖。(維基百科)

此外,他門在穹頂內部做了五層凹格,凹格的面積逐層縮小,但是數量相同;這不僅在視覺襯托出穹頂的巨大,其幾何長形規律漸變、反覆,形成一種向心的韻律, 給予人以一種向上的感覺;在實質上,五層凹格不僅在視覺上產生一種美感,也使得穹頂的厚度逐漸削薄中,減輕了重量,從穹頂根部的5.9公尺,一直減少到頂 部的1.5公尺。與之呼應的還有使用了格子圖案的大理石地面。當人站在神殿中間向四周環視,地面上的圖案延伸,整體產生一種超大的空間感。


羅馬萬神殿正面圖(Clipart)


羅馬萬神殿側面圖 其由矩形柱廊和一圓球體構成的建築。(Clipart)

光線從頂部灑下,壁面、大理石柱、斑岩等,色彩流逸斑斕,漾著藍和紫、橘和橙黃;仰望間無限遐思,猶如宇宙大地通往天國的一處神祕洞口。日光隨著太陽的移 動,無聲地落印在室內的每塊牆面,終年不止,似一座大型日晷儀,靜默中給與人一種神聖莊嚴的氛圍。萬神殿,其巨大的體量與完美單純的形式,創造出一完整、 單純、統一、和諧的空間,這種建築的宏偉氣勢,一直為後世所沿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崔穎/編譯報導)英國一位要求匿名,不透露自己真實身份的尋寶者於今年5月在坎布里亞郡(Cumbria)使用金屬探測器,發現了一具完整的,並且還帶有面罩的古羅馬青銅頭盔。9月13日,英國倫敦的克里斯蒂古董拍賣行(Christie's auction house)展出了這具古羅馬青銅頭盔。
  • 當地時間6日清晨約6點時,意大利龐貝古城一棟古羅馬戰士訓練場所的房舍倒塌,幸好當時古城還沒到對遊客開放的時間,因此沒有傷亡。事情發生大約一個小時之後,管理員上班時才發現。
  • 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可以說是全羅馬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但我想用許願池來稱呼它應該會比較熟悉吧!
  • (據中廣新聞報導)義大利羅馬的多處名勝古蹟,接連遭人蓄意破壞。
  • 義大利羅馬知名拿佛納廣場(Piazza Navona)的噴泉遭男子肆意破壞,大理石雕像被敲掉兩大塊。
  • 霍爾班以肖像畫聞名於後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藝復興畫家,霍爾班是以宗教題材開始他的職業生涯的。霍爾班在巴賽爾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畫,這些早期作品顯示出來自丟勒、格呂內瓦爾德和巴爾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國畫家的影響。
  • 菲利普‧利皮(Fra Filippo Lippi)的作品《女子與窗扉邊的男子肖像》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和整個歐洲藝術的里程碑。在意大利肖像畫領域裡,它擁有好幾個第一:第一幅意大利雙人肖像畫、第一幅描繪室內場景的肖像人物,也是第一幅背景是風景的繪畫風格。
  • 揚‧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祕隱居型藝術家(1682─1749年),也是公認18世紀最傑出的荷蘭靜物花卉畫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豐富、具奢華感、色彩飽滿、紋理細緻,以及高度細緻的寫實而倍受尊崇。這些成就的關鍵在於揚‧范‧海瑟姆謹慎且不怕麻煩地在畫布上一層又一層地塗上薄釉彩的技巧。儘管許多人試圖模仿,但同時代的畫家都沒有辦法做到。
  • 小漢斯‧霍爾班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奧格斯堡市(Augsburg),屬於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的畫家與版畫家。他被公認為十六世紀時期最偉大的人物肖像畫家之一,除了肖像畫之外,他的作品還包含宗教畫、警世內容的版畫等等。特別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畫用於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畫,在傳播新教思潮的時代裡,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