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繪畫
在信仰題材之外,藝術家們也常藉夢境來表現寓言與神話,或進行自由敘事,特別是浪漫派藝術家,他們在捕捉無形的夢時,常常青睞噩夢題材……無論表現形式如何,這些藝術作品往往像夢本身一樣打動和啟發觀眾。
每當走進博物館,我們都會沉浸在藝術創造深不可測的美感中;夢境也是相彷,常常讓人離開熟悉的現實地帶,而獲得意外的幻象體驗。
賈克‧路易‧大衛是法國新古典主義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也是最受拿破崙一世欣賞和重用的御用畫家。他不僅擅長大幅歷史畫,他繪製的人物肖像尤其出類拔萃,對於人物的特徵和神韻都能精準掌握。
當今的全球藝術市場,當代藝術明顯占主導,這與當代藝術作品唾手可得有很大關係,不過,青睞傳統藝術的收藏家們仍可抓住先機,購進貝里尼、丁托列托和提香等古代大師的傑作。
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1486—1530)並不是個的畫家,不過,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先驅,在身後的幾個世紀中,他的光芒一直被同代的三大師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所掩蓋。
最重要的是真實的歷史不會因一時的偏見和某個時期的品味而被永久湮沒。要想保證作為學術領域的藝術史不致墮落成僅只是宣傳性的文件、瞄準值錢傳世品的市場升值保值,我們就必須這樣做。……如果沒有一個活躍的專家圈子來傳授素描和繪畫的傳統技巧,高校藝術系就絕不會有能充實這場論辯的學生,創作不出能表達複雜微妙理念的作品,也就不會有適合所有學生的學術環境。
那麼,讓我們來看看19世紀晚期的學術派藝術家究竟做出了什麼貢獻。事實上,那一時期作家和藝術家真正驚人的成就是在表現人的尊嚴的領域。我最喜歡拿威廉‧布格羅作例子,在有生之年他被視為法國最偉大的藝術家,畢竟他的作品與藝術貢獻當時被很多藝術家崇拜和效仿。後來有人指摘他僅為小資產階級客戶作畫,實際上,能隨心所欲描繪各類對象正是他引以自豪的;對他作品的需求是如此巨大...
作為歷史學家、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我們一定要問問發生了什麼,了解過去並不只是為了拾起火炬前行,也是為了理解藝術史、明白所發生的事情。那麼新一代的藝術家們就能基於美術真正的成就和潛力把自己的基礎打牢,因為美術正是牢牢紮根於人類心靈及人類進行視覺溝通的希求——在這方面,美術獨具「精良裝備」。我們必須繼續改寫過去150年來的藝術史。我們必須讓真理進入教授下一代的課...
那麼,什麼才是美術、文學、音樂、詩歌和戲劇呢?在各個領域中,人類都利用自然提供的材料(生活中的色彩、粘土、動作和聲音),創造性地結合或塑造成能達致溝通、負載意義的東西。縱觀歷史,能傳達思想、理念、信仰、價值觀和共同生活經驗的方式一個接一個地被人們發現。涉及視覺藝術時,現代主義者喜歡說:「為什麼要浪費時間來寫實呢?前人都做過了。」這就好像是說:「為什麼要浪費時...
譯者按:19世紀中葉以後,現代藝術的支持者們開始全面顛覆和壓制西方正統寫實藝術的審美價值和表達體系,使之完全陷入癱瘓之境,從畫廊、博物館、藝術教育機構到報章媒體,諸多的「權威暗示」帶動著大眾不辨美醜、人云亦云。近三十年來,現代藝術的公正性開始受到質疑,同時,古典寫實與當代寫實藝術也勃然復興,此間,創辦於美國的「藝術復興中心」(Art Renewal Cent...
17世紀藝評人貝洛里(Giovan Pietro Bellori)如是描述卡拉瓦喬的名畫《背叛基督》(The Betrayal of Christ,又稱:基督被捕,猶大之吻,見圖1):「猶大吻過天主之後,一手放在他肩上,一名全副盔甲的士兵伸出手臂,包著鐵甲的手伸向天主的胸膛;天主耐心而謙卑地站著,雙手在身前交扣;在他身後,可以看到聖約翰張開雙手逃開。」這幅充...
本文作者卡拉‧萊桑德拉‧羅絲(Kara Lysandra Ross)為「藝術復興中心」的運營總監,也是一位19世紀歐洲繪畫史專家。在本文中,她以布格羅的兩幅聖母像為例,通過對比,展現了其對人體姿態和表情處理的豐富多變,及其表現視覺美感、真實感與微妙主題的深厚功力。值布格羅逝世110週年(8月19日)之際,大紀元得到授權和廣大藝術愛好者分享此文,在紀念這位古典...
法國古典寫實繪畫大師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是19世紀最受歡迎、最為成功的畫家之一,然而,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他都被忽視、貶損,甚至和「學院派」一同成為保守甜美的代稱。近幾十年,隨著古典寫實風潮的出現,這位大師開始得到公正的評價,其繪畫也受到藝術市場的肯定,屢屢拍出幾百萬美元的高價...
法國古典寫實繪畫大師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是19世紀最受歡迎、最為成功的畫家之一,然而,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他都被忽視、貶損,甚至和「學院派」一同成為保守甜美的代稱。近幾十年,隨著古典寫實風潮的出現,這位大師開始得到公正的評價,其繪畫也受到藝術市場的肯定,屢屢拍出幾百萬美元的高價...
當代希臘的金融危機正不斷登上報章頭條,與此同時,古代希臘的文明也吸引著人們的視線:朱麗葉‧比諾什(Juliette Binoche,法國影星)扮演了安提戈涅(Antigone),海倫‧麥克洛瑞(Helen McCrory,英國影星)則成了美狄亞(Medea)——倫敦阿爾梅達劇院的古希臘戲劇季已從6月開始,題為「希臘為何重要」(Why Greeks Matte...
在意大利本土之外,《神曲》亦成為藝術家不竭的靈感之源。僅1800至1930年間,以之為題材的繪畫、雕塑就有200餘件之多,有「最後的浪漫派」之稱的法國插圖畫家居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更賦予這部偉大詩作以新的生命,當事人甚至評論他和但丁有心靈感應。在本文最後,讓我們按「圖」索驥,到這部的偉大詩篇和預言中做一番「發現之旅」。
1265年5、6月間的佛羅倫薩,降生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但丁。750年後的4月24日,國際空間站的意大利女太空人薩曼莎‧克里斯托福蕾蒂(Samantha Cristoforetti)在執行任務之餘,朗讀了但丁《神曲》(La Divina Commedia)的片段。她選擇的是《天堂》(Paradiso)篇第一歌,其中描繪了但丁向著神界的飛昇:
文藝復興畫作 展現永恆價值
就達‧芬奇來說,其最有名的畫作當然是壁畫鉅作《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這幅畫向我們展示了西方藝術——特別是西方基督教藝術一個非常基本的主題。畫作根植於基督教,這是我們理解它的重要視角。達‧芬奇所做的事,就是創造一個充滿了標準圖像符號(iconography)的場景,也就是在「最後的晚餐」中圍在基督身邊的門徒的組合,這是基督被拘捕前最後...
按語:意大利是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的發源地,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作為文學界的先驅,擁有「文壇三傑」之美譽;到了16世紀的文藝復興盛期,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三位巨匠則寫下了西方藝術史上最輝煌的篇章,並稱「畫壇三傑」。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著名藝術史家大衛‧羅桑(David Rosand)教授,生前曾受大紀元記者之邀講述三大師創作精髓,配合以代表作的賞析。今就存...
譯者按:19世紀後半葉以降,藉由「照相術可取代寫實繪畫」這一頗有迷惑性的主張, 現代藝術堂而皇之的全面顛覆著西方正統藝術的審美價值和表達體系,它推動畫家放下寫實基本功、乃至畫筆,也帶動觀眾不辨美醜、人云亦云。然而,終歸有人會說出那句:「皇帝沒穿衣服!」
《耶穌誕生》是西方宗教繪畫中重要的主題。畫家將傳說中,耶穌誕生於伯利恒旅店馬廄中、天使報佳音等情節,以豐富的想像描繪出許多祥和、優美而神聖的傑作。... 今天人們慶祝耶誕節,幾乎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文化活動,即使沒有信仰這個宗教的人們也藉著這個節日或放假、團聚,或送禮或祝賀,不一定瞭解耶穌誕生的意義。當然即使不在特定宗教角度,也同樣可以感受到藝術家在表現神...
從印象派、後印象派畫家筆下緊張變形,或是化為無數微小彩點的人物到現代雕刻家賈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1901-1966)的「微小化」抽象人物雕塑,一條現代人物畫的抛物缐呼之成形。歷經了科學革命、工業革命,人類的世界觀和生活方式天翻地覆。隨之而來的,是人對於自身生命認知的一百八十度轉變。
穿越一扇雕金大門,我們走入太陽王路易十四留下的遺產:凡爾賽宮。嵌金的圓頂上,聖經、神話及古代人物飄移在天穹之間,天使長加百列、海神、插一雙翅膀的圓太陽、加冕中的拿破崙一幕幕演繹著人類在時間中的故事。我們立在地上仰視:即使是僅僅生活在三百年前的人,他們和我們的距離卻是這般遙遠,猶如神話和真實的距離。
一群雍容高貴的淑女和風度翩翩的紳士悠閒地在水上泛舟、一對情侶慵懶地在大樹下休憩、在華麗的夢幻般的花園裡貴族們在舉辦舞會……一種新的表達情感的繪畫流派在法國產生了,這就是十八世紀路易十五時代風行的洛可可繪畫藝術。
(大紀元記者Tim Gebhart報導/沙莉編譯)意大利半島很長時間都是精細藝術的溫床。沒有任何其它地方能夠企及它的地位:它開創了引導人類超越單純物質而走向崇高理想的先例,並通過它的繪畫塑造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富者權貴也不忘在藝術中展現他們的權威和力量。
植物學也是美迪奇長久以來關注的項目。十七世紀美迪奇的法蘭西斯一世和波隆納學者 尤里斯.阿多法蘭迪 (Ulisse Aldovrandi)就西印度群島(美洲)的植物學和動物學方面進行交流,特別是就古代文獻的紀錄與自然的實際觀察之間的對照向他請益。
雖然身處地理大發現的時代,美迪奇家族並沒有參與到航海探險或殖民的行動中,然而他們仍然渴望收藏來自海外的異國珍寶。從15世紀開始,美迪奇就收到過埃及蘇丹贈送的禮物── 一件相當珍貴的餐具,促使「偉大的羅倫左」到威尼斯採購各種配件以求完整;羅倫左甚至在達伽瑪發現好望角之前就對中國的瓷器十分感興趣。
和其它的古董一樣,珍貴石材的花瓶也是美迪奇家族自始的收藏品,老科西莫的兒子「痛風者皮也洛」於1465年從威尼斯獲得了一件華貴的紅色石瓶,是整塊紅髓石琢磨雕刻成的。到了1492年—「偉大羅倫佐」逝世那一年,紅石瓶價值已高達600弗洛林金幣。1494年美迪奇家族被逐出佛羅倫斯的時候,這件珍貴花瓶一度遺失,後來又被教宗克里門七世買回。花瓶上刻的羅倫佐名字的幾個金色...
美迪奇家族幾個世代的收藏,提供了一個十五到十八世紀獨一無二的藝術總覽,種類包括繪畫、古董、石雕、異國物品、雕刻、手飾甚至科學儀器:足以使美迪奇家族『在記憶中永恆存在…』。
共有約 358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12日美國宣布了對俄羅斯實施前所未有嚴厲的制裁措施,未來中國銀行面臨巨大風險,與任何受制裁的俄羅斯實體合作,都可能面臨二級制裁,被踢出SWIFT國際清算系統。專家表示,美國制裁的確起到了威懾的作用,如同一顆定時炸彈,讓中國銀行不敢與俄羅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