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輕」旅行
裝束輕便了,心情也就輕鬆了!原來,窒礙難行是背負太重之故,而這些全是自己招來的;只要懂得取捨、化繁為簡,都可以處之泰然。雖然,過程中難免有困窘、艱難的關卡;但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得失皆坦然,就能夠隨遇而安。
浮生行吟:未見名牌
名牌,是工藝的結晶、文明的成果,本身無關對錯;是人起心動念付予意義而有了高下。心中有名牌,為其所惑,動輒得咎,以致綁手綁腳,最後陷於畫地自限之境;反之,心中無名牌,見本來面目,平常心以對,因而海闊天空。
浮生行吟:信任是一份好禮物
而這一份禮物,有兩個重要的心意在裡面,那就是肯定與尊重。對認真、專業技術的肯定,和對誠懇、勤勉人品的尊重。在現今熙熙攘攘、唯利是圖的社會裡,術德兼備,實數異數;因此,又怎能吝惜給予鼓勵、支持呢?!
浮生行吟:婆婆媽媽「出招」
兩位婆婆媽媽一弱一強,「招式」大異其趣;但是,因應之道卻並無二致,那就是──體諒。如同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所說:「連結土壤的力量是水,而使人類社會生活走上和諧與安康的,是互相關懷以及體諒的心。」
浮生行吟:螢光閃閃
正是櫻花凋零、桐花綻放的季節。不經意間,在庭院中撞見了一隻閃爍著微微綠光的螢火蟲。起先是一愣,接著是歡喜,因為啊,久違了!
浮生行吟:打破框架
法國心理學家約翰.法伯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另外,在花盆周圍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松葉。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的邊緣一圈一圈的走。
浮生行吟:解「盲」
同樣置身萬紫千紅、花花世界,有人悟性高,能一直保有「結廬人境、心遠地偏」的清明;有人卻像無頭蒼蠅,庸庸碌碌的落入「汲汲營營、惶惶不可終日」的混沌。而兩者的差別在於有無一雙智慧之眼,能看清真正的價值!
不該嚇唬那隻貓
小晨拉了一張椅子坐到我對面,很認真的告訴我:「你相信嗎?你的一個行為乃至一句話對世界都會有影響力!」我大笑著回答他:「怎麼可能?我又不是甚麼大人物。」他很鄭重的說:「告訴你喔!不光是偉人會改變世界,每個小人物都對今天世界局面起了或大或小的作用和影響力。」
浮生行吟:從細節見真章
思想家孟德斯鳩指出:「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品格決定人生,它比天資更重要。在不景氣的時期,這位師傅的工作還接不完,很難排出時間的原因,也就不言可喻了!
浮生行吟:聽到自己的心聲
「心」怎麼會丟失呢?並非被外物丟失,而是自己丟失。瞭解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夠對症下藥,知道如何去修正。孟子主張「求其放心」,提供一條路徑。把丟失的心找回來,好好的保守它、維護它,讓它向好的方向發展。
浮生行吟:向專業致敬
對技藝的堅持,已經不是單單一個工作的問題,而是一種態度。他們有一個既定的目標,不足為外人道,但是卻胸有成竹、心裡有數,並且非如此不可。這般的自我要求、自我督促,是藉由它來自我實現,獲得成就感。
浮生行吟:「慢」的練習
在「慢」的世界裡,時間加長、空間加寬,更有餘裕、也更有閒情去仰觀俯察自然的更迭和人事的興衰。
浮生行吟:用忍讓寫出幸福劇本
每個人都各自有一份人生劇本,其間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而轉折處正是苦功夫、真功夫之所在。
浮生行吟:心境的呈現
節的奔波、忙碌告一段落,抓住假期的尾巴,在早春風和日麗的日子,邀二老外出逛逛。父親堅守他的例行作息,不參與活動;母親則興高采烈、眉開眼笑。於是,妹妹和我陪著老人家出遊。
浮生行吟:另類「教室」
接下來,C 打算帶我們去山村裡的其他「教室」逛逛。一行人欣然同意,因為這些另類「教室」裡充滿困難、挑戰、苦樂與悲歡,比照本宣科、行禮如儀的傳統「教室」有趣多了!
浮生行吟:凌晨的紅綠燈
凌晨4點開車出門,鴉雀無聲、萬籟俱寂。我在三叉路口的紅綠燈前,等候通行的號誌亮起……
浮生行吟:都是好地方
人生就像一趟遠行,無論走哪一條路,都意味著必須放棄另一條路,取捨之間,都難免留下缺憾。而缺憾,督促我們奮發與努力;提醒我們感恩和珍惜,它是人生的導師。
浮生行吟:安心之處
假日的傳統市場駢肩雜遝、人聲鼎沸。路過,我想買些水果,但是機車、汽車橫七豎八停得雜亂無章,根本不得其門而入……
對於一時無法釐清的誤會,也勿急切、躁進,交給時間來說明,總會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或者,陰錯陽差、徒勞無功,最終只能求得一無愧於心。
浮生行吟:天作之「合」
人生沒有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其實,人生非常單純。
浮生行吟:「藏」的智慧
是「冬至」階段,然而,島嶼的南方,除早晚寒冷外,白天都是風和日麗、豔陽高照,很難體會隆冬的況味。若再仔細的仰觀俯察、尋尋覓覓,庭院裡那片草地,露出了些許端倪。
浮生行吟:有一個法寶
適度的給予讚美,是一種美德;合宜的接受讚美,是一個美麗的迴響。我們要珍惜、善用這個法寶,不吝於讚美,也不怯於被讚美,那麼,生命將更加豐富、多彩!
浮生行吟:冷冷的天 暖暖的心
雖然,這個偏遠之地,缺乏富裕和便利;但是,卻處處洋溢著樸實、真摯的善意,如此純粹、如此敦厚。在這冷冷的天候裡,我們一直懷有暖暖的心情,而這份溫馨,來自父女、來自老人,還有,來自神佛的恩賜。
浮生行吟:內心的「怪獸」
沒困難時,不要杞人憂天;有困難時,要勇於面對。在困難中全力以赴,也會在其間成長與進步。
浮生行吟:再試一次
八歲的孩子,雖然,還無法確切的體會「再試一次」的神奇與奧妙;但是,相信在每一回「再試一次」的身體力行和潛移默化中,都會讓他感到驚訝──原來,其中有很多的可能,與意想不到的結果。
浮生行吟:坐對一山青
片刻的停駐,耳不聞是是非非、目不睹爭爭鬥鬥,似乎減輕了一些負累。而天天浸淫在這樸實、靜謐園地裡的人們,是否根本不知「負累」為何物?「此心安處是吾鄉」,無法在此居留,就帶著這一份純淨歸去……
浮生行吟:傻子
少不更事、懵懵懂懂,對「傻子」的封號,往往感到委屈、無奈;如今,人到中年,經過磨鍊,聽到這個稱呼倒也能泰然處之、不以為忤了。而如果能做到凡事無怨無尤、逆來順受,那麼,即使被叫做「傻子」,也當欣然接受!
浮生行吟:為你好
印度聖雄甘地的趣聞:有一次他搭火車,不慎將一隻鞋子掉到鐵軌旁,此時,火車已啟動,甘地急忙的將穿在腳上的另一隻鞋子脫下,扔到第一隻鞋子旁邊。朋友不解,問他為何如此,甘地認真的說:「這樣一來,撿到鞋子的人,就能得到完整的一雙了。」
浮生行吟:心的容量
處一室,J從不主動問候、攀談。為此,我看到的是冷漠、失禮;但妹妹卻另有一番解讀:「J不幸的童年,艱難的成長過程,造成不夠圓融的性格,其來有自啊!」
浮生行吟:筵席散後
當帷幔降下、曲終人散的時候,別傷感,也別留戀,何妨欣然接受,好好與平淡、清靜共處,細細咀嚼這生命最純粹、最深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