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無所「畏」
人到中年,雖不如清新脫俗的瑪格麗特、朝氣蓬勃的向日葵,或者風情萬種的波斯菊,倒是和老成持重、怡然自得的金盞花那不憂、不懼的閒適,有幾分相似呢!
浮生行吟:上台前後
功的反面不是失敗,而是放棄繼續學習。「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記取過去的教訓,作為今後行事的依據。相較於成功的經驗,我們可以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到更多,因為無論瑕疵或錯誤,都是能讓我們變得更有智慧的重要元素。
浮生行吟:擔心之外
堅持的結果,足以化腐朽為神奇、令人驚喜。關於行動,正說明重要的並非聰明或技巧;而是腳踏實地的努力以赴,自然水到渠成、功德圓滿
浮生行吟:靜觀是是非非
世事本是福中有禍,禍中有福,福禍相倚,利弊相參,秉持一顆如如不動的心,客觀、理性的去審度與回應,才能洞悉其間的奧祕。
浮生行吟:守著偏鄉守著希望
在遠征波斯之前,亞歷山大大帝將所有的財物分給臣下。其中,大臣皮爾底加斯驚訝的問道:「陛下,那您帶什麼起程呢?」亞歷山大回答:「希望,我只帶這一個財寶。」聞言,皮爾底加斯表示:「那麼,請讓我們也來分享它吧!」於是,他謝絕了分配到的財物。
浮生行吟:找碴
挫敗的經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在我們內心構成的無形制約,讓我們受到束縛,甚至以為無力掙脫,而得過且過。其實,經驗是最好的導師,挫敗能教我們的東西 遠遠超過成功,只要我們願意去面對、修正和不斷的嘗試。
浮生行吟:恐懼中 依然前進
一個人的能力大小,與感到恐懼的程度成反比。能力越大,就越不容易害怕。因此,最應該恐懼的,不是外在環境的變化,而是自己能力的不足。而能力,可以經由一次次的機積極行動,開發、創造出來!
浮生行吟:四歲的老師
失敗一點都不可怕, 害怕失敗才是成功的殺手。不去考慮結果如何,重要的是享受過程,這是從四歲的老師身上學得的道理。是故,別再讓你的恐懼超越你的才華;遠離藉口,你永遠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強大。
浮生行吟:不完美才是人生
不完美,是生命的必然,更是一份的禮物;同時,它也是一位老師。人生是由很多故事組成的 而遺憾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像蚌殼裡的沙一般,它帶來折磨和痛苦,但也讓生命轉變、昇華。
浮生行吟:耳中的詩篇
漫漫人生旅途中,至始至終同舟共濟、不離不棄,陪在身邊甘苦與共、守望相助的人,他們的說與不說、有聲或無聲,都已無關宏旨、微不足道了。因為在苦難和悲歡之前,所感受到來自親友的真情與道義,已吟唱成充滿疼惜、支持的音韻!
浮生行吟:無法講理的時候
只有才德兼備、智勇雙全者,才懂得如何寬容。人與人相處,更多的不是改變對方,而是接納對方,這就是寬容。如果光想著改變對方,那不是生活,而是戰爭。
浮生行吟:三生石上的印記
滾滾紅塵、熙來攘往,人與人能相逢,進而相交,真的奧妙無窮。難怪佛家說:「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一次擦肩,尚且要五百年的回眸;那麼,結為朋友、兄弟、父子或夫妻,又該如何計量呢?
浮生行吟:多一種味道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天賦得來容易,但選擇往往很困難。利用天賦,做出善良的選擇,相得益彰、彌足珍貴。
浮生行吟:自然大「講堂」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界,有如一個大「講堂」,造物主在其間現身說法、諄諄教誨。而風起雲湧、花開花謝,高低起伏、成住壞滅,皆微言大義、意味深長,但憑各自解讀、各自領悟。
浮生行吟:記得來時路
情深似海,雖說能夠歡欣雀躍的分享世間的溫馨與甜蜜,但是時有窮盡;唯有義重如山綿延不絕,才足以同心協力的共度人生的風風雨雨!
浮生行吟:「忘年」之交
相對而言,成人的世界往往提防太深、考量太甚,不如孩子的真誠、簡單。這個九歲和四歲的組合,沒有上下階級、利害關係,就純粹只是一起遊戲、競速罷了!而當下,他們的熱情與專注,是大人們瞠乎其後、難以企及的。
能夠一路走來不負初衷的守護者,無異是這個堪忍之地中,最美好、最動人的身影。而他們堅持守護著至親、至愛,同時,也守護著世間的純真與善良。
浮生行吟:心靈「更新」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當內在更新了,外在的更新就唾手可得了!
浮生行吟:山林深處有人家
在這山林深處,父母守著土地、守著孩子;而孩子守著夢想、守著希望,親子之間相知相惜、相容相依,構築了一個美好的連結,很平凡、卻很踏實。
浮生行吟:練習放輕鬆
適時、適度有所為或有所不為,才是明智之舉。切記:急火攻心、焦頭爛額的時候,重要的不是再用力加把勁;而是停下來深呼吸,練習「放輕鬆」!
浮生行吟:磨出真本事
大器晚成,能擔當重任者要經過長期的鍛煉,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就是真本事,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與淬鍊,才得以造就。是故,真正的價值,不在或快或慢、或成或敗的結果,而在堅持努力、切磋琢磨的過程!
浮生行吟:局內局外
而看似局外人,其實也是局內人,都在這個大局之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藉此,反躬自省、警戒惕勵,也不失為意外的收穫。
在講究表面、急攻近利的現代社會中,有些人儘管西裝筆挺,也透著虛榮與市儈;有些人即便「金玉其外」的精妝打扮,也在談吐之間讓人萌生「敗絮其中」的感嘆。雖然人的容貌與生俱來,但思想是我們的,人心是自己的,若能透過修養心性、充實內涵來掌握生命與未來,則更值得大家去深思和重視。
浮生行吟:撞車小記
下車察看,果然不妙!右前方保險桿撞上蔓生糾結的根莖,有變形、鬆脫的現象。看來,非得進保養場維修,大費周章、花錢了事。唉!這一碰撞,有如一記當頭棒喝,提醒自己該靜下來思考一些尋常卻切身的問題。
浮生行吟:看那一片陽光燦爛
因為善良,所以寬容大度。溫柔、敦厚的對待每一位相遇者。善良是一種智慧,讓我們保有心靈的豐盈、純淨;善良是一種胸懷,讓我們懂得包容周遭的一切。馬克.吐溫(Mark Twain)說得好:「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看見,聾子聽聞。」
浮生行吟:兩個「我」相對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與人發生矛盾或扞格時,大半的關鍵都源於固執己見、自我中心,以致聽不到別人的聲音、看不見別人的需求。此際的「我」,頑強又急切,一味的抵擋所有外來的「違逆」。而「違逆」豈是他人給的?其實是自己的觀念造成的!
浮生行吟:「氣味」不相投
日月星辰、山光水色、蟲魚鳥獸、圓顱方趾……,構成大千世界。正因為世間萬象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所以才各具特色、妙趣橫生。而差異,不是為了彼此比較和排擠,而是為了豐富生命。因此,「氣味」不相投,又有何妨?
浮生行吟:交換溫柔
有一段佳話,流傳甚廣:維多利亞女王處理完公務,回到寢宮。見房門緊閉,她敲起門來,房內,王夫艾伯特公爵問:「誰?」她習慣的回答:「我是女王!」門沒開,她徘徊半晌,再敲。房內又問:「誰?」這次她細聲細氣的答道:「你的妻子。」此時,門開了,並將她拉了進去!溫柔的女子不僅敲開了門,也敲開了丈夫的心扉。
浮生行吟:紅毯兩端
紅毯一端雍容華貴的王子、公主,終究要走向紅毯另一端,成為平淡無奇的柴米夫妻。而無論如何,雖是百世修得的姻緣,還有待用今生今世來悉心守護!
浮生行吟:「輕」旅行
裝束輕便了,心情也就輕鬆了!原來,窒礙難行是背負太重之故,而這些全是自己招來的;只要懂得取捨、化繁為簡,都可以處之泰然。雖然,過程中難免有困窘、艱難的關卡;但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得失皆坦然,就能夠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