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减负三字诀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

咨询电话不断地打进来,重复求询者也越来越多,近日,他们向我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徐医生,你向我们介绍了很多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法、否认法、补偿法、幽默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只能解决我一时的问题,在日后的生活中该怎样做好自己的心理调节呢?

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不尽相同的,这主要与人的性格有关,印度有句谚语:“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意即性格是可以播种、可以塑造的,性格与命运有密切的联系,可见,培养良好的性格是应付心理冲突的基础,也是事业成功、爱情美满、家庭幸福的基石。

就我个人而言,艰难困苦的生活、众位恩师的教诲和父母的辛勤培育,赋予我稳重、善于思考、乐于助人的性格,也为我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缓解心理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生活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理减负方法,即静、闲、思。

静,是缓解冲突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许多矛盾的激化、心理的失衡,皆因情绪过激,难以入静所致。退一步海阔天空。当工作不顺,生活有矛盾时,我常常是默不作声,避而不谈,以静处之。

闲,乃心理放松之术。如果情绪激动,心乱如麻,处事定会失误。休闲方式因人而异,依各自的兴趣爱好不同而不同,每当心里不愉快,或者动手工作之前,我常常要让自己闲一会,或观赏金鱼、修剪花草、整理邮集,或读一篇有趣的短文、看一部轻松的电影、听一曲优闲的乐曲、观一下窗外的风景,或下下棋、打打扑克,更多的时候是带孩子做游戏,陪他们看动画片。休闲之时,我忘却了烦恼,心也更静了。

思,可以说是我缓解心理矛盾的绝招。冲突不会因为你置之不理而消失,解铃还须系铃人,当我安静下来,情绪稳定时,再仔细想一想,思考一下,这时对冲突就会有新的理解,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静,能让冲突凝固;闲,可使心理净化;思,终致矛盾溶解。这就是我的解困之道。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马克思在自己的中学毕业作文中确实表露了献身人类福利的志向,但导致他做出这种选择的内在深层原因并非是对人类的同情和关爱,而是为了让自己“趋于高尚”,在精神上变得完美;而推动马克思“趋于高尚”,追求自身精神完美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伟人、完人和圣人,赢得“人人敬仰”的道德美名。所以,满足道德虚荣心即不是这个年轻人打算献身人类幸福的唯一动机,至少也是最重要的动机之一。既如此,这样的志向究竟有多伟大和崇高也就不难判断了。
  • 专制统治者多半头脑有毛病,例如毛泽东就患有严重的被害幻想,经常无故怀疑身边的人要害他。毛把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刘少奇,林彪先后扳倒,就跟他所患严重被害幻想不无关系,被害幻想症使毛无端怀疑这两个副手企图抢班夺权,所以先后出手把这两个接班人打到。老毛死后,邓小平成为毛后第一位专制独裁者,跟毛和其他专制统治者一样,邓也是一个脑残。
  • 职场朋友不要有太多的应酬,到底是你的身体重要?还是生意重要 ?请正面去思考当你全力在为名利付出时,还是要保重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照顾好你的小宝贝和你所爱的家人。
  • 由于传记资料的缺乏,我们对马克思的童年知之甚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从中学时代起,马克思就是一个虚荣的人。只不过他的虚荣与财富和地位无关,而体现为对个人名声的看重和追求罢了。
  • 直到今天,毛泽东的像仍然高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印在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钞票上;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仍然活在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心中。如果你去农村说毛的坏话可能会很不受欢迎,甚至还有人会打你;在城市里有些公务员,特别是公安武警系统的年轻人,在中国新年和毛的生日12月 26日会一早就开着汽车去韶山朝拜毛的巨型铜像。他们认为毛是最了不起的伟人,是他打下了江山,没有他就没有中国今日的强大,没有今天的好生活。这些人主要是中共根据革命需要塑 出来的,塑造方法的要点就是尽量让他们少知道真实历史而多知道自编历史。
  • 无论古今中外,一男一女结为夫妻后,就彼此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女性在体力等方面较男性要稍弱一些,因此丈夫所担当的责任则要更多一些。除了要体恤、关爱、尊重妻子、照顾家庭外,还要时时保护妻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然而,在当今中共治下的中国大陆,不少丈夫、特别是那些身在体制内的丈夫们,在妻子、子女受到所服务的政权的伤害时,却根本不敢或无力负担起这样的责任。
  • 快乐的学习是童年生命体验中的陶醉与享受,也是有效且有价值的学习。
  • 我们获悉,51岁的维吾尔族记者、作家海莱特.尼亚孜(Gheyret Niyaz身份证名字为海来提‧尼亚孜),最近被新疆乌鲁木齐中级法院以“泄露国家秘密”罪名判刑15年。海莱特生于新疆塔城,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曾担任《新疆法制报》总编室主任、《法治纵横》杂志社副社长,他长期坚持在互联网上用汉语撰写文章,曾是“维吾尔在线”的编辑和管理员,以及维吾尔在线论坛的版主,逐渐成为众多网民关注的维族知识份子。
  • (编者按)门当户对,一个看似很古老的理念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已婚未婚的男女。门当户对真的是婚姻必要的条件吗?当下的“门当户对”理念和原始的“门对当户对”又有什么区别呢?崇尚自由自在,爱谁是谁,或者单纯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界定婚姻的现代人来讲,门当户对还有存在的空间和价值嘛?
  • 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还给我找了个洋媳妇苏珊。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岁了。今年夏天,儿子为我申请了探亲签证。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