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典故】元宵的由来

味蕾

人气 685

“元宵”是一种中国人在过元宵节(中国黄历正月十五日)所吃的食品。它是由糯米制成的,内包馅料,馅料有芝麻粉、花生粉、绿豆沙、白糖、山楂…等,可直接加水煮成甜口味来食用。因为元宵的圆圆外形,象征“团圆”,有祈求家人和睦幸福之意。相传它的由来,还蕴藏一段感人的故事。

东方朔因为足智多谋,深得汉武帝的信任。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御花园的梅花香阵阵扑鼻,东方朔正要为武帝折梅时,却发现一个伤心欲绝的宫女正要投井。东方朔一个箭步上前搭救,并问她为何要寻短。


香甜软绵的“元宵”是元宵节的应景食品(摄影: 彩霞/大纪元)

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中尚有年迈的双亲和一个妹妹,进宫后就无缘与家人见面。每逢过年的佳节就倍感思亲,想到为人女儿却无法孝敬父母时,就有轻生的念头。东方朔很同情她的遭遇,就答应设法让她与家人团聚。

隔天,东方朔在长安街角摆摊,为人占卜算命。很多人请他占卜求卦问凶吉,结果,签语都写着“正月十五火焚身”。因此,长安的人心都惶惶不已,人们都问他解脱之道。

东方朔掐指一算说:“正月十三日酉时(日落黄昏),西城郊外2里处,火神君会派一位骑驴的赤衣仙女下凡访查,你们就去求她,灾难就有法解决,切记!切记!”

老百姓依指示前往,果然碰到一位骑驴的赤衣仙女,就跪求避祸之道,仙女回答:“我只是领受火神君的旨谕来火烧长安,看在你们诚意的祈求上,我只能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去找当今的天子想法子吧!”一张偈语的红帖轻飘落地,仙女就消失在夜暮中。

心慌的老百姓赶紧把红帖转呈皇上,汉武帝看完:“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的红帖,不自觉的冒出冷汗,就火速召见东方朔寻求对策。

东方朔作态沈思一下:“传说火神君最喜食汤圆,故请皇上传令京城每户,在正月十五夜晚都上供汤圆,并命令最会做汤圆的宫女元宵也备妥汤圆,由皇上带领百姓焚香敬拜火神君。而且当晚满城的臣民皆需悬挂灯笼,燃放烟火、鞭炮,好像满城大火,如此这般,火神君就可以向玉帝交差完旨。并且通知城外的百姓,当晚进城赏灯、观烟火,一同消灾解难”。武帝听完东方朔的办法后,满心欢喜,就传旨去进行。

让人担心的正月十五总也来临了!长安城里家家户户赶紧张灯结彩,燃放烟火、鞭炮,不明内情的城外百姓也进了城,人山人海,烟火四射,炮声人声,喧嚣尘上,好像满城大火,直通九宵天外。住在城外的元宵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赏灯、观烟火。当他们看到东方朔在大宫灯上,写着“元宵”的字样时,兴奋的大叫:“元宵!元宵!”,当元宵听到叫声,看到双亲和妹妹时,不禁泪流满面,心中无限感激东方朔的帮忙,总算能和亲人团聚了!


宫女元宵做的汤圆最好吃,人们把汤圆改名为“元宵”。(摄影: 彩霞/大纪元)

如此喧闹了一晚,长安城果然未发生火灾。汉武帝龙心大悦,下旨以后每年正月十五满城高挂灯笼,燃放烟火、鞭炮,并做汤圆焚香敬供火神君。因为宫女元宵做的汤圆最好吃,故人们就把汤圆改名为“元宵”,又为了纪念宫女元宵的孝心,这天就被称为“元宵节”,人们有赏花灯、猜灯谜、燃烟火、放鞭炮的热闹习俗活动,故也把它称为“小过年”。

当您碰到人生的低潮时,千万不可仿效宫女元宵有轻生的念头,不一定每个人都能那么幸运碰到“东方朔”贵人,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更须爱惜自己的生命!放开心胸、乐观面对命运的考验,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等您的光临喔!@*

相关新闻
【美食典故】“敲鱼”传说
【美食典故】玉带糕传奇
【美食典故】折“荷包胙”
【美食典故】夏日炎炎“浇”“凉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