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四位奇女子

作者:陆文
font print 人气: 2235
【字号】    
   标签: tags: , ,

一、女丈夫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是明朝末年宣抚使马千乘之妻。马千乘死后,秦良玉统领丈夫马千乘所属军队,继续练兵御敌。她为人善骑射,兼通诗词文墨,仪容贤淑,风度高雅,然而管束部下十分严峻,军中纪律整肃。

她曾领军大破奢崇明之军,战果显赫,军威更盛,令人钦赞。

绵州陆逊之特地到秦良玉军营,为她贺功。席间,陆逊之戏扯拽秦良玉的衣袖,秦良玉当即拔出佩刀,割断袖袍。陆逊之因此而大惊失色,惭愧无地。 (事据《明亡述略》)

二、长沙奇女

明末,有个不知名的女子,住在长沙城里,刚满二十岁。当敌军攻到城下时,守城官兵十分惊恐,都逃走了。那女子只身一人,却执戈登上城墙,与攻城的敌人搏斗。

后来,城被攻破,敌军入城,那女子仍挥刀奋战不止。

敌人说:“大家都不守城了,你一个女子,继续抵抗有什么用?”

那女子说:“我是来羞辱怕死不尽责的那些男子的!”

那女子长得很漂亮,一个敌军官想拢络她,她大骂不止,不停地挥刀杀敌。最后战死在阵地上。(事据《明季北略》)

三、鄙视贪官的妻子

明代正统年间,工部尚书吴中贪污受贿,喜好声色,有宠妾数十人。

吴中的妻子十分正派。吴中曾经接受皇帝的封赠诏书,他的妻子让他诵读给她听,听完后,她问吴中:“这篇诏文,是天子自己写的,还是儒臣代为草拟的?”

吴中回答说:“是儒臣代为草拟的。”这位妻子说:“代拟的文字,非常恰当,从头读到结束,没有一个‘清’字,也没有一个‘廉’字。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清不廉,何以为人?”吴中没敢发怒,默然而退。

为官不清廉,竟连妻子也鄙视,真够羞耻的了。(事据《皇明典故纪闻》)

四、舍己救父的夏阿九

黄岩县有位孝女,名叫夏阿九,年龄才十五岁。有一天,阿九跟着父亲和一个邻居到山里砍柴。

父亲走在前面,遇到一只老虎,那个邻居非常害怕,急忙爬到树上逃命。

阿九眼见父亲被老虎叼走,边喊边冲上前,拿起柴棍,使劲地打虎,一边打,一边哭喊救命,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安危。

那老虎走了十来步远,被阿九打疼了,便丢下阿九的父亲,回头把阿九吃了。

夏阿九的父亲,终于被女儿救了下来。 (事据《涌幢小品》)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化是中国古代地域文化中一块璀璨夺目的瑰宝。提起楚文化,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留下的光耀千古的《楚辞》;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世界乐器史上绝无仅有的曾侯乙编钟;享有“天下第一剑”美誉、在地下沉睡两千多年而不銹的越王勾践剑;以及迄今中国保存最好、品种最全、织绣工艺最精湛、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丝绸宝库”的马山战国丝织品;填补史书记载空白、被誉为地下书库的楚汉简牍;色泽绚丽、工艺精湛,占全国总数五分之三的楚秦汉漆木器;特别是一九七五年六月八日荆州凤凰山出土的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独具类型的西汉古尸……
  • “义”和“利”的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正确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是做人、立身的大事。孔子与孟子的“义利观”都是在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为了从根本上回答人生的目的和理想问题。
  • 孔子赞叹子贱:“子贱真是个君子啊!以仁德服人,以礼乐治世,遵守天命,百姓归向于你,而神明也会暗中助你。你所治理的地方虽不大,但是你所治理的方法却很正大,可以说是继承了尧舜啊,可以治理天下,又何况一个县城呢?!”
  • 为人能够清廉不贪,宽恕大度,畏天敬佛,多行善举,这是君子之风,以此为官为人都必将积德享福报。
  • 前世的因,今世的果,行善积德,做恶造业,没有不偿还的......
  • 祸。由于屠夫的理智,在利益和天良面前,选择了后者,家里才免遭了灾祸。
  • 新年前几天,家人购置年货,我力说过年不妨稍宽余点,但大体够用就行,不要买的太多。家人说,大过年的,东西只能多不能少,家家如此。劝说无果,年货自然就买的多了。
  • 德乃立身之本,重德者自然会见善乐行。行善之人虽然不求他人回报,但天理昭彰,也必定惠赐给善果福报的,有的甚至还会就此改变困顿的命运,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报,正如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明朝末年的袁公,重德行善,失子复得的事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 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如果要给楚文化以一种物化形象标志,恐怕没有比“九头鸟”更适合了。尽管大家对这一熟知的流行谚语褒贬不一,理解各异,但至少表明了楚人与凤确实具有很深的历史渊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