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恐慌:遗传科学的瑰宝和风险

周桂田/徐健铭

人气 14

基因改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Fs)和基因改造产品(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的说法经常被混在一起。常见到研究者和媒体称 GMOs 为基因改造食品,但有些学者认为必须加以区分。根据食品法典委员会和欧盟的法规来看,所谓的基因改造产品乃是指透过基因技术、而非自然增殖与重组方式,而导致其生物基因遗传物质改变。基因改造食品则是利用基因改造产品的技术所获得的可食用之基改造产品。因此本书在行文中两者混用,基本上都是指基因改造食品。而目前全球已商业化的主要基因改造食品包含大豆、玉米、棉花等等。如我国每年向美国进口大量的黄豆,据学者推估、其中至少七成便是基因改造产品。

基因改造食品是新兴基因科技发展的一环,在一九九〇年代末于全球商业竞争的利益下攻占各国市场。但由于基改食品属于高科技研发的范畴,有关动植物的田间实验、生产及加工制成食品(或添加物)的安全性,涉及高度的科学不确定性,因而形成对人类健康、生态、伦理及信仰的冲击与争议。在此分述如下:

一、 基因改造动植物利用基因剪贴、转殖技术,可能造成食品蛋白质的变化,产生毒性,而人类长期食用基因改造食品,将面临免疫体弱化的风险。
二、 基因改造作物于田间种植时,由于特定基因表现(如抗除草剂基因),可能冲击原有的生态平衡,如美国伊利诺州因耕种抗除草剂的基因作物,产生了大量“新”品种杂草的管理危机。类似生态变异风险也可能发生在基因改造动物的菌种变化上。

三、 基因改造食品对特定过敏体质的消费者会造成食用的健康风险。目前的基改产品主要是基因改造作物制成的食品,但基因改造的动物、鱼类也即将推出,不但对过敏体质者带来危机,也可能造成医疗复杂程度提高;试想,一旦过敏或食物中毒患者送至医院,医生将无法轻易就其病症资讯加以判断与诊疗,因为对患者所食用的产品无法掌握基因改造的种源。

四、 基因改造食品造成食物伦理的混淆,严重挑战宗教禁忌与纪律。试想,吃素者、佛教、回教、印度教等宗教团体,将无法抵挡植入动物基因的基改食品所造成的混乱,而引发信仰伦理的危机。

五、 若基因改造食品未详尽且清楚的标示与规范,将引发消费者对日常信赖的健康、食物秩序的恐慌,进而对基因食品产生拒斥和抵制等强大的风险意识。
目前国人普遍怀疑的基因改造产品是否有问题,可以用资讯与沟通的角度来讨论。高科技的复杂性和风险不确定性,原本就不易为一般人所理解和掌握;然而,高科技的发展却必须以社会(接纳)水平为基础。换句话说,科技发展越快速,越需要与社会进行互动和反馈。因此,资讯就成了科技与人文、科技与社会重要的中介(沟通)机制。全球生技产业的发展是新兴“知识经济”的重要一环,资讯沟通越充分,社会认知学习的过程也就越成熟,社会风险也就递减;反之,资讯越独断、封闭的社会型态,爆发的风险将无法控制。

也就是说,作为知识经济产品的基因改造食品,由于科学与健康安全上仍有争议,同时也牵涉到伦理、宗教与价值等民众风险感知问题,因此,面对此种由新兴科技引发的各种争议,应导向一个充分沟通、对话的“学习型社会”。科技与社会要进行更广泛和多元的对话,方能逐渐建立消费者的认知与判断。关键行动在于公民社会所凝聚的社会理性。从人类的历史经验证明,科技风险所触及的高度危机,可以在风险沟通中化“危险”为“机会”,即人们要求科技决策的透明化、沟通与发展共识,以社会的批判理性进行与科学理性的开放对话。@

摘自《从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 商周出版社 提供

责任编辑:颜静莲

相关新闻
具体想像有助于记忆
另一个选项?核能(5)
另一个选项?核能(6)
贯彻低科技的“利用雨水”装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