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上火”和“降火”

关欣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3月7日讯】春天,由于气温逐渐变暖,时冷时热,人们的饮食和穿衣还不能完全适应变化,加上工作紧张,休息不好很容易“上火”。

  “上火”在临床表现为口腔溃疡、牙龈咽喉肿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声音嘶哑、嘴唇干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口臭、长青春痘等。

  人们常说的“上火”,实际上属于中医辩证的热症范畴。当然热症还要区分实热和虚热,一般情况下所见的“上火”虚热症较多。常由于饮食起居不当引起,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应及早治疗。 对春燥降火最安全的方法是选择药膳进行食疗。但春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应该对症灭火才是。

  凉燥型。凉燥多发于初春季节,是燥邪与风寒之邪相结合侵袭人体的结果。病人症状有干咳、少痰或无痰、鼻咽干燥、喉痒,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症。可用芝麻红糖粥食疗。取芝麻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粳米煮粥,待粥煮至黏稠时,拌入芝麻红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此粥气香味美,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昏目花、肺燥咳嗽等症。

  温燥型。表现为干咳、口干、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咳出,甚至咳而胸痛,痰中带血,并伴有鼻塞头痛、畏寒身热。它是燥邪与风热之邪相结合而成,食疗宜用板栗冰糖粥。取板栗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板栗仁切碎与粳米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粥,待粥煮至黏稠时,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此方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胃纳不佳、脾胃不健、腰膝软痛、四肢乏力、多梦失眠、夜尿增多等病症。

  此外,还应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饮水,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达到清火排毒的目的。春天防治“上火”还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休息,才能保障肌体的平衡,提高免疫力。

  由于“上火”的虚实不同,部位不同,脏腑不同,经络不同等,还需具体辩证,所以正确的使用中药“降火”最好是请中医看看,特别是女性朋友更不要乱用“降火”的寒性凉性药,以免治一经损一经。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寻春
事已至此
杨天水﹕郑贻春思想如电闪雷鸣
重庆锤子﹕请塑一座墓碑,我想去上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