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劳动美学实践家

【台湾生命力 】玻璃工房 刘得劭的梦工厂

刘得劭教授在花莲凤林打造出东部第一座玻璃工房,他要告诉您:创作是一件很好的事,动手去做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文/赵翠君 摄影/张玉兰
font print 人气: 60
【字号】    
   标签: tags:

“20年前我离开花莲乡下,如今它却成为我的创作泉源。在台北生活了十几年才猛然发现,花莲那种生活才是我真正想要的。”虽然兼行政职十分忙碌,但只要有空档,台北教育大学艺术与造型设计学系系主任刘得劭会豪不犹豫的开着车或买张车票就回花莲。

在这座由刘得劭教授打造出的宜花东第一座“玻璃工房”,从刘教授娓娓道来的生活态度、创作理念以及未来愿景中,我看见一位令人感动的“生活劳动美学实践家”,正用他的双手努力推动玻璃艺术──创作、研究、传承、发扬……


在家乡的工作与生活,刘得劭再度体验自然生命的可敬与可贵,以及自然伟大的力量。

玻璃艺术节惊艳 栽进迷人的玻璃世界

刘得劭教授,花莲县凤林镇人,成长于青山绿水环抱的纵谷小镇,童年时在大自然田野山水之间尽情徜徉嬉戏的经验深深影响其日后的求学、创作、生活……

小时候,阿婆殷殷叮咛:“如果没有好好念书,将来只好留在乡下看牛、种田……”为此,刘得劭努力于课业,师专毕业后,20~28岁担任小学教师,之后北上到师大工艺系进修,再赴日本国立大阪教育大学取得硕士学位。现任台北教育大学艺术与造型设计学系系主任。

1997年观赏新竹国际玻璃艺术节时,惊艳于玻璃与光的幻化氛围,触动已从事十余年陶艺创作的刘得劭对玻璃材质的兴趣。自此开始探索、收集、挑战、实验、创作……一头栽进迷人的玻璃世界,并设计、制作融合玻璃专用电窑、小型玻璃溶解炉、快速加热炉等。

2004年,因父亲健康不佳,子女体悟到家人共聚和亲情的重要,刘得劭运用他曾在日本接触学习竹炭生产的专长,在凤林山脚下成立赞炭工房。

今年刘教授更进一步成立东部唯一的玻璃工房,这栋实用、造型独特的挑高黑色建筑是刘教授亲自规划、设计的心血结晶,包括使用的超小型吹玻璃设备,轻巧不占空间,降低耗能问题,工作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只在使用时才开电,让繁忙的现代人随时在生活的空档都可以接触。


这栋实用、造型独特的挑高黑色建筑是刘教授亲自规划、设计的心血结晶。


陈设在玻璃工房二楼的精彩作品。


陈设在玻璃工房二楼的精彩作品。

童年体验 大自然为创作泉源

玻璃几乎可以100%循环再利用,玻璃工房也用了很多回收材料,许多花莲乡亲看见报导,纷纷收集了许多玻璃空瓶拿过来。刘得劭也特地在电窑上放一个米酒瓶给游客看,玻璃空瓶敲碎丢进窑里可以融出浓浓的玻璃浆来做造型,回收效果非常好,是相当符合环保概念的材质。

童年和大自然互动的经验成为刘得劭创作的泉源,他喜欢到处去游山玩水,喜欢照相、烹饪、喜欢火,也会带孩子到公园、社区、乡下、菜园里去玩,陪着他成长。让“自然进入作品,作品进入自然”是他作品的特色,“在家乡的工作与生活,我再度体验自然生命的可敬与可贵,以及自然伟大的力量。”

刘得劭亲切的为我们介绍玻璃工房中一件件流动着线条、色彩、光影的精彩作品,最特别的是在他2004年举办过“玻‧光‧山‧水刘得劭玻璃艺术创作展”之后,做了一件“作品进入到自然里”的创作。主要是山、海、水的造型,把它拉长、钻洞、绑绳子,拿到太平洋盐寮海岸,游泳到海里把它吊好,放置3个月,让它回到大自然中。有趣的是:有的作品破掉还随海浪打回来岸上,玻璃来自于石头、细砂,在磨滚中又回到大自然,所以刘得劭认为他是和大自然一起创作。


陈设在玻璃工房二楼的精彩作品。


玻璃工房中一件件流动着线条、色彩、光影的精彩作品。

产学结合 多元发展创作体验

刘得劭所任职的台北教育大学“艺术与造型设计学系”是结合了艺术和设计两大领域而成,透过教育希望让学生知道除了创作、传承之外,也能和育乐、休闲等相关产业结合,变成体验式的教学活动,使工艺朝向多元发展,在社会上推广开来。

例如最近学校和三芝农场合作,学生在农场上盖窑创作,游客可以来参观、体验陶艺创作;去年也办过“第一届澎湖国际手工艺创作营”,让游客在吃海鲜、玩沙滩之余,发现以前所没有的烧陶、吹玻璃、染布等工艺体验,让艺术生活化,容易亲近;今年暑假则预计会有两批老师和学生到赞炭工房来进行烧陶、吹玻璃的体验活动,利用这儿的泥土在乡野山水间烧制,相信作品会有不同的风貌和趣味。

*****

动手去做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对刘得劭而言,“喜欢动手操作”似乎是先天具有的家族基因。从阿公、阿婆到父亲──已经80岁的退休老校长,每天都还是要动手做一些事情。

虽然长辈没有特意叮咛,但却以“身教”、以劳动的身影,让晚辈耳濡目染之下,很自然的整个家族都喜欢劳动,且从中得到乐趣。刘教授认为:“做为一个人,劳动和活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锄草、种种花、农事等等,动手做才能了解生活中的事。人活着的时间这么长,每一件事,有机会不妨亲自动手做做看。”


刘得劭说创作是一件很好的事,动手去做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刘得劭即是用动手做早餐、吃早餐来迎接生活的每一天,孩子国小阶段,刘得劭还会带着他去买材料,一起动手做早餐!

性格勤奋的刘得劭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勇于追求、突破自我。从20年前做陶瓷、金工,10年前做平板,再跳到玻璃的领域重新开始,现在玻璃艺术的创作是他最喜欢的了。然而因为仍要肩负养家的责任,所以目前最大的可能是“告诉别人:创作是一件很好的事,动手去做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在玻璃工房,游客可以体验吹玻璃的过程,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操作,在温度、时间中精准拿捏,很快就有成品,能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刘得劭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参与,尤其是年轻的原住民朋友,普遍动手做的能力都很强,能让他们拥有这项就业本领。他也期盼政府相关单位能在此进行相关活动,共同努力将玻璃艺术推广给更多人来认识、体验。


刘得劭正用他的双手努力推动玻璃艺术。

*****

时间和速率 还要乘上心情

只要是晴天,刘得劭会骑上6公里的脚踏车到学校,回程还特地绕路兜风,要骑9公里回家。总是有朋友不解的问:开车多方便,有冷气可吹,有柔软的沙发可坐,何必在硬板凳拚命踩,“享受”乌烟瘴气?

而刘得劭自有一番道理:“我们算速率,光用时间乘以距离是不够的,还要乘上一种最重要的东西──心情。骑车让我心情好,上班有活力,回家达到运动的效果,我是这样考量的。40岁以前我没有想过:时间和速率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这些年我慢慢的找,近2、3年来我才找出那个东西,就是“心情”。不在于那个结果,而是在过程中的感受、领悟,心情指数高,结果自然会好。”@*(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秀朗兰园位于花莲市西郊沙婆礑水源地山岚下,一处宁静幽雅的地方,园主马天官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花莲人,经营占地千余坪的兰园已20多年。从一开始对兰花的研究到改良兰花的品种都是其一手包办,多年来精心努力,将兰花的原始生态之雅、自然美丽之姿,融合了石雕艺术于其中。流连于花与大自然的对话中,让人忘却都市麈嚣,并深深体会兰花之美。
  • 乍见小小--汤谷明,娇小的个子、宏亮的嗓音,一身古铜发亮的肌肤,散发着充沛的活力。很难想像经年承接各种生态专案、赴各地演说、带团旅游于山颠海媚之间的她,从小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都市小孩。
  • 许胜哲出生卖鱼世家,在市场长大。凌晨四点,他们就得摸黑赶去批货,即使严冬清晨,为了保持鱼的鲜嫩,也得咬着牙,将龟裂发紫的双手伸进冷冽的冰水中,往复多次。如此卖力地工作,家中经济却仍入不敷出;为此,父母亲常因缺钱而标会,但却常常被倒会!求助无门的母亲没有体力生气,也没有时间欷嘘,叹了口气,还得继续到市场干活。
  • 多年前,刚毕业的思芳,一个青春美好的现代女子,一日午后,去邮局寄东西,行经辽宁街一条偏僻的小巷。巷里有家店,思芳转头一瞥,一袭素衣回旋,如花雨漫飞;葱绿、嫣红、靛蓝、嫩粉、鲜黄,翩翩衣袖,粉藕衫裙…思芳看呆了。这时店里老板彩琳走了出来,淡淡约约莹回着一份远古幽馨;彩琳以为思芳不好意思开口,大方地对未曾谋面、推着推车的思芳说:“没关系、没关系,如果你真要外面那个纸箱,你就尽管拿走好了。”
  • 降低价格兼卖传统饮料,曾国宝把一杯七百C.C的绿茶从市价二十五元降到十元,此一平价连锁经营方式,把台湾的路边凉水带向新主流。
  • 【大纪元5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六日电)来自台湾各角落的一百九十位摄影者,在四月二十六日当天接力记录台湾的二十四小时。这些照片与连结今天在网路部落格完整呈现;有台北半夜豆腐的制作过程,也有凌晨台南夜市老师傅每一碗坚守传统味道的小吃;以及人们尚在睡梦中,绿衣天使已经传送信件的温馨问候。
  • 初见郑杰明,一百八十公分以上的身高,健壮挺拔的体格让人印象深刻。原来,从小学四年级起,篮球便成为他每天生活的重心。清晨四点,太阳尚在沈睡,郑杰明运球落地的声音,已带动人们一天的活力。就这样,扣篮、转身、投篮、防守,一次一次,直至日落西山。而他每天风雨无阻、毫不间断的精神,也让他纵横驰骋于各大球场,成为叱咤风云的篮球选手。
  • 从一位意气风发的职业妇女,到甘于平凡的家庭主妇;从一位孤军奋战,陪着孩子与整个教育体制抗衡,到带领着一群有心的父母学子寻找教育的理想。李雅卿的故事,在台湾教育的开展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 书法就是我的人生,书法就是我的生命”。如果不是朋友的引荐,很难想像这位个性豪爽,诗、书堪称一代翘楚,且绘画、音乐及人文、武术样样兼修,彷若今之古人的传奇性人物,竟会出现在今日的台北大都会。从丁锦泉老师身上,我们看到台湾文人独特的生命力与光辉。
  • 折纸飞机超过6千种,创下纸飞机飞行52公尺世界纪录,童心依旧的卓志贤,保持着对生命的赤忱,他教导别人的,不只是如何制造一架好的纸飞机,更将唾手可得的快乐秘诀散播出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