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语无伦次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94
【字号】    
   标签: tags:

苏轼(公元1038~1101),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为苏洵长子。诗、词、文、书、画均有名,为文雄浑奔放,诗亦清疏隽逸,为北派大宗。当时,王安石倡行新法,轼上书痛陈不便,得罪王安石,被连贬数州。在黄州时,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累官至端明殿侍读学士。卒谥文忠。

苏轼在惠州期间,有一位名叫惠诚的僧人,在前往浙东之前来拜访他。苏轼想到当地平日有一些与他交好的僧人,便写了一封信,列了一份名单,托惠诚顺道前去拜访他们,以解相思之情。信末苏轼谦虚的说道:“因为我喝醉了,所以写来次序混乱,语无伦次的,还请见谅。”后来“语无伦次”这句成语被用来形容说话颠三倒四,毫无条理。

--摘编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