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炎凉不认亲 俞翁施法助吕生

作者:萧楚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496
【字号】    
   标签: tags:

尚书王潜任荆南节度使时,当时有个吕姓读书人衣着破烂、面带饥寒之色,带著名帖来拜访他,王潜见了就不屑理他。吕生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到旅馆。

过了一个多月,吕生的生活更加穷困,就到荆州集市去卖他所骑的驴。有个市门监俞翁看他可怜,不忍心就把他叫过来,问他从哪里来?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

吕生说:“我家住在渭北,家里贫穷养不起父母。府帅公是我的堂表丈,我不远千里来找他,就是希望他能体恤我们家贫,能周济我们。可是我没想到他连理都不理我,这难道不是命吗?”

俞翁说:“我虽然也贫穷,没有钱粮来周济你,然而看你饥寒交迫的样子,心里也难受。今晚我为你准备一些吃的,希望你在我家住一夜。”吕生没话推辞就答应了。

于是俞翁带他进一个房间,屋里低矮简陋,没有床也没有被子,就在地上铺了一张破席子,让吕生坐着。俞翁给吕生准备吃的,饭用陶器盛着,就是一些小米粥。

吃完饭夜已经很深了,俞翁对吕生说:“我早年喜好道术,曾经隐居在四明山,跟着道士学习防老之术,有志向却没成功,因此就隐姓埋名住在这里将近十年了,荆州没有人知道我的底细。现在你旅途有难,我能无动于心吗?今晚替你略施小术帮你凑点旅费,不是也可以吗? ”

吕生对他说的话既怀疑又好奇,就没说什么,就看他怎么做。俞翁拿出一个瓦器放在地上,过一会儿拿起来一看,从里面走出一个身高五寸左右的小人,系着紫色金腰带,低着头拱手作揖。

俞翁指着小人对吕生说:“这就是王尚书的魂灵啊!”吕生仔细一看小人的相貌,果然很像王潜,心里更加诧异。

俞翁就告诫小人说:“吕生本来是你的表侄,因家里贫苦没有力量供养父母,所以大老远从渭北来投奔你。你本应给些钱粮接济他们,尽到关心亲戚的责任。可是你却对他不理不睬,难道你没有人心吗?今天我不责罚你,你应多资助他,不要让他流落街头。”

小人弯腰作揖,好像有所悔悟。俞翁又说:“吕生没有仆人和马匹,你可以送他一匹马一个仆人,再拿二百匹细绢送给他。”小人连连作揖,随后就离开了。于是俞翁又把瓦器合上,一会儿再打开小人已不见了。

第二天天刚亮,俞翁就对吕生说:“你快回旅馆,王潜很快就会派人来找你。”等吕生回到旅馆时,王潜果然派人来请他去。

刚一见面,王潜就道歉说:“你不远千里来探望我,却因我公务繁忙,无法抽出时间接待你,实在很惭愧,希望你能体谅。”当天,王潜就安排吕生住在驿亭,并连续几天宴请他、陪他四处游玩。

不久吕生向王公告辞,王潜送给他一个仆人、一匹马和二百匹细绢。吕生看到这些东西更觉奇怪,却也不敢说,等回到渭北几年后,一次与几位友人相聚谈到灵怪之事,他才把这件事告诉大家。@*

资料来源:《宣室志》#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位叫王彦伯的道士是荆州人氏,天生就擅长医术,尤其在诊脉方面更是有过人之处。他断人的生死寿命,不差毫厘,非常灵验。
  • 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到了齐国,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大王的病肯定.............
  • 胤宗答道:“医就是‘意’呀!完全取决于人的思虑。而脉候又是极奥妙的,很难识别,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自古以来的名医之所以是名医,就是因为他们擅长诊脉。”
  • 前面两章,孔子分别讲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和“君子不器”。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请注意,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