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乐趣而工作 非只为钱而工作的思维

巫石吉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3日讯】像亿万富翁般的工作,“如果今晚发现自己中了乐透的头彩,明天你还会来上班吗?”有一次听一场演讲,讲师提到这个有趣的问题?结果出乎意料,有七、八成的人举手说会,哇!这太神奇了,“这么多人都会来吗?”调查结果感到非常惊讶!

问明原因才知道,“当然会!明天一定得来,要来办离职手续啊!”

全场爆笑,许多人并鼓掌叫好,显然一语道中他们心声。全场气氛好不容易稍稍沉淀,讲师开口又问,“如果在成了亿万富翁之后继续来上班,心情会不会有所不同?”

“那当然啰!”瞬间听众各个点头如捣蒜,会场的气氛又沸腾了起来,有一位女性听众大声地说,“做了亿万富翁,心情就大大放松,再也不会跟严酷老板计较啦!”

有人开心地回应,“对嘛,不但不计较,反而会可怜那严酷老板,因为他还得为钱
工作,真是严酷的奇惨!”

又是一阵爆笑,显然大伙儿都挺享受这几秒钟的亿万富翁梦。你呢?假设今天不必再为钱工作,上班的心情就从此不再愁苦计较,而会轻松亮丽,焕然一新吗?嗯,其实事情真相是,即使我们没有亿万入袋,也应该拥有亿万般的工作心情。

也就是说,你我不必中乐透,就能像亿万富翁一样地快乐工作。这听起来太过离奇?那就让我们仔细聊聊吧。

首先,我们原本就该为乐趣而工作。

心理学上的研究发现,EQ高手在回答“为何而做”之问题时,先冒出来的答案总是“It’s a lot of fun!”

而不论其工作的内容是文书处理,业务交涉,还是创意开发。换句话说,他们深切懂得“为乐趣而做,而非为钱而做”(Work for fun, not for money‧)的道理,并拥有在工作中感受快乐的能力。这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钱,或不爱财(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我们都需要靠工作赚钱维生,对?!)

只是EQ高手聪明地了解,当我们把工作的焦点放在获得乐趣时,不但愈做愈有趣,愈做愈有劲,工作表现佳,当然更可能会愈做愈有钱。相反的,若是整天在心情上背负着“为钱而做”的沉重十字架,一旦在工作上遇到风吹草动,就很容易陷入“我真无奈”的愁苦之中,既赔上心情又毁了表现,恐怕也会离大笔的金钱愈来愈远。

这么一想,你我当然应该为乐趣而做,不是吗?接下来合乎逻辑的问题似乎是:如何在看似单调枯燥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呢?Well,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儿:乐趣不是“找”来的,而是体会出来的。

心理学家提醒我们,快乐的动力来自心底,而非建立于外在的收获。“找”乐趣的人会给快乐设下条件:“等我完成工作就会快乐”;“等我赚够了钱就会开心”;或“等我换了上司就会高兴”,所以汲汲地追求目标,一心一意地想往快乐的道路大步迈进。

然而,心理学家发现,没有所谓“通往快乐的道路”(the way to happiness),因为快乐本身就是道路(happiness is the way)。

一个无法感受快乐的人,即使中了乐透捞到1亿,依旧找不到无怨无悔、不回头,很有意义的人生。

人生是一条不归路,走上去,就回不了头。过了就过了,成了就成了,做了已经做了,错了已经错了。

这是我们的生命,何必怨?何必悔?何必回头?

改变别人很难,不如先试着改变自己!

我朋友的儿子虽然是独子,可是非但没有大男人主义,有时候我觉得,他还有点大女人主义,处处强调女权,为女生说话。

譬如有一天我开玩笑对他说:“希望你未来能娶个有帮夫运的太太。”话还没完,他就说:“为什么要帮夫运?也可以是我帮妻呀!要彼此帮助嘛!”我一时语塞,改口说:“最起码,要个性温柔。”他又不同意说:“何必要温柔?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个性,有时候表现出个性,反而可爱。”

我气死了,转身走开,不再跟他多讲。可是静下来,想想他的话,也想想我见过的许多“有个性的人”却觉得他也蛮有道理。尤其发生的两件事,更使我有许多感触。

这使我一下子了解,以前在心理学书籍上见到的一段话,“无论情人或朋友,起初都可能被彼此的特质所吸引,但是交往之后,又可能因为讨厌那种特质而分手。如果能撑过去,就会愈来愈习惯对方的个性,变成彼此容纳,彼此欣赏。”

这不就因为他们彼此容忍,谅解“对方的缺点”,甚至把那缺点看成优点吗?

什么叫作朋友?对你百依百顺,不指责你的错误,也不表现他自己个性的,才是朋友吗?抑或他有他的品味,见解,能丰富你的视野,能提出与你不同看法的,更能做个益友?每次当你看不惯朋友的时候,都请退一步,静下来想想:如果他真不再那样,还像不像原来的他。如果他不像原来的他,是不是也就不可爱了!

“为乐趣而做,而非为钱而做”(Work for fun, not for money‧),明白这个人生意义,想必做起事情来更加得心应手才对,为乐趣而做事,那是务实与心灵相契合,与热诚真诚相互辉映,提升生命的价值的关键,我研究成千上万在历史上留下不朽的箴言智慧的,这些人追求精神与灵魂层次的气度与格局,比一般人追求物质金钱享受的形而下思维,可谓高明太多了,因为他们知道真正人生的价值在哪里?

曾文正公说:“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在我的思维里,曾文正公不只是在累积的学问上让自己精明,更让自己升华到高明的前瞻未来喔!

我真正想表达“为乐趣而做,而非为钱而做”(Work for fun, not for money‧),这两句话的内涵层面,不知你从中思考多少精神与灵魂的形而上思维,两句平淡无奇的两句露骨的白话,却隐藏多少人一生中追求热衷的表相,而不知生命的真实意义在哪里?到头来追求的人生是一场繁华烟销后的一片空白,似乎如徐志摩所说:“我悄悄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可是徐志摩悄悄的走了,他更带走一大堆文人读者的思念与不舍感怀,这样的人生才更多姿多采,不是吗?

最近一直咀嚼玩味弘一大师偈语:“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你是否会把一段很棒的话典藏心灵,典藏记忆,典藏在内心深处去细细品味它的纯粹思维feeling,然后体悟生命的学问的真谛在哪里呢?或者如一般人经由忙碌的生活,经历人生的生老病死而悄然长眠呢!

禅学曰:“不可说。”是的,可说可不说,可悟可不悟,当下会形成两种可能,可得可不得,可舍可不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层面呢!

这难道不正是“为乐趣而做事与为钱而做事”两种思维产生两种不同结局的人生意涵吗?(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泰戈尔有一句名言:“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这话意味着,错误也有不凡的价值。
  • 可见记忆力是决定学习、学业高低的关键。想要增强记忆力可以多补充富含胆碱成分的卵磷脂,以增加脑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的含量。多摄取维生素B1能维持神经组织的活动正常,维生素B12能增进集中力、记忆力、消除精神不振。如果你需要超强的记忆力,建议你不妨将啤酒酵母粉、肝脏、花粉及蜂王 乳加入你的饮食计划中,因为这些都是富含胆碱、卵磷脂、维他命B1、B12的食物。
  • 就像身体是依赖食物,才得以维持和茁壮,心灵的强化和复苏,也必须仰赖事物的冥想。
  • 这下我突然了解到,这个人缘极好、EQ极佳的朋友为什么能活得这有劲了,原来她平常就很懂得做“EQ保养”。只要平时EQ保养做得踏实,心情就很难因外界风浪而变得不一样。
  • 松鼠不用教就能采集果实,就能把果实囤积起来过冬。春天出生的松鼠从来没有领略寒冬,但是秋天一到,就可以看到它忙于采集果实,留待没有果实可采集的冬天享用。小鸟不用教就能筑巢,就能飞行,甚至能飞上数千里,飞越茫茫大海。
  • 英国作家约翰海伍德说:“有好的开端,才有好的结局!”中国也有一句古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谓“好的开始”,应该是指有目标的前进。

  • 【大纪元10月13日讯】 人体工程学对人类生理、命理、地理信息的探索,最直接的途径就在五大要素(走势、嗓音、面相、签名、掌纹)的表象中取得,经综合后的对比,可以完全避免重复,就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同地出生者,也具自己的运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