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博览
【人生之钥】骗两猪害三命的无头公案是怎样破的?
人在作天在看,报应真有其事。作案的两匪不约而同,一匪从南面而来,一匪从南面而去,二人均带有一物证,供众目共睹,真是奇异之极!人间破不了的无头公案,冥冥之间被揭开,水落石出。善恶终有报!
【名作故事】独留青塚向黄昏 杜甫咏王昭君故事
钟灵毓秀出佳人,浩然悲壮一往中,昭君出塞靖胡地,美人岂异英雄种!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内外皆美。杜甫诗篇中有写“明妃”的《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被称为咏王昭君的绝唱。“独留青塚向黄昏”,昭君出塞和亲的忠君爱国、坚苦卓绝,历历在目。
《诗经》赏析:〈鹿鸣〉
〈鹿鸣〉是一首中国古代朝廷宴群臣及嘉宾所用的配乐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野外的萍草乃天生地养,鹿在野外得到萍草食物,呦呦然鸣,发自于内心的感恩上苍。
【人生之钥】古人常说早慧不寿 原来是重返仙班
七岁神童章节给知遇的恩人翰林戴公吟了一首诗:“身本优钵罗,托身植瑶岛。入世偿宿逋,昙花依旧好。”戴公梦醒后,终于知道他原来是来尘世报恩还债的,托梦相告,他已经离开尘世重返仙班了。
楚国令尹没有威仪 早被预言难得善终
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襄公(?—前535年)访问楚国。卫国大夫北宫文子,即北宫佗,也随襄公出访。在楚国,北宫文子从楚国令尹围(?—前529年)的仪表,看出了他的不臣之心,并预知此人不会善终。
【人生名句】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对应的历史大事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这句话在人中流传很广,而它的来源也很久远。在许多古书中都有这句话。这句人生名句所要彰显的是什么“宝贝”呢?它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受到非凡的重视呢?
【汉典集锦】楚囚有四德 助二国结盟修好
春秋时期,楚军战败,一名楚国战俘被囚禁在晋国二年。一天,晋景公视察时发现了他。经过一席之谈,在范文子的建议下,景公决定释放楚囚回国。在这名楚囚的协助下,晋楚罢战,二国结盟修好。
国宴上的交际辞令 穆公咏小宛 重耳唱大海
这是一场著名的国宴。流亡在外的晋国公子重耳来到了秦国,秦穆公设宴款待重耳。在宴会上,穆公和重耳赋诗言志,彼此吟诵《诗经》,展现了一系列完美的交际辞令。
【名作故事】忠义参天地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略称《祭侄文稿》)以“天下第二行书”令誉留名至今。本文之重不在于表面,而在于至情至性的流露。《祭侄文稿》到底表达了什么?
【人生之钥】穷病女婿遭岳父母弃孤岛 妻誓死不改嫁
自小贫穷无依,长成后被抛弃在孤岛的病男,怎样与妻子重逢,人生越过越顺又受到朝廷封官的呢?世事无常,变化莫测,在这无常人生中,什么是不变的呢?又是什么带给人安康福禄呢?
【书法漫谈】金文重器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是特定礼器,高贵华典、古意盎然,与散氏盘、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并称为四大国宝。
古文大智慧——中国诗歌源头《诗经》序言
汉代学者所着《毛诗·大序》是一篇古代诗歌理论专文,系全部《诗经》作品的序言。全文仅六百余字,阐明了诗歌的性质、分类和社会作用,其论理远超诗外,涵盖人伦、治国、文学艺术、道德等多个层面,对今日的执政者及百姓大众仍有启示意义。
楚一丁:党主抗疫与民主抗疫之面面观
每年的六七月分,都是官媒的躁动期。喉舌们在每年的这段时间里都会开足马力,大书特书中共的伟光正形象,为庆祝中共的七一建党日而不遗余力地谄媚献殷。在过去两年多的全球抗疫期间,官媒更是在每年的这段日子里不遗余力地利用中共强制“清零”的效果,极力鼓吹中共的所谓制度优越性。眼看疫情后中共的第三个党庆日又要来临,不妨就与官媒凑个热闹,谈谈党主抗疫与民主抗疫这两种不同的抗疫模式的优劣与异同。
【汉典集锦】《左传》名句故事(2)
三位秦国大将百里孟明(百里氏,名视,字孟明,秦国名相百里奚之子)、西乞术、白乙丙率兵出征攻打郑国。然而,他们在回国途中在殽山遭到晋国伏击(史称殽之战)。秦国大军全军覆没,三位秦将也被俘虏。在晋太后文嬴(秦穆公之女)的干预下,晋襄公赦免了他们。
【名作故事】苏轼《寒食雨》 逆境中超凡的升华
苏轼的人生历经几番风雨,“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情”,迈越常流的境界,为人所乐道。他的人生境界从忧患中升华,《寒食雨》二首最能呈现他处在人生低谷转折点的心境。处在蹇蹙之中,苏轼展现什么超凡的心态?
【汉典集锦】《左传》名句故事(1)
翻阅经史典章,悠游字里乾坤。站在古卷一隅,重温名句经典。从远去的时空,找回历经千载的人生寄语,体验古老的智慧人生。本章撷取《左传》名句,以及背后的精彩故事。
【名作故事】赏读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羲之《兰亭集序》(简称《兰亭序》),为何声名盖世?三百二十四字的序文,一情三转,上下跌宕,到底表达了什么,让代代回味?文中有沉重的“悲”,他又怎样脱开自己沉重的悲伤?怎样悟道而开怀呢?
贫和穷含义不同 穷为何比贫更考验意志与操守?
虽然现今“贫穷”常并列出现,“贫”与“穷”也都有缺钱少财之意,不过贫、穷意义并相同。生活清贫无须担忧,如果走到“穷”的境况,那才真正考验意志。
古文里的大智慧——张仲景《伤寒论》序言
古典汉文(Classical Chinese)简约、精炼,数不胜数的名家名篇散发着音韵之美,以及微言大义的感染力。当我们提倡恢复传统时,不应忽略文言文——汉语言文化的源头。在浮躁动荡的当下,古文佳作展示的恬淡心境与睿智哲思正是今人所需。
重节义忘生死 这些古人留名青史
《封神演义》中有言:“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何为忠孝,自不必多言,而节义则指节操与义行。义者,可指理义、道义、正义、公义,坚守这些“义”的行为就是义行。古籍中关于忠孝节义的故事比比皆是。
【神迹】相貌丑陋神帮忙改 生命逢厄神来解 怎得到的?
赴考的考生为何把身上所有的钱财都捐给了一个婴儿?之后发生了什么事?商家赔偿了客人大笔的损失,得到了什么最好的回报?看身外之物—钱财的大用。
解读《红楼梦》:劝人看破红尘的神仙道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章回小说名著之一,不同年纪的人看本书,会有不同的体会。少时看《红楼》不知所云,满纸红男绿女、男欢女爱;成长时看《红楼》宦海沉浮、焦大骂街、世态炎凉。不惑之年再看红楼,恍若隔世,内容深奥,何以见得?
北国大地上的人文瑰宝
精神上深植于古老基督教信仰传统的俄罗斯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深刻的内涵,是世界文化中弥足珍贵的瑰宝。这也一部分根源于酷寒的西伯利亚北国淬炼而生出来的一种内敛的精神力量。
楚一丁:端午戏言——假如屈原和孔子活在当代
端午节始于爱国大诗人屈原投江自殒。所以,年复一年,裹在端午节飘香的粽叶里的,不但有一个代代相传的古老话题:爱国;还有一个年年不断的争议:自殒。
风月宝鉴醒迷 照透红楼《好了歌》与中共《倒了歌》
《红楼梦》中有面“风月宝鉴”,任你多美的事,随你多好的情,都禁不住这宝贝镜子一照啊,往“中共”一照,将照出它什么原形呢?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与作者《倒了歌》宝一对。
【书法漫谈】灿然可观的金文书法
金文,通常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有关联,盛行于周。在挖掘出土的商周铜器上,铭文字数不等,从一个字到几个字、几十字、上百字。二三百字以上的也不少。
【奇梦】姻缘天定 女子依梦得夫 男子依梦得妻
姻缘天定吗?梦兆预示姻缘,真有这回事吗?不管是女子还是男子都有人作过这种梦……结果还真是好姻缘。
《白蛇传》的故事本色 欲海燃烧生命
最早的《白蛇传》故事,本色为何呢?南宋说书话本《清平山堂话本》有个故事《西湖三塔记》,就在西湖的舞台上搬演,说了一段变化人身的白蛇妖找人“作夫妻”发生的故事。
中国第一套现代小学堂汉字教科书 对照中共“文字改革”祸心
中国现代小学堂第一套汉字教科书是《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它怎样教孩童传统文化,怎样教育孩童看世界呢?中共“文字改革”又是怎样移植无神论的呢?
惠虎宇:500年风云变幻 俄罗斯帝国荣光不再
从伊凡四世开创俄罗斯帝国到普京总统执掌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武库,历经500年风云变幻,俄罗斯唯一能炫耀的就是帝国时代积聚的武力。而2022年2月份爆发的俄乌战争,预计将耗尽俄罗斯头顶上的这道最后一丝帝国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