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博览
《白蛇传》的故事本色 欲海燃烧生命
最早的《白蛇传》故事,本色为何呢?南宋说书话本《清平山堂话本》有个故事《西湖三塔记》,就在西湖的舞台上搬演,说了一段变化人身的白蛇妖找人“作夫妻”发生的故事。
中国第一套现代小学堂汉字教科书 对照中共“文字改革”祸心
中国现代小学堂第一套汉字教科书是《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它怎样教孩童传统文化,怎样教育孩童看世界呢?中共“文字改革”又是怎样移植无神论的呢?
惠虎宇:500年风云变幻 俄罗斯帝国荣光不再
从伊凡四世开创俄罗斯帝国到普京总统执掌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武库,历经500年风云变幻,俄罗斯唯一能炫耀的就是帝国时代积聚的武力。而2022年2月份爆发的俄乌战争,预计将耗尽俄罗斯头顶上的这道最后一丝帝国荣光。
【人生之钥】七十两银子换来一家性命
纪晓岚记下献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北靠京津,东临渤海,南通中原,西接石家庄)的三件奇人异事。三位主角儿的遭遇有如泥沙金矿,展现给后人一把把金光闪烁的人生之钥。
惠虎宇:俄乌恩怨 千年探源
曾经拥有共同的祖先、民族和国家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宗教、文化、历史、地缘政治等复杂因素的交织下,已经不再是千年前的手足兄弟,而是处于欧洲地缘政治冲突带上的两个利益严重对立的国家……
楚一丁:五四的困惑
“为什么反帝反封建就要摧毁儒家传统?”五四运动过去百年了,这个标志性历史事件越来越困惑着人们。
【救世古鉴】心念转天地宽  作无品官行有品事
仅仅当个不入流的小官吏,也能发挥巨大的力量改变人生吗?身家遭受灾难,身体有了永久性的损害,如何转变人心之念,去转变生命的天地呢?
天下名剑干将莫邪的传奇神迹
二千多年前的宝剑,展现了记忆金属的高水准科技,见证中华神传文化的博大精深!史上还有一对常被提起的名剑——干将和莫邪剑,谱写了一段中国古代名剑的神迹,为后人传颂。
《水浒传》吴用智取生辰纲 “纲”是什么?
在中国,水浒故事“吴用智取生辰纲”几乎家喻户晓。《水浒传》第十四回讲到,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金珠、宝贝等宝物,准备送到东京,为他的丈人蔡太师庆贺生辰。由于去年送的十万贯生辰纲,半路上被人抢劫一空。为保今年的贺礼万无一失,梁中书派“青面兽”杨志亲自护送生辰纲入京。
【奇人】孤僻呆儿 独得异人传授神针异术
一个在父亲眼中是蠢材白痴的儿子,竟然变身成为一代大医师,神乎其技的针术不仅在上海传名,还绝倒外国人。他到底有什么特质,有什么奇遇呢?
九尾狐为何变成妖狐?
日本“杀生石”传说故事的九尾妖狐的形象是融合天竺、中国和日本等三国文化涵化而成的。反顾中华文化中的九尾狐本是祥兽、仙兽,怎会变成附体妲己的妖兽呢?
【人生之钥】未婚夫家道中落遭逼退婚 她撕碎离婚书
乾隆时代,郝云士逢迎和珅的权势,上下其手。他爱重的小女儿和未婚夫家的命运也在此风浪中起了大变化。小女儿的坚持掌握了命运之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古代秦汉时期 狗曾经是捕鼠的主力
中国有一句歇后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因为狗的职责是看家护院,猫是专捉老鼠的,所以狗替猫捉老鼠,就是多管闲事。这句话出自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不过,在中国秦汉时期的人看来,狗拿耗子可不算多管闲事,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民俗画神品《清明上河图》(2):没有一坟一墓怎样展现清明节民俗
北宋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中没有一坟一墓,怎样展现清明节民俗?《清明上河图》被赞为民俗画神品,必也有不凡的艺术理念与表现手法……。
【书法漫谈】甲骨文书法艺术初探(下)
自晚清翰林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许多学者、名人参与甲骨文研究,其中一些人进行临摹与书法创作,遂使甲骨文书法艺术再生…
【奇案】“午时三刻”开斩前翻案的奇案
就在“午时三刻”开斩行刑前,突然雷声隆隆,乌云翻滚,瓢泼大雨劈啪劈啪泼个不停,是什么因素让一件奇案改变了结局?
【书法漫谈】甲骨文书法艺术初探(上)
甲骨文是商至周初之际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三千多年前汉代文字发展成熟的体现,是远古盛世文明的时代象征,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基因。
民俗画神品《清明上河图》(1): 画家与艺术表现
在北宋,清明节出城已经不仅仅是扫墓祭拜,人们还作些什么呢?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有个梗概的了解,那么这画中的描写是写实的吗?还是加入了不少画家的虚构情节呢?其艺术表现又如何呢?为何能上下九百年,一直勾引人们的记忆?
沉睡二千五百年绝世神剑  先进科技惊震天下
埋在古墓二千五年的绝世神剑“越王句践剑”重见天日,耀古烁今的光华压倒现代人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认知。五大谜团现代科技难解,展现天人合一的中华神传文化特色!
楚一丁:燕京风流 从老北京的城市布局谈东西文化
古燕国的都邑、元以后历代中国的京城:现今的老北京城,它的设计始于元世祖忽必烈之时,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透过老北京城最初的城市设计与布局,后世子孙不但能一窥中华文化中许多精微奥妙的神髓,更可以发现许多现代西方文化与古中华文化之间颇能碰出火花的相通之处。
雪夜访戴 诗画风流
东晋时期的一场雪,因浸着那个时代的风流气韵,显得格外晶莹澄澈。那场雪降临在山阴,让出身世家大族的王子猷,蓦然生出了吟诗之兴和访友之心。
传统色彩带来希望
“神韵的色彩令人赞叹,色彩搭配令人叫绝。布料的运用、还有刺绣都是顶级,很有时尚感,我知道这是非常传统的服饰,但我觉得与现代时尚相连,可以成为今天的时尚。神韵服饰展现的是永恒的美,永远不会褪色。”——劳埃德·克莱恩( Lloyd Klein), 国际著名时装设计师
惠虎宇:失落的明珠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
拥有璀璨文明的古老中国,曾开创出领先现代社会数千年的高科技文明,这些令后世望尘莫及的高科技是如何产生的?又为何失传呢?在中国古文明遭受中共毁灭性破坏的今日,也许唯有回复敬天敬神,以“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为依归时,才能寻回这些失落的明珠……
古代的数算器与藏书馆
科技日新月异,电子计算机应运而生;iPad与电子书也渐渐取代实体书籍。然而,古老中国在公元前5世纪,即发明了最早的计算机──算盘;远在周朝已有国家图书馆。走近古人生活,古老文明之智慧结晶,耀然于眼前……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古代也有新闻传播?有一种骑马传递的信息,由专人扛着“牌报”或“露布”骑马沿路展示公告;“揭帖”则是印写着消息的纸片,类似现代的传单。而令现代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则是“飞鸽传书”……
古代书与信的乾坤
在纸张出现之前,书的形式与材质因时因地而异,与其承载的内容共同展现出古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诗大家张若虚 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在美丽的春之诗中,有一首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诗篇是哪一首呢?这位传奇诗人,一生仅留下两首诗,而他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一起来品赏数遍人间绝美情境的动人诗篇。
笔:古代的无名英雄
在人类创造文明的各种器具中,有一件沉默的乐器,奏出人心中无声的韵律。千代之下,我们还能听见它的音乐。然而,它却是小巧,一点儿不起眼的。它就是笔。
开奁拂镜严妆早 古代梳妆盒的历史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深闺,古代女子已经坐于梳妆台前,一笔一笔描画精致的妆容。那一件件梳妆打扮的用具,还有盛放各类用具的器物,是她们变美的起点。
文艺复兴究竟是为了荣耀上帝还是人类文明?
放眼中世纪的艺术,历经数百年的不断创新,更是美不胜收。因此,很显然地,西方文明俨然是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