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水利工程:邗溝

陳紫玲 編輯
  人氣: 110
【字號】    
   標籤: tags: ,

邗溝是聯繫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中國最早見於明確記載的運河。又名渠水、韓江、中綠水、山陽瀆、淮揚運河、裡運河。那溝南起揚州以南的長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北上爭霸,於公元前486年築邗城(今揚州市),開通邦溝。最初南端自長江引水北流,向北繞經一系列湖泊,以較短的人工渠道相連接,航道彎曲,到末日入淮河。東晉南北朝時,由於自然條件的變化,江水已不能引入運河,於上游開支河從今儀徵引江水通航,並在運河口建堰埭、水門節水,河上亦建有多處堰埭。隋代兩次重開此河,成為南北大運河中的重要一段。唐代,長江中的沙洲擴大,並與北岸相連。

開元二十二年(734),在揚子鎮以南接開伊婁河,經瓜洲入江。從此,瓜洲運口與儀征運口井用。北宋,在鄧溝上建有數十處閘、壩、涵、達等建築物,並且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閘─復閘。元代開京杭運河,邗溝成為其中的一段,南口在瓜洲和儀征,北口仍在淮安北。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 七門堰,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能利用波、蕩、塘、溝,形成一個自流灌溉網。
  • 鄭國渠雖是人工鑿成,卻遵循著自然規則,引涇水入洛河,歷時兩千年,是中國古代最宏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 京杭大運河也稱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深深的影響了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
  • 中國蘇州重元寺。(shutterstock)
    房屋塌陷,寶塔傾斜,若想扶正,免不了勞師動眾,敲敲打打。中國古代,有不少奇人異士,以精湛高超的技藝,扶正殿閣、房宅。也有人使用神通,扶正了傾斜的石橋。更奇異的是,有木匠刻意造了一座斜塔,憑著西北勁風吹正塔身,可謂神乎其技。
  •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於福建泉州洛陽江入海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橋。它氣魄雄偉、工藝高超,擁有「海內第一橋」、「天下第一橋」之美譽,與河北趙州橋齊名。
  • 河北趙州橋、泉州洛陽橋、北京盧溝橋和潮州湘子橋被列為中國四大古橋。這些橋梁是世界建築傑作。
  • 中國的紫禁城——帝王的宮殿,一直蘊涵著神秘的力量,也是人們不斷研究和探密的地方。600多年來,歷經200次毀滅性的地震,但它卻依然屹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它可以倖存下來呢?
  • 雄縣、霸州、永清一帶作為宋遼時期的邊關地帶,這裡戰事頻繁,加之此處為平原地區,在戰場上無天險可守,北宋名將楊延昭在此地鎮守達16年之久,寸土未失,而楊延昭屢戰屢勝,與當時所修地下戰道不無關係。
  •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巍峨雄偉、氣勢磅礴、舉世矚目,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然而,鮮有人知的是在冀中平原的燕南大地上,築有一條可與其相媲美的地下長城—宋遼地下古戰道。
  • 萬里長城矗立在古中國的邊陲,千年不倒,在數百年歷史長河中為中國抵禦了外侵。萬里長城為何不倒呢?科學家認為這歸功於中國古代建築流行的一種超強度粘合劑——糯米砂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