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你問對問題了嗎?(五)

能夠鼓勵孩子的問題
font print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

作者: 宋鎭旭, 申玟燮
譯者:黃子玲

如果想協助孩子獲得自信心,使孩子在做事時能盡全力、不會屈服於挫折、主動挑戰,該怎麼做才好?

請先回想自己平日問孩子的問題,如果身為父母的你總是提出:「為什麼不努力?」「為什麼做不到?」「為什麼這麼沒有耐心?」等問題,那麼你就永遠只會注意孩子做不到地方,以及孩子犯的錯。如果你的眼裡只有孩子不足的地方,那麼你對孩子說的話也多半只圍繞在缺點上了。

「你剛剛為什麼要那樣做?」、「不能再做得更好嗎?」、「不能再多努力一點嗎?」這種問題通常已經有了預設答案,父母質問孩子並不是為了尋求解答,孩子也知道父母真正的意圖。所以當孩子聽到這些問題時,就知道父母心裡在想些什麼了,他們不是覺得內疚,就是把父母的問題當作指責。當孩子感到內疚時,還會想繼續努力嗎?

遭受指責時,還會有心情練習嗎?還是能夠重新燃起志氣,做得更好?如果只是偶爾遭受指責,那麼孩子還有可能會努力。但孩子如果時常被責備,就容易失去自信並被迫放棄。

下面這段內容擷取自韓國暢銷作家金烔璟描寫自身經歷的《人生風景》一書:

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卑微沒用、毫無價值。我就好像無法和世界接軌的人,始終待在寒冷陰暗的小巷裡,偷看鄰居家裡的溫暖火光。一直到後來,我才了解自己會毫無來由的產生這些感覺,都是童年的經驗造成的。我想,我的童年受母親的影響極深。因為母親身上武裝著儒家思想,並根據這些思想對子女嚴格施教,而母親的每一句話都對我們的內心造成深刻的影響。

後來,當我想起這些事時便開玩笑的問她:「媽,為什麼你總是斥責我們呢?」

母親的回答卻很簡單:「當然是因為我覺得你們本來就應該要做得很好啊!教育就是要把做錯的事情改過來嘛!」

這句話是對的,但為什麼當我們表現好時,母親卻又吝於稱讚我們?我又這麼問。總覺得當年如果能多獲得一點認同和支持,想必也不會覺得自己那麼沒用,而過得那麼苦澀不堪吧!

「因為我怕稱讚了你們,會讓你們太過自滿。而且,謙遜是種美德啊!」

直到現在和金烔璟的媽媽有一樣想法的父母依然不少,他們都認為孩子表現好是理所當然的,而教育則是矯正錯誤的管道。然而,這種態度將會為孩子的心靈蒙上多少黑影,金烔璟已經仔細並誠實的紀錄了。現在既然已經身為父母,不如先想一想自己所說的話會不會給孩子帶來:「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卑微沒用、毫無價值。我就好像無法和世界接軌的人,始終待在寒冷陰暗的小巷裡,偷看鄰居家裡的溫暖火光。」這種淒涼的感覺。

如果父母為了幫孩子建立自信、培養恆心而想要學習稱讚與激勵的方法,則父母必須先問自己這個問題:「孩子和以前相比,表現得更好的是什麼?」

想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先找出孩子做得好的事,雖然父母難免都會想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但現在請改成拿孩子的過去和現在比較,找找看有沒有表現得更好的地方,這麼一來,就可以看見比以前進步之處。父母如果能常常看見孩子的進步,就能養成稱讚、祝賀孩子的習慣,也不會三不五時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比較。

這個問題什麼時候問才好?

這個問題盡量每天都問,在孩子完成課業或課外活動時就問這個問題吧!無論是從分數、態度或專心程度等來評量,一定會有比先前表現得更好的地方。請去找到孩子進步之處,並給予孩子肯定與稱讚。

另外,當父母意識到自己開始拿孩子跟別人比、想大聲斥責,或者覺得孩子表現很差的時候。就應該問這個問題。只要問題改變,心念一轉,父母眼中的孩子也會跟著不同了。

─ ─摘自:《爸爸、媽媽,你問對問題了嗎?》小熊出版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們所提出的問題,將會影響我們能在孩子身上看到什麼。許多父母之所以無法發現子女的才能,是因為父母本身就已經提錯了問題。
  • 如果想知道孩子有什麼才能、喜歡什麼活動,就應該主動提供他們嘗試各種活動的機會,因為沒有做過就無法知道孩子喜歡什麼。
  • 得慶幸的是,現代的父母都會提供孩子很多機會去嘗試各種經驗,讓他們學美術、音樂,也給孩子很多機會去學各種運動,更別說閒暇時常會帶孩子去旅行、參觀博物館或展覽等。這種父母真的很讓人放心,只需要另外特別注意兩點就好了。
  • 孩子再怎麼喜歡一項活動也很難長久鑽研探究,一開始因為喜歡而做的事情也很快會失去興趣......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