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義孝順 感惡遷善

作者︰清言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劉平,字公子,本名曠,顯宗(漢明帝劉莊)後改為平,是東漢初年楚郡彭城人,官至宗正,為人有德行,十分重義和孝順,周圍的人都受到他的感化而修身行義。

劉平起初擔任過郡吏,更始之亂時,劉平的弟弟劉仲被賊寇殺害,賊寇再次要來侵犯,劉平便服侍照顧著母親四處躲避。弟弟劉仲死後留下一個女兒只有一歲,劉平逃難時只帶劉仲的女兒,卻把自己的孩子留在當地。

他的母親想回去抱回孩子,劉平說:「以我的能力不能養活兩個孩子,劉仲不能絕了後代。」就這樣帶著母親藏在野外湖澤中。

有一天早上,劉平出去為母親尋找食物,遇上一群餓賊,餓賊抓住劉平,想要把他煮了吃,劉平痛哭流涕的對他們說:「我今天早晨是出來為母親尋找野菜,她靠我才能活命,希望能讓我先回去,等母親吃飽了飯,我再回來受死。」這些賊見他十分誠懇,很可憐他,便放他回去了。

回到母親藏身的地方,服侍母親吃完飯後,他對母親說:「我已經同賊人約定好了,在道義上不能欺騙他們。」於是自己又回到賊住的地方,那些賊都非常吃驚,互相說道:「我們常聽說有義士,今天終於見到了,你回去吧!我們不忍心吃你。」這樣他與母親的性命都保住了。

建武初年,平狄將軍龐萌在彭城反叛,將郡守孫萌抓住。當時劉平已經又當郡吏了,他不顧叛賊手中的利刃,趴到了孫萌的身上保護他,結果被叛賊砍傷七處,疲憊不堪中不知道叛賊還要怎麼處置孫萌,他哭喊著請求說:「我願意用自己代替郡守。」

這些賊兵這才收起刀刃,說:「這是個義士,不要殺他。」賊兵解圍離去了,孫萌傷重昏迷,醒後說口渴要喝水,劉平便側身將自己傷口裏的血給他喝。幾天後,孫萌還是死了,劉平包紮好傷口,護送著孫萌的喪車回到他的家鄉。

劉平因為忠孝節義後來被推舉為孝廉,任濟陰郡丞,後因父親去世而回家守喪,服滿之後,被改任為全椒縣令,他在任期間對百姓很有恩惠,百姓們都十分感激他,有的人多報財產以便多繳賦稅,有的人少報年齡以便服勞役。

刺史、太守巡視到這裏,發現牢獄中居然沒有囚犯,百姓們各得其所,他們都不知要來問些甚麼,頒布詔書後便離去了。

顯宗(漢明帝劉莊)即位,尚書僕射鍾離意上書推舉琅邪的王望、楚國的劉曠(劉平)、東萊的王扶三人,說他們所住的地方都得到教化,百姓們都修養德行,躬行仁義,希望這些賢良有德之士得到朝廷的重用。

皇帝於是特地下詔徵召劉平,拜為議郎,永平三年任為宗正卿。

在中國的神傳文化中,「重義」是指要嚴格遵循正義原則和上天為人類制定的道德規範,在自己的利益得失面前講究「見利思義」、「重義輕利」,甚至將「義」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所以有「捨生取義」的說法。

關於孝順,則講「百善孝為先」,是說孝順父母是最基本的善心,對生育和撫養自己的父母如果都沒有感恩之心和善心,怎麼會對其他人真的好呢?這就是違背天理人倫的惡人。

心地善良,能夠嚴格遵循天理和道德規範做事,這樣有德行的好人自然會得到他人的尊敬。劉平正是因為他的這些過人德行而感化一方,青史留名,令後人欽佩。@

責任編輯:王書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節, 操也」(《說文解字》),指氣節、節操等。氣節是重要的做人理念,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高尚人格,表現為堅持真理和正義,在任何環境中都不屈服的頑強精神。
  • 五代、兩宋的繪畫,絢麗多彩。它繼承了唐代豐富的傳統,竭力創造,出現了大步邁進的氣象。尤其是兩宋繪畫的蓬勃發展,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鼎盛時期。
  • 「人的命,天註定」,「善惡終有報」,這些老人們經常講的話,現在很少有人相信了。很多人為了改變命運不擇手段,其結果如何呢?唐代牛儒僧在其《玄怪錄》中記述的李岳州的故事,也許可以給我們些啟發。
  • 文品如人品,只有憂國憂民的人才能寫出千古流芳的文字,文品之淵源在於道德學養之純正,詩文必承載至道,才能達到最佳的弘道效果。
  • 人生在世,壽夭貧富,雖說命中註定但今生所為亦非常重要。為善獲福,作惡招災,依人心之善惡,可隨時改變。天地神明,鑑察分明,絲毫不爽。人能一心向善,廣積福德,則雖遇兇厄而化吉祥。若任意非為,種下罪根,雖本有福而終得凶災,此因果法則,自然之理。
  •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燦爛的時代,是世界上聞名的天朝大國。盛唐時期指的是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這段時間,這個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開明,社會生活、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所呈現出來的繁盛景象,被後世稱為「盛唐氣象」。
  • 子一生以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為己任,使文教大宣於世。他教化人們,談做人的具體道理,注重從當下的事做起,從解決現實的人生問題做起,其它的事,自然就會豁然貫通。
  • (shown)專家認為,正性情緒與負性情緒都會造成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功能的變化。經常處在正性情緒中的人,可以保持內分泌的平衡和身體機能的協調,也可增強免疫力,表現在臉上就是面色紅潤、容光煥發。
  • 《諸葛亮文集.便宜十六策.舉措》說:「治國之道,務在舉賢。」又說:「國之有輔,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細,輔不可弱,柱細則害,輔弱則傾。」人才是治國的根本,治國和人才的關係,就像房屋和柱子的關係,人才短缺了,國家也就難以維持。
  • 顏回,春秋末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子淵,一作顏淵。十三歲從學於孔子,畢生力行師教,據《論語》中記載,顏回敏而好學、德行出眾、志向遠大、尊師重道, 真正能夠做到「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多次受到孔子的讚許,被後世稱為「復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