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夢:傳道授業的夢(11)

作者:照遠
font print 人氣: 46
【字號】    
   標籤: tags:

例證十七:這是一個韓國的老人自幼開始在夢中學習漢字的故事,文章內容來自於網絡,原標題是「韓國奇人夢中學漢字九旬出版漢詩集」,下面我就把這篇文章摘錄過來與大家分享:

韓國95歲高齡的文相鎬(字兩白堂)老人,日前出版了他的首部漢詩詩集《兩白堂集》。該詩集90多頁,收集了他2千餘首漢詩。神奇的是這位韓國老人在漢詩方面的造詣是在夢中成就的。

兩白堂老人從小沒有進過學堂,而是在夢中師從孔子、孟子等先賢學習漢字。據他對媒體介紹說:「從六歲那年,孔子和孟子就出現在我的夢中,輪流教我學習漢字,學習儒家經書。不好好學習的話,還挨板子呢!第二天早上醒來,挨打的地方青一塊紫一塊的,很疼。」

憑著夢中的神奇經歷,他不但學會了漢字,而且在一年一度的韓國漢詩大賽中屢獲漢詩狀元。由於對漢文和儒學造詣頗深,他還一度在韓國儒家最高學府「成均館」大學擔任過漢文老師。

直到如今,身體健康的兩白堂先生仍然在家中教授學生漢文。據他介紹,他的學生達一千多名,這些學生幾乎都成為韓國各地書堂的漢語老師。韓國前總統朴正熙也曾是他的學生。

兩白堂老人的「夢中奇遇」一般不對外講,因為這是現代科學難以解釋、常人觀念難以接受的問題。

他告訴記者說:「小時候我告訴村裡人,自己是從夢中學會了漢字,他們都認為我是在說謊,覺得我精神有問題。」從那以後,他將夢中學習漢字的秘密埋在了心底。

例證十八:苯在1825年就被發現了,此後幾十年間,人們一直不知道它的結構。所有的證據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對稱,大家實在難以想像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怎麼能夠完全對稱的排列、形成穩定的分子。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坐在壁爐前打了個瞌睡,原子和分子們開始在幻覺中跳舞,一條碳原子鏈像蛇一樣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轉。猛然驚醒之後,凱庫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個環,也就是現在充滿了我們的有機化學教科書的那個六角形的圈圈。

例證十九:在工業化的服裝生產出現之前,人們概念裡的縫紉針都是一樣的:穿線的洞開在與針尖相反的一頭,因此針穿過布料的時候,線最後才穿過。對手工縫紉來說這沒甚麼問題,但工業化的縫紉機需要讓線先穿過布料。當時的發明家們採用了雙頭針或多針的方法,但都效率不高。19世紀40年代,美國人埃利亞斯•豪在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困惱中入睡,夢見一幫野蠻人要砍掉他的頭或煮他來吃,豪拚命的想爬出鍋或躲過砍刀,但被野蠻人用長矛恐嚇著,在這時他看到長矛的尖頭上開著孔。這個夢使他決定放棄手工縫紉的原理,設計了針孔開在針頭一端的曲針,配合使用飛梭來鎖線。1845年他的第一台模型問世,每分鐘能縫250針,比好幾個熟練工人還快,真正實用的工業縫紉原理終於出現了。

例證二十:十幾年前我在研究《周易》的時候,曾經有許多疑惑的問題不得其解。記得有次我在思考有關數字的含義,關於「四」這個數字我不甚明了,於是某天晚上我帶著這個疑問就睡覺了。在當晚我做了一個夢,在夢中我只看到了一個畫面,在我眼前擺著三個顏色不同的暖瓶和一個燒開水用的水壺,夢醒之後我就悟到了「四」的含義,即「轉折」、「轉化」、「轉變」的意思,另外,數字四還有「停止」的含義。

關於在夢中被傳授學業的例子就舉這麼多,其實這方面的事情對我來說非常多見,比如前一段時間我在寫作《太極圖說》一文的時候,也是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太極圖中陰陽魚的眼睛為甚麼是白色的、通透的這個問題,也是在夢中得到的解答,對於這些,我都認為這是上天(造物主)給我的啟示。(待續)

--摘編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洪偉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大家知道,我們將要做甚麼內容的夢,都不是可以預料的,而且是非自願的......
  • (shown)文章中所列舉的這些夢例,有很多都是來自於正史的記載,比如《史記》、《資治通鑒》等等......
  • (shown)據《史記》記載,殷商時期的著名賢臣傅說,本來是正在服苦役的奴隸......
  • (shown)潘玠自己說,每當參加考試獲得官職前,必先有夢預兆......
  • (shown)關於「夢溪」二字的來歷,沈括在其《夢溪筆談》的「自志」中曾經有這樣的記載......
  • (shown)關於能夠預見未來的夢對我來說是經常有的事情,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 (shown)相傳,李隆基曾經夢見遊月宮時,聽到天上有仙樂奏曲......
  • (shown)他夢見一個人,拿著刀子將他的肚子剖開,把一本書放到了他的心臟裡面......
  • (shown)後來他多次夢見孔子,最後夢見孔子親自傳授給他關於《六經》的學問......
  • (shown)許叔微在歸家的途中,船經過吳江平望地方時,晚上夢見一位白衣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