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重慶

作者: 吳鈞堯

台灣重慶南路一景:總統府。(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48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雖然十多年過去,我老了、疲憊了,但這一條街會是我的留戀,

尤其當一條街,愈來愈像一條河的時候。

「重慶」指的是空間。「潮汐」說的是時間。

路寬似海,來回往復。人流、車流,

合力湧動著一股能量,轉動街景的變化……

 

我在臺北市重慶南路,接待過幾位重慶朋友。有作家、出版社老總與教授。

他們或直接上樓,或我事前接了電話,在樓下候著。兩種方式,我都緊張,把能招待來賓的地點、方式,在腦海細細揣摩。「你們等著哪,不好意思。」最慣常讓來客等著,我穿越重慶南路到對街購買咖啡或茶飲。

人多,尋常咖啡廳沒有完整圓桌;人少、甚至單獨來訪的,也希望安靜地說,會客地點多在放置出版品與雜誌的會議室了。有時候招呼不來,我會請總機人員幫忙。她們見多來賓,端茶盤、洗杯子,已是生活日常,是可以依賴的後盾。

我拎著簡單的飲品上樓時,來客眼神乍然一亮,彷彿我跋涉千山萬水,終得濁酒兩罈,我不好意思說「多吃一點、多喝一點」,只能問還對口味嗎?來客喝得慎重,把眼珠子喝得閉起來,有的還微微上揚,品酒一般讚揚,只差沒有把杯子重重一攤,大聲說「好」。

來客多不知道我工作所在的路名,正是「重慶南路」,經我一說,忍不住梭巡門牌,「呀,真的是。」彷彿江湖踏久了,已不知遠方映哪一座山、眼前流哪一條河,下榻孤漠的野店,飯食黃昏間,聽見鄰桌鄉音熟悉,禁不住回頭探看。有人走出騎樓,仰頭打量,千里外的重慶市與重慶南路,可像孿生的兄弟?

不像的。但也不能說不像。

一個名字,確實就是一聲呼喚,我們喊著重慶,心頭映有重慶的人,一律都會回頭。「哎、哎,早上重慶出發,傍晚則到了重慶。」很遠很遠的,常可以近近地想了起來。這是命名的魔力。

如果經過重慶南路時,是徒步的,且留心每一條相會的街,就會不停回頭,武昌、沅陵、開封、漢口……像個魔術,讓人很快逛完一小圈中國。有人說了,「台灣同胞念念不忘故土,同胞愛正該如此。」

我不好意思點破他的浪漫。多數不解臺北街衢命名的人,也以固守臺灣、心懷祖國,來解釋這些街名。

重慶南路在清代稱「府前街」,日據時代稱「本町通」,抗日勝利同年十一月十七日,國民政府頒布《台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把紀念日本人物、宣揚日本國威的街道,都轉了個向。要更名的街道何其多啊。直到一九四七年,才紛紛為失去名字的道路安了身分。

鄭定邦是上海來的建築師,受命為臺北市的街道命名,直接複製上海街道命名的方式。一八六二年,英美租界合併成公共租借,街道得改名。英、美、法等,沒有人願意失去自己的街名,一條街,成了殖民帝國角力的場域。英國領事麥華陀想出了大家各自退一步、又毫不吃虧的方式,訂了《上海馬路命名備忘錄》,以中國地名、城市命名。

我好奇鄭定邦是純粹省事,故在臺北複製了上海,還是初履臺北,鄉愁湧動,以街名想念他到不了的街道?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敗守臺灣,住在大陸省分與城市街名交織的城市,是否走進了更深的困局?

還好,這個局已經換了。那個走了幾乎半世紀的局。

「我到過重慶的喲。」我跟訪客說。二○○六年夏初,我在臺北想著我的重慶城。那做為抗日基地,住著不屈不撓中國人的重慶城。它當然不是紀錄片裡的重慶了,不再有空襲、壕溝、死亡與淚水,也幸好不再有了。重慶依山而建,樓得夠高才設有電梯,於是有了專司扛重物的挑夫,幫忙婦女把菜扛上樓。久已不見重慶訪客,不知道這個行當可還存在否?

當年,挑夫三、五人,挨著街頭,或蹲或倚靠路邊的欄杆,叼著菸聊天,頗有魏晉氣象,但一有活兒上門,又俐落輕巧。他們著黑色功夫鞋,襯衫撩開,都長得清瘦。

最大的驚奇是在重慶與臺灣同胞「相認」。訪問團的接待者多臺灣同胞聯誼會成員,一見面,就興沖沖說,他們的老家在臺中、高雄或臺南,他們前年、去年或十年前,曾回過臺灣。他們是臺灣第二代或第三代,父長不滿日本帝國統治,離開臺灣,遠赴大陸,沒料到就此別離家園。有位吳姓女士,祖父於日據時代到大陸行醫,臺灣光復後,祖父母返歸舊籍,父親卻留在重慶。她說重慶市臺灣人少,要吃年糕、粽子,都得自己來。

我有一種錯覺,覺得我是一陣風、或者一種訊息,當他們靠近了我,也就汲取了他們要的部分。比如說口音、或我衣物上還沾著的臺北灰塵。有次到南非,我從牛皮紙袋取出禮物交給華僑,問趙姓女主人紙袋該扔在哪裡?她接了過去,謹慎壓平輕微的皺褶,鄭重收起來。當時我才懂得唐朝王維詩,「寒梅著花未」的愁心與揪心。

我在重慶盤桓四天後,乘遊輪下長江。出發前透過安排,與發明鴛鴦火鍋料理的何女士,於紅崖洞餐聚。餐廳位置高,本可眺望一江好水,那年正逢乾旱,長江面色飢黃,匯流的嘉陵江,反倒清冽盛大。何女士說她會在餐廳,目送我們一行人離去,當船遠離渡口,我頻回頭,似乎真見著了一名女士,站立窗後。

那不是一段聲音可以穿透的距離。那也不是揮舞著手即能傳達離情的距離。但我滿足地盛著另一款重慶,沒有悲傷,但也不是不悲傷。

到臺北市重慶南路訪我的大陸朋友,無論來自重慶、深圳或北京都一樣,每一位都滿滿滿的行程。我好奇借來行程一覽,如果行程是水、旅遊天數是岸,他們擠得滿滿的,就算是長江,也該氾濫了。但不會滿的,再怎麼滿,滿不過二十四小時,所以他們匆匆來,只為一見。

我送他們下樓。時間許可時,常取櫃臺後頭的公司名號為背景,合影幾張。您站中央,不、不,該是您……然後是總機小姐的微笑,讓一切位置靜止下來了。

我們回到重慶南路街頭。我總是陪著走好一段路才走,他們也總是揚手要我別送。回頭見我又跟,「別送、別送,改天上重慶找我。」我止住腳步,看他們走往「武昌」、「開封」與「漢口」,也把他們,種在我的重慶南路上了。◇

——節錄自《重慶潮汐》/ 聯合文學出版社

《重慶潮汐》/ 聯合文學出版社提供

(〈文苑〉登稿)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於黑夜,我竟然沒有絲毫畏懼的感覺,因爲我老早就發現了夜的繽紛和熱鬧,笑臉的月光穿過濃密的樹林,我在其中感覺大樹正在拉拔成長;溪水的唱遊伴著夜蟲唧唧,我在庭前微弱的燈泡下看著飛蛾翩翩起舞。
  • 而我漸漸的相信,死亡只是靈魂的移居,正如同祖母身上的血水、精氣完整的灌注我的體內,只要我在,她終究還是存在的。
  • 台灣的生活美感是什麼?作者在西拉雅旅行,尋找到想要的答案。
  • 在西拉雅生活,不像大城市那樣,每個人都是籠子裡奔跑不停的倉鼠,人們傾聽大自然時序的聲音,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清楚地知道什麼時候要拿起鋤頭,也知道什麼時候休養生息。
  • 梅花
    回憶71年前,國共內戰熾烈,中原成為國共內戰的主戰場。作者王臨冬女士家園南陽一帶情勢更形險惡。1948年11月初,河南省南陽縣駐守國軍奉命撤退南調。南陽全城14所公私立高、初中師生共5千餘人亦奉令南遷。辭別了父母、親人,每個學生揹著個小包包,隨國軍南下,開始走上逃難流亡之路。
  • 王臨冬,父親是畫家王新光,1949年前流亡至越南,又從越南來到台灣,後來赴美國發展。流離失所,半生顛沛,終於塵埃落定,於新大陸度過安穩的生活。
  • 青年建築師王維寧的絲路探索,貫穿三千公里的壯遊行記,看見現代西域的險與樂、苦鹹與濃香。
  • 快樂王子變成雕像後,才看到世間所有醜惡與哀苦,因而傾盡一身所有,濟弱扶貧。
  • 她頓了一下又說:而且我是一朵芍藥呵。妳看到,我是一朵漂亮的芍藥。看得出她害羞又驕傲:我要報答妳的恩。我可以實現妳一個願望,妳有什麼想實現的嗎?
  • 六分鐘的短片,拍了足足一個月。原因很簡單,因為等待。等風,等雪,等雨,等心中期待的景色。這種等待是一段修心的歷程,有苦悶,有煎熬,亦有釋懷之後不期而至的驚喜。走過之後再回頭品味,很享受這創作歷程中的每一步。這更像是與自然共同參與創作一部作品,我在努力實現心中設想的同時,也用心感受並接納自然的給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