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智慧與趣味

三國名人的夏日情趣「浮瓜沉李」怎麼玩?

作者:允嘉若

太沉重的負荷,有時候不是努力就能承擔的,不管是甜蜜的西瓜,或是苦澀的人生。(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59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夏天來了,市面攤棚上新鮮的瓜果李子成了時令節景。水分十足的西瓜、酸酸甜甜的李子是這夏日時節解渴的好水果。

現今,人們家中常備有冰箱,西瓜、李子買回家放冰箱裡,作成冰鎮西瓜、冰鎮李來解暑熱。古人善於利用大自然的恩賜,將西瓜、李子浮沉於井中、清泉或寒水中,夏天裡就有了清涼的食物來消暑。

「浮瓜沉李」是誰的發想?應該在東漢末年之前古人早就這樣作了。東漢末年,曹丕的《與朝歌令吳質書》就有「浮瓜」、「沉李」的記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五月十八日,天意和暖,百果繁茂。當時曹丕正在孟津(今河南孟縣)遊覽,思想起了出任朝歌令的好友吳質,他給吳質寫了書信,以抒發思念之情。

曹丕在《與朝歌令吳質書》中,懷念往昔與吳質和其他好友共遊南皮的美好時光。他們交流經書的精醞,暢談百家諸子之見,悠遊於樂音棋弈之中,高談娛心。在高談暢學、騎馬乘車日月暢遊之外,一代才俊們也不忘美食,他們將甜瓜浮在清泉中,將紅李子沉入寒泉,作出冰鎮消暑涼品。

(原文:「每念昔日南皮之遊,誠不可忘。既妙思六經,逍遙百氏,彈棋間設,終以六博,高談娛心,哀箏順耳。弛騖北場,旅食南館,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夏天的水果──李子。(pixabay)

曹丕在信中感懷:「節同時異,物是人非」,的確人生「斯樂難常!」然而,「浮瓜沉李」這夏日裡的樂事,造就人生中的良辰,每每到了夏天,更是讓人懷念。後人就引用曹丕的「浮瓜」、「沉李」之說,作成了成語「浮瓜沉李」,比喻夏日消暑的樂事。

後代的文學作品中也常見引用「浮瓜沉李」,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這樣時候,多少王孫公子,雪藕調冰,浮瓜沉李,也不為過。」另外「沉李浮瓜」的說法也具有同樣的意含。元代馬致遠的曲《新水令.四時湖水鏡無瑕套.棗鄉詞》就大大讚賞了沉李浮瓜的消暑美味:「恁般樓臺正宜夏,都輸他沉李浮瓜。」 @#

–【華夏的智慧與趣味】待續–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現在冬至時也吃元宵。如果說分不清湯圓和元宵,那也不能說是傻,因為它們原來一家親,吃起來口感一樣呀!那麼湯圓和元宵怎麼分辨?關鍵不光是在食材的問題,還有作法和其他的食俗典故。這裡來告訴你。
  • 以下介紹吉祥的祝賀詞,從一貫到十,你知道它們的用處、來處嗎?一元復始、雙飛比翼、三陽開泰、四季花開、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通八達、天保九如,給你「十全十美」的祝福,讓你時時處處都可以用得隨心應口;懂得這些吉祥話的內涵,你的人生更向「十全十美」邁進了!
  • 燈謎是以「字」為基礎的,涵容了豐富的傳統中華文化。燈謎的格式形形色色,射的對象也五花八門,深淺難易兼容,萬象皆可包羅。這裡有「另類燈謎」--「花草偶對」,測你的花、草、藥知識,和「對偶」的巧智,看看自己能射中多少。
  • 東山在哪裡?常聽到「東山再起」形容某人失敗了捲土重來,不灰心不喪志,重整旗鼓,再創新局;或是比喻人失勢後重新恢復地位。原本「東山再起」出典於《世說新語》,主角是謝安,意思不同於今用法。
  • 有一種植物從中國的《詩經》產生的年代以來,就和一家的主婦發生了關聯,從而衍生出一些代稱母親的名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名詞也是代指母親的,是什麼呢?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