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點播﹕ 城隍神

菲菲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0月8日訊】

城隍神的生日

故事發生在唐朝,在一個小鎮里有一座城隍廟,廟里供奉著一尊城隍神,他的責任是保護地方和民眾的平安,民眾都非常敬仰他。

每當城隍神生日的時候,人們都去廟會燒香,有求神賜福的,有想消災解難的,也有去感謝神的恩德的。在大約十天左右的廟會期間,廟堂里香火不斷,不大的廟堂里人多得擠擠嚷嚷,跪拜的人常被擁擠的人流踩著肩膀或踢著臉﹔廟外面叫賣的﹑演戲的﹑雜耍的,更是喧鬧惊人。

奇怪的客人

再說小鎮旁邊有位老人開了一家小酒店,除了有點小菜配酒外還供來往客人喝茶,老人一生樂于行善,小酒店生意不錯,來往客人不少。

但有一件事老人總搞不明白,那就是每當廟會開始,早晨就有一位中年客人來喝茶,直到晚上才走,天天如此,廟會一結束,就不再來了,而且每年都這樣。這個人衣著整洁,形象俊美,舉止文雅,老人有的時候也跟他交談几句,慢慢也就熟了,感覺到這個人很有學問,簡直就沒有他不知道的道理和事情,這樣老人就更覺得奇怪了。

城隍神的煩惱

一天酒店的客人不多,老人自己也在自家店里喝了點酒,于是他就大膽的向中年客人說出了自己的疑問,老人問:“廟會期間城里祭神大會有歌有舞,人們都爭著去,而你為什么卻到城外來呢?”

中年人听到老人的問話,慢慢地答到:“我就是那城隍神,這十几天到城外來主要是不耐煩喧鬧吵擾的气氛和被灰塵汗嗅污染的空气。”

“什么?你就是城隍神,這怎么可能呢?別開玩笑啦,人是敬仰和感恩神的靈驗,才有那么多人花錢為神祝壽,神還躲出去,難道說辦廟會上香的人都沒有誠意嗎 ? ”

于是中年人答道:“人神之間是靠一片誠心感應的,而不是靠燒香起作用,如果燒香就能得福的話,很坏的人,邪惡的人不也可以靠燒香求到福了嗎? 那怎么體現神的正直呢?!所以邪惡的人燒香磕頭也得不到任何好處,而積德行善的人不燒香不磕頭也會得福報。”

“你說的雖然有道理,可我怎麼能相信你這個坐在我面前的人就是那受民眾敬仰的城隍神呢?”老人又問。

中年客人微微一笑,說道:“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你都沒有象其他人那樣到廟里去,而是獨自默默地敬拜我,還不斷地省察自己的內心,希望做個好人,得到我的保護,是不是這樣呀。”

老人家一听這些話,大吃一惊。原來每年城隍神生日時﹐老人因為要照看店鋪走不開,只好等到店鋪關門了之后,一個人再獨自在心里向城隍神拜謝,感謝城隍神一年來的護佑。怎么這些自己在心里同城隍神說的話,這個中年人竟然全都知道,看來這個人真是城隍神呀!

于是老人赶忙跪下給城隍神磕頭,城隍神攔住老人說: “請你把我剛才說的話的意思轉達給本地的民眾,如果他們明白了這個理,城隍廟的現狀就會有變化,也會影響到其它的城隍廟,情況就會好轉,如果真能這樣,那你就幫助神了,反過來你自然會得到福報的。”

老人連忙不停地點頭答應:“是,我一定要告訴民眾。”老人正說著,突然發現城隍神已經不見了。

于是,老人赶忙跑到街上,把剛剛發生的神奇的事向人們敘述了一遍。人們都明白了:想要用燒香磕頭來求神保佑,消災解難是不管用的,而一個人他不用燒香磕頭,心里敬神,積德行善做好人,也一定會得福報的。

后來,老人店鋪的生意一直不錯,過著衣食不愁的晚年。(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最新推出新欄目﹕紀元副刊﹐內容包括﹕醫療健康﹐生活休閑﹐文學藝術﹐文化歷史﹐大千世界﹐修煉傳奇﹐故事點播﹐幽默精選﹐等。歡迎閱讀。
  • 有一次,劉墉先生擔任紐約某畫展的評審,進入決審的最后關頭,入圍的畫作大致決定,只差還要從兩幅不相上下的作品中,淘汰一幅,才符合主辦單位原先規划的入選幅數。
  • 很多人認為個人的得失取決於個人奮鬥與努力。即使不擇手段地去奪取原本屬於別人的東西,但實際上如果有些東西注定不是你的,你是無論如何也得不到的。下面一個關於濟公的小故事就講了「不是你的就不屬於你」這一個理。 圖
  • 晏子是齊國宰相,他輔佐齊王把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晏子手下有一位名叫高繚的,為官三年,從沒做過什么錯事,可是有一天,晏子卻把高繚給免職了。晏子左右的人感到奇怪,覺得晏子這樣做未免不合情理,于是,他們勸阻晏子。有的說:“高繚侍奉先生三年,對先生向來都是言听計從,并沒出過什么差錯呀。”有的說:“按常理,高繚做滿三年,又沒有過錯,先生理當給他一定的爵位才是,怎么反而把他辭掉呢?這好像說不過去吧!”
  • 錢若水是北宋大臣,為人正直,有膽識,後被提拔為樞密院副使。北宋司馬光在《涑水紀聞》和李元綱在《厚德錄》中,都記載了錢若水於宋太宗時期因仗義執言而救了三個官員的事情。
  • 趙鼎剛強不屈,保國忠心九死不移;朱穆專心攻讀,狀似痴愚。
  • 飄然塵外,一潔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飛還歇、徘徊空階,她也是一隻漂泊半生的秋日殘蝶。
  • 在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流傳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這話在學儒之人中頗為流行。因古代的儒學與醫學皆源於上古之道,於是儒生與醫生所承擔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處。
  • 趙奢沒有因為許歷地位低就輕視他,而是謙虛地採納了許歷的建議,所以才能以弱勝強,打敗秦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