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來了」鬼怪也遠避! 陰陽兩界敬重的賢相

作者:允嘉徽
聳立雲霄。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573
【字號】    
   標籤: tags: ,

王旦是宋真宗之朝的宰相,從小就是璞玉之材。王旦年幼時沉默寡言,好學有文才。他的父親晉國公王祐是五代後漢、後周兩朝的名臣,文武忠孝。王祐在家中庭院種了三棵槐樹,樹蔭滿庭,他對人說:「我的兒孫,必定有人貴為三公,這三棵槐樹就是標示。」他對王旦滿懷信心,說:「這孩子將來定會成為一位公正的相國。」後來他的話應驗了,王旦果然貴為宋真宗一朝的賢相,受到真宗皇帝的倚重、敬愛。蘇東坡寫《三槐堂銘》就是敘寫王祜種植三槐樹以及子孫後代多仁德賢才的事實,正應驗了「仁者必有後」的道理。

相公來了 鬼怪遠避

太平興國五年,王旦以優異的成績考取進士,出任大理評事和平江縣知縣。王旦還未到平江縣,就發生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情。那時平江縣的知縣官署不時發生怪異現象,讓住在其中的人很不寧靜。然而,就在王旦到任的前一晚,守衛聽到一群鬼魂嘯叫著說:「相公來了,我們應該躲避。」從此之後,官署裡的奇怪現象就不再出現了。

錢若水(西元960年-1003年, 宋太宗雍熙二年進士,知制誥)有鑒人的能力,他一見到王旦就說:「真是宰相之材。」當他和王旦站一起,就說:「王君偉岸聳立,人品高潔,是棟梁之材,前程不可限量,非我所能及。」和王旦同年的進士李沆也推重王旦是「遠大之器」。

受到皇上敬愛的賢相

真宗即位,任用王旦為中書舍人(輔佐皇帝的高級秘書官),不到數月又升遷他的官職。真宗非常賞識王旦,曾經在王旦上奏退下時,目送他的身影說道:「為朕達成太平之世的,必定是這個人了。」( 「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真宗踐阼(即帝位)第四年,王旦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累升知樞密院,又任宰相,進封太保,受朝廷重用,居相位十六年,直至去世前。

真宗對王旦說的建言可說是「言無不聽」,凡是大臣有所請示,必定說一句:「王旦以為如何?」王旦和同僚寡言笑,常獨自默坐一整天,然而在群臣向聖上奏事意見不同時,王旦的一句話就能定板。但有時也有棘手事情讓他下不了決定的時候,他滿懷憂思下朝,一回家,冠帶未解就走入靜室獨坐,家人都不敢進入和他說話。

有一次宮禁發生火災,王旦立即趕到宮中。真宗說:「兩朝積累的財富,朕不輕易耗費,卻在一夕之間付之一炬,實在可惜。」王旦回答說:「陛下富有天下,財富不足憂慮,所當擔心的是政令和賞罰不當。臣擔任宰府之職,面對這樣的天災,臣應當辭職。」他隨後上奏章自請罪。真宗皇帝也降罪己詔,並允許官員陳述自己施政的得失。

不久之後,有人提出這次火災是榮王宮火災延燒造成的,表示這不是天災,請將相關人士逮捕起訴,案約有百餘人當連坐死刑。但是,王旦為他們請命說:「當初火災發生時,陛下已經自責並發布詔書向天下謝罪,臣等都已上奏章自請受罰。現在反而歸咎於他人,如何取信天下?而且,儘管火災有痕跡,我們怎麼能確定這不是上天藉此來譴責呢?」被指控連坐的人最終都得以免罪。

王旦對人很仁慈,對虎視眈眈的外族也很有應對智慧。

契丹向宋朝請求在每年的歲給之外再借貸錢幣。王旦說:「契丹與我們距離很近,他們車駕即將出行,可能是利用這個要求來探朝廷的意向。」
真宗問:「我們該如何回答他們?」
王旦答道:「只需要用少少的數額就把這件事輕解。而且可以讓他們知道誰輕誰重!」
於是,就從每年給契丹的三十萬金幣和物品內,取十分之一的額度,借給契丹六萬金幣,同時告知契丹要從次年的歲給中扣除。契丹得到錢幣後非常慚愧。次年,朝廷又下詔書給辦理的官員,表示:「契丹所借的金幣六萬,微不足道,今年仍按照常態的數量給予他們不用扣除,但是下不為例。」

西夏王趙德明以人民饑饉為由,向宋朝要求百萬斛糧食。朝中大臣都說:「德明最近才與我朝簽了誓約,竟然敢違背,請聖上下詔責備。」
真宗問王旦的意見,王旦請皇上下詔:準備粟百萬斛於京師,下詔讓德明來取。德明得到宋朝詔書很慚愧,跪地磕頭說:「朝廷有賢人。」

北宋賢相王旦(西元957年—1017年),真宗追贈王旦為太師、尚書令、魏國公,諡號「文正」。(公有領域)

謙沖無我大氣度

當王旦任宰相時,寇準屢次在皇上面前說王旦的短處,然而王旦卻極力稱讚寇準的長處。有一天真宗對王旦說起寇準:「卿雖然屢屢稱讚他的亮點,而他總是說卿的缺點。」

王旦聽了一點也不生氣,而且還為寇準開脫,他說:「臣居相位參與國政許多年,難免有不少缺失,寇準侍奉陛下無所隱瞞直言以告,由此更可見寇準的忠直,所以臣一再保薦他。」真宗由此更加賞識王旦。

當寇準任樞密院直學士時,王旦在中書省有事送樞密院,偶爾不合詔令格式,寇準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責問,但是王旦並不介意,謙虛表示謝過。這事過後不到一個月,樞密院有事送中書省,也不合詔令格式,堂吏發現很高興地呈給王旦,認為這下逮到機會了,可是王旦卻命人送回樞密院更正,並不上奏。寇準大為慚愧,見到王旦說道:「我們同年,你真的很寬宏大量啊!」王旦什麼也沒說。

寇準離開樞密院後,找人私下求王旦推薦他為相。王旦驚訝地說:「將相重任豈可求得!我不受私下請托!」寇準對此心中有怨。後來,王旦逝世一年後,寇準被任命為相。寇準晉見真宗謝恩說:「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那有今日?」皇上便將王旦一再推薦他的事講出來。王旦身體病弱時,真宗問他備位宰相的人選,王旦只推薦一人,就是寇準(本來真宗覺得寇準「剛偏」不想用他)。寇準非常慚愧,自覺德量遠不及王旦。後來寇準終於不負王旦,成為宋朝賢相。

薛奎被任命為江、淮發運使(掌理購買食糧)向王旦辭行時,王旦只對他說了一句:「東南地區之力已經消耗殆盡。」薛奎退下後,自言自語道:「這真是心在民生的宰相之言啊。」張士遜被任命為江西轉運使(宋代時掌管運輸、財政稅賦、糧食等事務大臣,兼任軍事、刑名、巡視地方 ),向王旦請教,王旦說:「朝廷的收入已經很豐盛了。」張士遜多次調換職位,心中想起王旦的話,從未追求個人利益。

王旦在宰相日久,有人誹謗他,他總是自謙地承擔責任而不辯解。至於他人犯錯,即使君主大怒,只要能夠辨明真相的,他便會為人澄清,直到把事情圓滿解決。由於他體弱多病,為相的後期連年請求辭職,然而皇上嘉獎他的詔書和褒獎不斷,接著還有面諭,充分的信託委任,唯他為用。

三槐王氏 清德顯門風

聳立雲霄。 (Pixabay)

王旦在家中從未發過脾氣,家人想試試他的底線,就將一點墨屑投入他的肉羹中,王旦就只吃飯不吃那羹。家人問他為何不吃肉羹,他說:「偶爾不想吃肉。」接著,家人又把墨屑投入他的飯中,王旦也不責怪,只說:「今天不想吃飯,弄些稀飯來吃。」

他對待寡嫂非常有禮,與弟弟王旭友愛情篤。家中子弟結婚姻他並不追求門第。他的穿著很樸素,家人想要用錦繡來裝飾毛氈,他不允許。弟弟看上一條貴重的玉帶想買,就呈給王旦看。王旦要他繫上,然後問道:「看起來還美嗎?」弟弟回答:「繫在身上自己怎能看得見呢?」王旦說:「自己戴著重重的東西而想讓看到的人稱讚,不是徒勞嗎!」讓他立即將玉帶還回去。王旦身上只繫朝廷的賜帶。

王旦家中不購置田宅,他表示:「子孫應當自立,何需田宅?田宅只會讓子孫爭財而做出不義之事。」真宗看到他的居所簡陋,要為他建新宅,王旦一直辭謝,說是祖先留下的舊廬,皇上才作罷。

當王旦病重時,真宗派遣內侍前來探問他的狀況,有時每日達三、四次,還親自為他調配藥物,並賜他薯蕷粥養身。

王旦請好友楊億到臥室,為他撰寫遺表。說:「自己忝為宰輔,不可因命之將盡,為宗親求官,只敘說生平遭遇,但願聖上每日親臨庶政,進用賢士,稍少焦勞。」真宗看了王旦上的臨終遺表,深切感嘆,於是親幸王旦的宅第,賜白金五千兩。王旦又上奏辭謝了。他自己給自己寫了四句話:「益懼多藏,況無所用,見欲散施,以息咎殃。」 意思說,畏懼多藏財富,滿溢會帶來禍殃,何況錢財於我也無所用,想要散布施捨,以停息災殃。後來,在他死後,皇帝看到了這四句話,感動淚下良久。

他在臨終時仍然不停叮嚀告戒子弟,力求簡素保持家族清德的好門風,不要奢侈浮華以免引來事端。又叮嚀子弟不要為他厚葬。王旦逝世,真宗皇帝臨喪悲慟,停止朝議三日,追贈他太師、尚書令、魏國公,謚文正。王旦的子、弟、侄子、外孫、門客、常從等,得到授官的有十數人。 乾興元年二月,仁宗即位,下詔王旦配享真宗廟廷,並親自在王旦的碑首篆寫:「全德元老之碑。」

王旦一生修德於身,謙沖大度,超凡的德行,在人間,甚至在陰界都得到敬重!清德身教遺蔭子孫。蘇東坡見過王旦的兒子——懿敏公王素,他事奉仁宗皇帝直言敢諫,出外帶兵、入內侍從三十多年,德行清高。 東坡與王旦的孫子王鞏交遊,稱讚他善長詩文又崇尚道德,繼承了王氏的家風。「三槐王氏」繁衍為天下王氏中最繁茂的一支,其源頭在於家門德風,受到上天的祝福。@*#

資料來源:《宋史‧列傳第四十一》 蘇軾《三槐堂銘》

─點閱【救世古鑑】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華文化的川流中,「虛室生白」是中華文化的思想觀之一,它出現在道家思想中,也被歷代不同的人事物取用,歷來受到重視未有間斷,成了一種處世智慧。「虛室生白」出自何處?我們的先人怎樣用生命去實踐這種精神?
  • 韓琦以芍藥這花中宰相為祥瑞之兆,圓滿了「四相簪花宴」。李固言芙蓉鏡下狀元及第,紗籠中人必能當上宰相。冥冥中皆有定數,命裡有時自能水到渠成,命裡無時也難以強求。
  • 名畫《女史箴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留下的開卷畫,也是「展示世界歷史的100件文物」之一。這畫如何表現人物畫的傳統精神?畫史鼻祖顧愷之的繪畫技藝如何精彩詮釋宰相張華《女史箴》的鑑戒精神與內涵呢?
  • 在古代王朝,能夠封侯拜相之人,基本都是很有才幹的,按照佛家的因果報應說,也都是有很大福分的。北宋有這樣一位名臣,一生歷經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先後幾度出任宰相,為相長達五十年之久,而且他終生篤信佛法,曾匯集十萬人一起念佛。此外,他的高壽更是讓人稱奇,91歲時安然坐化,無疾而終。他的名字是文彥博。
  • 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有能人術士,或早早堪破天機,預知社會走向,或提前揭示個體命運,告知富貴禍福。而世人往往在歷史走過後,才猛然發覺一切確實是早有安排,一切都是天定、命定,有些後悔也來不及了。
  • 人事命運,國事決策,諸如劉備稱帝、吳蜀聯盟、火燒赤壁、以及曹操、周瑜、關羽等人之死,上天均會垂現星相。神奇的觀星術,為三國群雄的命運添上神祕色彩。《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根據星宿的對應,預測了哪些人物的命運?
  • 在中華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契丹建立的遼國也曾輝煌過,而這與遼國皇帝仿漢制治國、推行中華文化密不可分。從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開始,遼國就逐步實行漢化政策,尤其是契丹貴族們的漢化程度非常高。遼道宗曾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自然,在遼國的朝堂上,漢人朝臣也不在少數,而且能力出眾者亦被重用,這其中就包括輔佐遼聖宗遼興宗兩朝、為相二十多年的張儉。
  • 古往今來,不僅是帝王的來歷不凡,身居高位者同樣如此,或是秉承天命下世,或是前世所積福報而致。本文的主人公、唐朝順宗和憲宗時的宰相袁滋的前世就是修行的和尚。
  • 宋朝時的揚州盛產芍藥,種類繁多,其中有一種花朵是上下為紅色,中間有一圈黃蕊,因為很像身穿紅色官袍、腰繫金色腰帶的宋朝官員,所以人們稱之為「金纏腰」或「金帶圍」。根據宋朝官員的官服制度,只有宰相才有資格穿紅色官袍、繫金色腰帶,因此,官員們都以能觀賞到此花為升官的吉兆,坊間也認為若出現了「金帶圍」這種芍藥,是當地要出宰相的預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