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失調雨不順 神州大地水深火熱

大紀元時報記者張揚/整理報導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1日訊】七月底八月初,中國大陸一片水深火熱,怵目驚心、超乎想像。「水深火熱」「熱死人」都不再只是形容詞!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7.31)報導,今年七月的淮河大水,是自一九九一年以來僅見,上億災民、五百多人死亡,河南、安徽和江蘇三省損失上百億人民幣。洪澇尚未結束,南方的八個省區,卻遇到了十幾年來最嚴重的旱災,有些地區連飲水都出現困難,其中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四省旱情嚴重,受旱面積達到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三十。而安徽有些原來充當洩洪區的農村,積水未退,就遭遇百年難見的炎熱天氣,使災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旱情肆虐華中南

中央社(7.30)引自江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消息,江西全省大旱,災民接近千萬,旱情十年來罕見。新華社自南昌報導,到七月廿八日為止,江西省有156萬人和91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132.6萬公頃農田受旱,作物減產、絕收損失14億元。中新網上說,七月起,江西省53個縣市日最高氣溫超過攝氏40度,其中9縣市滴雨未降,部分河流河段斷流。

不但旱燥,亞洲時報(7.30)報導,不久前還嚷著防洪的江西省,一下子變為全省防火。據報導,江西近日森林火災頻繁發生,僅七月廿八日就發生了十起。由於天乾地物乾燥,各地森林火災頻頻發生,包括井岡山、廬山等旅遊景區。

浙江省也130萬人沒有飲用水,20萬公頃作物受災。湖南省則有150多萬人飽受乾旱之苦。

中央社(8.3)報導,湖南、廣西都遇到百年大旱,上千座水庫乾涸、五千溪河斷流。旱象愈演愈烈,飲水困難、稻田脫水面積,每天都在擴大。

明報(7.30)報導,「廣東高溫打破九項歷史紀錄」。世界日報(7.31)報導,「廣東北江枯水,四百艘船擱淺」。

斷電缺水熱死人

博訊(7.30)說,今年入夏以來,中國多省市發生了破紀錄的持續四十度左右的高溫天氣。有中暑死亡的,有爆竹中暑自燃的。蘋果日報(8.1)消息,南京市高溫至少九人中暑死亡,而毗鄰的無錫市亦有兩人熱死街頭。

星島日報(8.4)說,旱災造成860萬人喝水困難;僅七月份浙江就熱死十人;長沙、杭州、合肥都熱過40度;合肥平均每日三十多人中暑求助,令救護人員疲於奔命。

明報(7.31)專訊,安徽省洩洪區,洪水未退仍住在庵棚、帳篷中的六萬災民,面臨連日酷熱,使這些災民處於「水深火熱」中。另外,由於淮河屬高污染河,洪災區面臨乾旱和污染危機,洪澇嚴重的霍邱縣,自來水不僅不能飲用,連洗菜都不行,三分之一縣民無水可用。

蘋果日報(7.31)報導,酷熱天氣下,中國兩大「火爐」熱得火燙,湖北省武漢市高溫刷新百年紀錄,市內馬路熱到爆裂;另一火爐城市江蘇南京市,部份地區停電,半個南京斷水。上海亦連續十一日高溫,當地官員估計,今年可能打破近七十年以來的持續高溫紀錄。

中國時報(8.3)報導,由於高溫乾旱,用電量大增,已有包括上海在內的十九省市限電。這樣的大城市拉閘限電,也發生水荒,市民搶購礦泉水沖澡做飯。

天候凶旱澇異位

天氣失調,澇旱也異位。明報(7.31)報導,多年來以乾旱聞名的山西省,今年連續天降大雨,防汛形勢異常嚴峻。省防汛指揮部稱,截至七月三十日,山西全省有7個地市、24個縣、56個鄉鎮、3,416個村莊遭受洪災,已有26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1.87億元人民幣。

東北也有洪水。蘋果日報(7.30)訊,華中、華南持續酷熱乾旱之際,東北的松花江卻出現洪澇災害,五百多間房屋損壞,近六萬人受災。由於連日暴雨,松花江上遊主要支流嫩江河水位急漲,黑龍江嫩江縣14鄉鎮94個村出現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部份鄉鎮交通中斷,全縣受災農田近三萬公頃,逾2,000頭禽畜死亡,受災人口接近60,000。

根據三湘都市報(7.25),湖南省北澇南旱,北部長江沿岸還在抗洪,南部新邵縣等地區乾旱高溫,並有霍亂疫情傳出。

雨不順風也失調

中央社(8.1)消息,暴雨使黃河暴漲,陜西府谷縣附近五百五十公尺堤壩沖垮,沖毀三百多畝田地,暴雨引發的山洪挾帶泥石衝進府谷縣城,商店住房入水,造成兩名男工人失蹤。

雨不順,風也失調。自由亞洲電台(7.25)報導,颱風「伊布都」在兩廣肆虐,至少14人死亡,摧毀7千餘座房屋,災情較輕的廣西至少375萬人災民,數以千計的牲畜死亡,直接經濟損失3.5億元。

報導中還提到七月廿二日,中國西北的甘肅省遭受冰雹加洪水的災害,害造成9人死亡、11人受傷、1千多座房屋倒塌。──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四月,SARS橫行霸道中國,神州大地搖搖欲墜,胡溫對中國衛生系統來個震蕩療法,降大任于吳儀,領衛生部大軍橫掃瘟疫,一舉奪得抗SARS的胜利,鐵娘子聲名大震,是中國不可多得的大將官員。
  • 炎帝幼女女娃溺死後化為精衛鳥,銜西山的木石填東海;麻姑成仙後,曾經歷東海三次變成桑田。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為什麼如此幸運?蔣家與布袋和尚的奇特緣分……虛雲和尚憑藉什麼,收服了民國政要?
  •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翠碧如絹的蕉葉,可入詩、入畫,是傳統藝術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閨秀,以此為名號,在良辰美景中結社唱和、賦詩填詞,為當地帶來一幕幕文化盛宴。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園詩社。
  • 明末的某個煙雨時節,蘇州郊外,支硎山中,出現了一位攬勝探幽的青年才俊。忽遇驟雨,他躲進一座莊園,卻駐足在庭院中,憑欄觀魚,困倦之際忍不住沉沉睡去。當晚,莊園主人就夢見山中別業,有神龍臥於欄杆。次日清早,主人親自入山察看,恰好看到仍在休憩的青年。
  • 暗喻清貧貪饞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頭逮著竹筍就砍,把渭水邊上千畝竹林都吃進了肚裡。這生動的形象,刻畫了文同豁達、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這對表兄弟親密的關係。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班婕妤辭謝與漢成帝同車出遊,馮誕備受恩寵與北魏孝文帝同車而行。
  • 10歲就當國師,受到三朝統治者禮遇,他到底是得道高僧,還是政治和尚,一件事揭開謎底。
  • 天啟年間,大明國運走向沒落。仕宦書香之家,尚能享有片刻閒適安寧的天倫之樂。在大學者王思任家中,聰慧婉麗的三小姐正無憂無慮地成長著。 清白的家風,淵博的家學,將她塑造成標準的才女。三小姐天生幾分偉丈夫氣概,竟不似一般的江南閨秀。在後來國仇家恨、命運浮沉的考驗中,她仍然堅守著忠孝節義,在苦難中構築了她的文學世界,並將那不讓鬚眉的性情貫穿一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