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命力】堅持——讓藝術發光

裕隆木雕金質獎
戴慧瑜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一刀一筆觸,一筆一乾坤」,自古以來,木材上的刀刀痕痕之美,無論在生活與藝術中一直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台灣鄉土文化中,從實用的建築雕刻到膜拜的神像,乃至於藝術創作的精雕細琢,一一顯示出「木雕」藝術的廣傳性與精緻性。

技藝傳承露曙光

隨著社會變遷、文化發展與工藝家的投入,臺灣木雕藝術的創作發展逐漸形成一個嶄新的產業文化。但由於近年來中國木雕製品大量進口,台灣木雕產業面臨發展危機,許多木雕師紛紛轉行,剩下為數不多的木雕藝術創作者苦撐。

木雕產業的發展困境,不僅使木雕師面臨生活問題,也使台灣木雕技藝傳承出現斷層危機。有鑑於此,除了木雕師成立「台灣木雕協會」,推動本土木雕作品認證制度,希望透過認證,區隔木雕市場,保障本土木雕師的生存空間外,在國內唯一由民間企業所主辦的「裕隆木雕金質獎」,對於木雕創作者來說是一種鼓勵與肯定,也是他們堅持創作的動力來源。

多年來,裕隆汽車除極力推廣三義的傳統木雕文化,帶領其走出地方、走入人群,2004年起更進一步嘗試將木雕文化接軌國際,成功賦予木雕藝術新活力與新舞台。


意境:在有形的世界裡,每一個生命體都必須撐開一個空間,顛覆傳統木雕思維,重新賦予生命再造生機。

曾武郎從事木雕的工作有20幾年,他說一股傻勁、堅持與執著是他作品創作的原動力,他也透過做美術這行,「以美作修行,從中發掘人為什麼活在世界上?」注意到他眼眶泛紅,不自覺問他:「很高興?」,他不好意思的回答:「覺得很光榮,最感動的是一般有心想創作的藝術家,可透過這個活動找到對藝術的堅持與轉機,很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

曾武郎表示,這件作品遠看像把火,他覺得火代表人類的希望,文明的象徵,所以將火作為視覺的結構,符合視覺的美感,但他在作品的中心加入一個類似神經原的結構,從其中長出滋養,向外灌溉,這就是生命力的表現。看似傳統但又賦予其新的木雕思維,再造生命的生機。

銅質獎:昇華


一株幽谷蘭花,生長於高高崖壁,餐風飲露,吸挹天然泉流,在潔淨的生命中綻開花朵。

曾安國老師表示,每件作品完成後,要取個符合意境的名字,真得花一番功夫,「像生孩子一樣」,由於此件作品的整個造型宛如一座火箭,想要表達的是有向上衝,向上提昇的感覺,所以「昇華」最能表達這種意境。

他表示,作品裡出現蘭花,這是他第一次嘗試用現代造型配合傳統寫實的作品。在簡潔構造中吐出複雜之蝴蝶蘭,刀法乾淨流暢,能從纖細花朵中又看出外型之穩重。

出生於嘉義因為喜愛木雕而來到三義落地生根,曾安國從此為雕刻創作獻上青春的歲月,二十年來創作無數。三年前有感於三義木雕業的式微,於勝興車站附近經營一家有鐵道文化與藝術氣息的咖啡小屋,讓他的創意可以在另一個空間呈現。

最佳巧思獎:多謝(蟹)


意境:蝴蝶蘭攀附著朽木,老樹雖朽但讓蘭花能生存下來。

黃紗榮老師表示,雖然一般人認為朽木不可雕也,但是他認為朽木可提供空間讓蘭花延續它的生命,就像老人總覺得自己老了沒用了,可是老人留給下一代的經驗與智慧的傳承是無價的。

「生命的延續」表現出一代傳一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只要看過黃紗榮的作品,都會被那股強有力且富韌性的生命力所感動。

「為何總是創作蘭花?」黃紗榮質樸語氣中有著堅定:「第一件創作得獎的作品就是蝴蝶蘭。」至於會不會因此有瓶頸?黃紗榮說,要將每件蘭花作品表達不同意境,難度真的很大;但是他希望能創作到只要「提起蘭花就想起黃紗榮」,「做出自己的品牌」,走出自己的路。

黃紗榮從小就學習木雕,並在工廠當木雕師,一直到民國83年公司關廠,沒有了「頭路」的情況下,才將自己所學技術轉而投入藝術創作,因而雕刻出蘭花的嬌柔與生命力。

得獎受到肯定,雖然是鞭策自己向前的一個動力,但卻不是絕對的。黃紗榮表示:透過參賽的過程學習別人的長處,提昇自己,讓自己在創作上更上一層樓,這樣才能「做而不求,樂在其中。」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可惜在中共的破四舊與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殆盡,在台灣卻因為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維護下,何其有幸的在這復興基地保存了文化精髓。無論得獎與否,許許多多本土、在地藝術家,平常也許默默的散居在台灣各個角落裡,可是他們的一刀一鑿之間卻雕琢出自己的藝術光彩與台灣生命力。

* * * * *

採訪花絮 誰是第一名

頒獎會場上,看著嚴凱泰與得獎者握手微笑,好像每一件作品都是心中寶貝。記者問說那件最觸動嚴副懂的心?他說:「有,我喜歡有件一代傳一代,生命傳承的那種感覺。」不過,突然間,他好像想起什麼似的直說:「我還是別說好了,這樣不太好,反正我與評審的看法不太一樣啦,差很多耶!」至於是哪件最感動嚴凱泰,讀者只好自行判斷囉!當然,那個作品觸動了您塵封已久的心靈才是最重要的。@(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與朱銘同為景觀雕塑家楊英風入室弟子的鄧廉懷,早期寫實為主,以細膩技巧創作,作品栩栩如生、蘊含豐富情感。追隨名師後,用心揣摩楊英風的創作理念與風格,改採寫意技法,簡潔線條刻劃出作品的力與美,展現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 揚‧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祕隱居型藝術家(1682─1749年),也是公認18世紀最傑出的荷蘭靜物花卉畫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豐富、具奢華感、色彩飽滿、紋理細緻,以及高度細緻的寫實而倍受尊崇。這些成就的關鍵在於揚‧范‧海瑟姆謹慎且不怕麻煩地在畫布上一層又一層地塗上薄釉彩的技巧。儘管許多人試圖模仿,但同時代的畫家都沒有辦法做到。
  • 小漢斯‧霍爾班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奧格斯堡市(Augsburg),屬於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的畫家與版畫家。他被公認為十六世紀時期最偉大的人物肖像畫家之一,除了肖像畫之外,他的作品還包含宗教畫、警世內容的版畫等等。特別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畫用於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畫,在傳播新教思潮的時代裡,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