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音樂故事:學唱歌的薛譚

廖真珮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有個秦國的青年非常喜愛唱歌,他叫做薛譚。因為他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想要再學習更好的歌唱技巧。他輾轉相問,得知秦青是個家喻戶曉的歌唱家。他決心拜他為師,學習演唱本領。

不久,薛譚找到了秦青,說明來意後,秦青表示願意收他為徒。薛譚非常高興,每天跟著秦青學練基本功,主要是練開他的嗓子。很快的一年過去了,薛譚也進步很快,果然演唱水準提昇了上來,他覺得應該是學習更高階段的歌唱技巧的時候了。他等著老師秦青再教更高的領域,但是左等右等秦青始終只讓他練習啊…..啊……的發聲,完全沒有教他其它的技巧。

兩年過去了,秦青仍然沒有教下一步,還是繼續讓薛譚練基本功。薛譚想: 「可能老師也只不過會這點東西罷了,如果再留在這兒,怎麼能讓我往上進步呢? 」

一天,薛譚到街上去買東西,他邊走邊唱著歌,一下子他的歌聲吸引了路人的目光,薛譚很得意。有個人還說了: 「這歌聲可以比美秦青的歌聲了。」這使得薛譚更覺得他原來想得沒錯,是該離開的時候了。

薛譚於是跟老師說: 「老師,我在這已經學了兩年了,可以出師了,我自己也覺得可以了,我該走了。您看可以嗎? 」沒想到秦青想了一下就答應了,還說明天親自為他送行。

隔天,秦青送薛譚出城,出了城郭,秦青擺出一張琴,當下彈奏一曲為薛譚作為送行禮。秦青高亢明亮的歌聲在山林野中回響著,不但震動了樹林,連樹葉也發出沙沙的聲響,好像是和著他的歌聲共鳴一樣。薛譚聽了老師的演唱之後,非常驚訝,覺得不可思議,也為自己無知的自負感到十分羞愧。他此時才明白,原來自己從未學到老師功夫的十分之一,和老師相比,實在相差太遠了。

薛譚跪倒在秦青腳下說: 「老師,我錯了。我以為學了兩年就可以結業了,覺得了不起了,今日聽到您的歌聲,才知道我的才疏學淺,我不想走了,請老師再教我吧,我願意從頭再學起呀! 」

其實現代人學才藝,可以說大部份都是薛譚的翻版,只想蜻蜓點水似的學個幾招,無法深入地勤練基本功夫。所謂:「出手見真章」,如果學不好基本功,即使懂得再多的裝飾技巧,也完全使不上力,在真正行家面前只能是班門弄斧,自暴其短罷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鄭國有一位叫師文的人離家找魯國的師襄子學習彈琴。

  • 孔子曾向師襄子學琴,一首曲子彈了許多天。師襄子有一天便說道 “行了,可以換一首新的了”。孔子說 “我只學會了音的彈奏,還沒有掌握好音樂的表現” 又繼續練習。
  • 東漢音樂家蔡邕有不同凡人的聽覺,讓人很欽佩。
  • 我國有一種樂器叫竽。戰國時齊宣王就非常喜歡聽竽的樂器聲,當時據說有二三百人的竽的大合奏。那時有個南郭先生,聽說去演奏竽這個樂器的薪水很優渥,就想混進去這個樂團。他終於千方百計的進入這個樂團,雖然實際上他不會吹,但在演奏時,他總是有模有樣的裝作很像是在吹奏似的。
  • 司馬相如,字長卿,漢城都人。司馬相如是漢代一位辭賦名家,在文學上有很高的聲譽,在音樂上也有相當的造詣,善於鼓琴。漢景帝時,他曾做過皇帝跟前的騎兵侍衛。
  • 秦王派遣使者告訴趙王,要和趙王在澠池相會。趙王害怕秦王勢力強大,不想去參加這次的會面。廉頗和藺相如則說道: “王如果不去,則無異向秦王表示趙國的懦弱膽怯阿。”趙王聽了後覺得有道理,於是就前去澠池赴約,藺相如也陪從著。
  • 春秋時代,周宣王有個叫蕭史的史官,他常在萬籟無聲的曠野中吹簫,簫音迴盪於天地間,像是造物者的召喚,每每引來白鶴和孔雀。
  • 嵇康,字叔夜,三國魏銍人。從小就很聰穎,書讀得很多。喜歡彈琴作詩,與山濤、阮籍、阮咸、王戎、向秀、劉伶為竹林之遊,有 「竹林七賢”之稱」。
  • 在上薩摩時偶而會演出座樂、唐歌和琉球踊。有時候甚至依藩主的請求、樂師們特地前往薩摩教薩摩的御小姓們中華曲。
  • 演奏御座樂的樂童子都是國王的親戚家的小孩,或者是住在首里也就是屬於貴族的少年們來擔任的。樂童子一般都是12、13歲左右就被選上,除了學習御座樂以外也學習書法。他們都是因為較聰明伶俐而被選上的。但是到了他們實際上江戶去演奏御座樂的時候都已經是14到16歲左右了。根據在江戶演奏的資料文獻看來,樂童子一般只有5人到8人而已,然而卻要演奏十多首曲目,所以一個人就必需擔任3到4種的樂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