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性格分析系列之五

【星座人物】江山盡覆忠臣淚 曠古奇俠文天祥(二)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
魏菀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寶祐四年(1256年),二十歲的天祥隨父到京師臨安(今浙江杭州)參加科舉考試。在此他們看見了詩人林升在他那一首七言詩裡所說的景象:「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於是當時憂國憂民的天祥,在參與殿試時,一看到題目,略加思考,草稿也沒打,就撐著當時剛好受了風寒的病體,將胸臆之中滿腔的文采與報負一揮而就。待宋理宗到集英殿親定名次時,經過主考官的推薦,馬上把這位筆力雄健、論策高明、胸懷遠大又條陳明晰的文天祥取為一甲第一名,考上了頭名狀元!

這樣的變化對天祥期許最深的父親文儀先生來說,看到自己有子若此,果然再無遺憾,他安然的放下了這扶植天祥的擔子,在此時突然的病逝歸天了。只是想不到這天祥還未及爲國盡忠,就得為父戴孝;文家門楣上的報喜紅紙未亁就得另換白紙守喪,這人生的變化得失端是無常;在他歸鄉守孝的這三年期間,天下大事又是另一番面貌了!

開慶元年(1259年),蒙古向南宋兵分三路,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九月,忽必烈圍鄂州(今湖北武昌),消息傳到臨安,朝野震動。有寵宦建議遷都四明(今浙江寧波),以避兵鋒,想要再度重演那南宋初期高宗趙構逃亡海上的策略,然而,這樣一退是喪志辱國,影響深重;當時剛剛重返朝廷的天祥只有任職於秘書省正字(負責草擬朝廷文書,勘正文字謬誤的小文官),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輕,多言必定招禍,但為了社稷人民,他還是獨自一人向皇帝上書,指出遷都之議是誤國之言,朝中寵宦惡貫滿盈,應以斬首。文天祥建議要改革朝政、擴充兵力、團結臣民、抗元救國,可是昏瞶的理宗卻根本沒有採納他的建議。反而因為天祥此時所表現出的寧願「正言不諱,以危身乎」,也不願「從俗富貴,以偷生乎」的品格,讓天祥自此遠離了權力的中樞。

就在這南宋的朝政一天比一天敗壞的時刻,天祥此時有個插曲是曾一度兼任景獻太子府教授,專門給太子講授四書五經的故事,當時由於他的表現極佳,而獲賜金碗一只;一般人對御賜物品,必定是奉為傳家之寶的珍視,但文天祥卻一點也不看重,這在後來他的老師歐陽守道在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文天祥馬上就將金碗拿到當鋪抵押好幫忙老師可知,這名譽榮寵對他而言果真如同身外之物,這真是一個超然高舉的人物呀!

隔年天祥二十五歲,景定元年(1260年),他被委任為簽書鎮南軍(今江西南昌)節度判官廳公事,但是他不願赴任,反而自行請求「祠祿」﹙因為宋朝道教非常興盛,全國各地建造了不少宮觀,朝廷派人主持宮觀事務,稱為祠祿。﹚,沒眼光的朝廷竟然應允了,遂命他做一個道教宮觀仙都觀(在今江西南城)的主管,這個職務是個閑差,是安插退職或酬庸人員用的,而文天祥是一介狀元出身,年輕優異、文武雙全,卻退隱出世,跑去坐領乾薪、甘於平凡,這是怎麼回事?這都是因為朝廷權奸當道呀!他痛心舉世濁流,改革無望,既不能坐視不管,混跡官場,又無法施展報負,有所作為。這與屈原被放,行吟澤畔一般,雖說「邦有道則仕,無道則隱」,然其中細數爲國為民之憂,又如何叫天祥不慟而隱呢?

因為對朝政時有的非議,使得天祥後來陸續被朝廷貶到地方上任職,但這對天祥的才能來說簡直如烹小鮮一般,短短時日他就把當時曾遭蒙古兵蹂躪,城垣屋宇被毀,文物古蹟被洗劫的瑞州﹙今江西高安縣﹚的整個地方秩序、民生義理都重新整頓了過來,瑞州內百廢俱興,萬事端正。但反觀朝廷這時在理宗逝世(1264年)之後,權臣賈似道操縱著朝政,使得南宋朝政充斥著好大喜功、陽奉陰違、阿諛吹捧、營私貪瀆這些腐敗不堪的劣質文化;所以在後來﹙1270年﹚有機會,對國家亂象終究有一份使命感的文天祥再次回到中央出任軍器監(掌管武器製造)及崇政殿說書(為皇帝講解書史、經義)的職務。這一次,想當然爾,天祥永遠寧與騏驥抗軛也不隨駑馬之跡的作為;這不同的輔君方式又得罪了那忙於發國難財的賈似道,所以當時這已經仕宦了十幾年,轉眼已經三十五歲的天祥啊,又在一夕間被免去了所有的職務。@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示意圖:金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卷》(局部),紙本水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您在日幕的黃昏裡聽過扣人心弦的琵琶聲嗎?您在靜夜裡曾望向蒼穹,唏噓悲嘆嗎?當一代絕世美女懷抱著家國的重任,以堅定而流轉的眼神遠眺著大漠,思忖在那狼煙之後,在那未知與陌生之地,等待著她的命運又會是什麼?這千百年來,朝朝代代,星移物換,日月流轉。而那觸動人心的故事,卻依然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穿越了時空,以美好的姿態向我們走來。
  • 在隨後準備西行的期間,民間傳說昭君隨師而學了匈奴語和琵琶。據說她彈的琵琶,動人心弦,禽鳥駐枝而停鳴。更有小說家形容昭君在成婚後離京的那一天,當她眼望故土百姓向她招手告別的樣子,不禁令人潸然飲泣;昭君心想此去一別千萬里…..再見魂歸已無期,於是她彈了著名的琵琶曲「王昭君」;琵琶三疊,陽關終唱,單于歸鄉,昭君出塞。雖回首故國,鄉關望斷;凝眸野草,地闊天長。昭君就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
  •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知道,王昭君從一個懷著滿腔期待進宮的女孩,到因為自身的美貌而在後宮受盡排擠和孤立的處境,這樣的遭遇就好像火象星座的射手座典型的經歷一般;以西方占星的觀點來看,她受到守護星丘比特的影響,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希望能永遠保有廣泛的知識和熱情去體驗各種事物,因此她才會不知前程凶險,欣然入宮。這是因為火相星座的人精力充沛,感情奔放激烈,有十足的行動力。
  • 在昭君西出陽關,彈奏琵琶並且潸然淚下之際,就像射手座的眼淚是火象星座中最多的一個一樣,在他們積極樂觀的外表下,其實也有一顆如雙魚般脆弱而敏感的心。而且他們並不介意有人當觀眾,當場淚如雨下的概率不低。
  • 昭君的一生轉折之大,非一般古代的婦女足堪比擬,歷史上也很難再找到美貌跟志節上同樣出色的女性,尤其昭君名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丰姿與德性是名留青史、傳唱千古的。所以推測在昭君的星圖中,除了金星顯耀之外,這個天王星應該也是一顆具有決定性的命盤相位的廟旺主星。
  • 包青天包大人,這您一定很熟吧!您可知道他是真有其人呢,還是小說上虛設的人物?那些歷代流傳的經典的斷案,又到底是確有其事或僅只是文學上的文藝成就呢?這在台灣今日各地就有十一處祭祀包公廟宇的情況來看,包青天的故事依然是那麼樣的精采,永遠是膾炙人口又能牽動人心的不朽傳奇。就讓我們也來一探究竟吧!
  • 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升任天章閣待制,真正擔任了「諫官」的職務。他不但對皇帝有所期許,總是直言不諱的依真理跟正道來鍼貶時政,也引領了許多重大決策的訂定。他曾經三次彈劾當時寵信的外戚張堯佐,甚至在第三次彈劾時,不惜在朝廷上甘冒觸怒天顏的大不諱,不得不跟皇帝當面辯論起來,才迫使皇帝罷了張堯佐的官。
  • 包拯的生辰如果照包公廟的記載無誤的話,那麼幾乎可以經估算取得其相當具有參考價值的星圖資料,據聞包拯是黃曆二月十五日出生的﹙時辰這裡未知﹚,由於當天正好是滿月,而這樣的月相對人格特質是有影響的;這樣的人自尊心甚強,易一意孤行,會給人一種鮮明強烈的印象,不管在任何領域都能盡顯才華。
  • 其次我想有占星經驗的人,恐怕在了解包拯生平的時候,一定都會注意到一個十分明顯的特色;包拯有一個困頓卑微的童年、明顯嚴格的家教,還有無法施展抱負、仿如龍困淺灘的青年歲月。而終於經過了這一些磨練與考驗的包拯,又有一個運命雖然非常暢旺,經歷也實在有夠勞碌的後壯年及老年。
  • 是什麼樣的膽識和什麼樣冒險犯難的血液,會令一個少年郎遠赴關山、披星載月,在對前程毫無所知的情況之下,只憑著理想與勇氣,就能身懷莫大的使命,前進到那處處異域與詭譎之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