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廈「荷塘趣影」影展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奕紐約報導)8月6日起在孔子大廈藝術廊舉辦了香港攝影家鄭國明先生的個人影展《荷塘趣影》。雖然時令已過立秋,週末酷暑依然,但慕名而來的人穿流不息。從僑界名流到商賈鉅子,有文人雅士還有普通市民,都被這些作品所吸引、所感動。

鄭國明先生是香港影藝拓展者。他踏入影圈後,連續於1988-90年三年間,以三套不同題材的作品,分別考獲英國王家攝影學會描述組、畫意組和人像組三個不同組別之高級會士名銜。據悉三年考獲三組者,至今在華人中仍是第一人,可見其深湛的影藝功底。

鄭國明曾任「香港懾影學會」多屆會長及永遠名譽會長等職,並獲該會頒發的榮譽高級會士銜;並曾為美國紐約藝青攝影學會亞洲區代表、國際華人藝術協會永遠名譽顧問,以及東方國際攝影藝術基金榮譽理事等。 1988年又獲美國紐約藝青攝影學會及國際華人藝術協會榮譽高級會士銜。

當記者問到:「你拍這些花、鳥、魚、蟲,拍的如此栩栩如生,甚至比現實中看到的更美,你是怎樣搶到那最動人的一瞬間﹖」鄭先生回答說:「要用腦筋去想,和有時要耐心等待,用心去做。」

鄭先生的每一幅作品都配上詩或詞,並且都是古人詠荷的佳句、絕唱。畫面意境和詩詞相配即是作者對詩詞的理解、發揮和創意,引導人們去欣賞去品味。對海外華人來說,機會確實難得。

攝影師鄭國明和中華公所主席陳玉駒等合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8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五日電)「聲‧影‧紀‧事-台灣及華語電影的音樂情旅」影展十二日登場,開幕片「桃
  • 【大紀元8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鼎堯台北六日電)「人眼的成相原理與相機相仿,瞳孔就是光圈、水晶體是鏡頭、視網膜是底片、
  • 近日,由暢銷書《我所認識的鬼子兵》改編的電影《秋雨》正在公映,片中男一號、長相酷似陳坤的靳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秋雨》在臺灣參加金馬獎影展時,吳宇森曾經給靳東的演技以極高的評價,認為他的表演“開拓了表演方法一個新的空間,甚至讓我覺得以往看過的表演都是一個套路”。
  • 「九評巡迴影展」於8月6日晚上,來到了桃園龍潭鄉中興路的鳳慈宮前播放。影片內容勾起現場許多觀眾的記憶,有些人邊看邊點頭說:這些都是真的。
  • 昨日下午,應采兒到廣州出席一個宣傳活動。她透露接下來的時間都在內地拍戲,其中即將開拍的電影《血戰到底》將會參加柏林影展,她希望影片可以獲獎,自己得獎與否則不抱太大希望。
  • 徐爾惠「被遺忘的台海保衛戰」油畫展暨季兆澍山水攝影展6、7兩日在僑二中心舉行。徐爾惠表示,自1950年代開始,中共在遠東及台海之間發動無數次攻擊與戰爭,美國的策略及強大軍力支持,國軍奮勇抵禦,中共至今不僅未放棄以武力攻台,又採取先經濟後政治方式。而將此保衛戰付諸於一幅幅畫記下這段歷史,以供年輕人瞭解不管怎麼變中國還是永遠的中國。
  • 【大紀元8月14日報導】(中央社瑞士羅加諾十三日法新電)包括台灣著名導演蔡明亮在內的評審團今天在第五十八屆瑞士羅加諾影展中�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