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摔鏡架》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字號】    
   標籤: tags:

【說明】:
《摔鏡架》是長期流行的民間俗曲,在其他曲種亦名《王二姐思夫》。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京韻大鼓已不見有藝人演唱。
《摔鏡架》原為成套曲詞,使用了十三道大轍和兩道小轍,共為十五套。因唱全需時過久,故各曲種及藝人均選其中某些轍韻唱詞演唱。但據記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來已無人能演全部,且當不同曲種之不同藝人所唱相同轍韻內容時,所唱詞句也多不相同了。
節錄於此的本段僅有五套,即江洋轍,人辰轍,發花轍,言前轍與梭波轍。

【唱詞介紹】︰

一到了八月秋風兒正涼,一場白露一場霜。
嚴霜單打獨根草,小螞蚱兒吊死就在草葉兒上。
雁兒飛南北知寒暑,繡女房中恨更長。
蘇州府有一位王員外,家大業大有餘糧。
老員外乏嗣斷了後,一輩子所生下有兩位姑娘。
二姑娘許配張廷秀,大姑娘許配賊趙郎。
趙郎有錢把官做,張廷秀文才高,得中狀元郎。

張廷秀,一去六年沒回家轉,繡樓上盼壞了二姑娘。
王二姐繡樓之上落下淚,思念張二哥你為何不還鄉!
想二哥得了一場病,一病懨懨不離床。
一頓飯吃不了半張餅,兩頓飯喝不下一碗湯。
沒見過十七八的姑娘拄了拐棍兒,要離了拐棍兒手扶牆。
強打著精神走兩步,紅緞子繡花兒鞋,底兒就當了幫!

王二姐樓上淚紛紛,思盼二哥他不回家門。
想二哥想得我得了病,一場大病不離身。
請來一位先生看看病,他言說,病卻好治藥難尋。
他要那南海南的靈芝草,北海北的芍藥根。
西海西的鳳凰蛋,東海東的老龍鱗。
這些藥草到一處,就在老君爐內焚。
熬這七七四十九,灌下藥去病離身。

我的娘聽了那先生的話,她來到樓上糊弄人。
叫了一聲女兒妳起來吧,妳二哥得了官回了家門。
我二姐兒聽說來了個張廷秀,我就十分大病好了九分。
爬起來先吃了一頓飯,熱騰騰的饅頭吃了九斤。
王二姐樓上淚搭撒,小小算盤手中拿。
全說算盤是一寶,打一打二哥幾兒回家。
先打一個小九九,又打歸法和除法。
小九九裡不見面,歸法除法不見他!
打不著二哥張廷秀,我要你無用之材做什麼!
咯喳喳摔了算盤子,掉了些算盤珠兒亂蹦躂。

王二姐繡樓上淚不乾,思想二哥不把家來還。
正月正盼你到二月二,二月二盼你到三月三。
四月五月不見面,盼你到六月整半年。
七月裡牛郎會織女,盼到你八月十五月亮圓。
九月裡盼你到重陽日,十月不來算枉然。
十一月咱就不見面,盼到你臘月三十兒又是一年!
人家都把年來過,你的妹妹沒吃餃子哭了一天。

王二姐兒會一個鬼八卦,她手拿金簪來畫圈。
畫一圈,又一圈, 畫了一個大圈兒套著小圈。
大圈畫了五十個,小圈兒畫了五十三。
五十個、五十三,共合是一百單三圈。
左查也是單兒,右查也是單,查不著張二郎幾時回還!
查不著二哥張廷秀,惱了奴,撅了簪子劃拉了圈。
我打天、我罵天、我恨天、我怨天,
打天寫天恨天怨天,老天爺不給奴家遂一個心願!

王二姐,淚如梭,由外間兒就往裡間兒挪。
前仰後合站也站不穩,棉花腕兒搭著抽屜桌,上有個鏡架菱花寶鏡擱。
端過鏡子照一照,有一個閨女面對著。
我這裏喜來她那裡笑,我要是生氣她把嘴噘著。
我哭為的我張二哥,鏡子妳哭為的什麼!
咯喳摔了菱花鏡,回手扳倒抽屜桌。
肥皂胰子樓上滾,趕上前去金蓮搓。
金蓮小,搓不著,氣得二姐兒似瘋魔。

你說二姐兒愣不愣,哧啦哧啦撕被窩。
撕了紅綾被,用剪子又把繡枕劐。
因為一個張廷秀,砸了多少好傢伙。
二姑娘正是樓上要尋死,在園裏來了張廷秀,那狀元大人上了樓閣!

(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湘子上壽》又名《湘子討封》、《湘子得道》,早期京韻大鼓常演,後漸失傳。韓湘子,字清夫,是韓愈的侄孫子。韓湘子生平無考,民間傳說其手中的寶物名為紫金蕭,據說是用南海紫竹林裡的一株神竹做的。
  • 本鼓曲前半段描述韓湘子變化奇巧,特來為唐王李世民賀壽;後半段表現仙術演化,凡山林海船、各路神仙一應俱全,連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八名得道仙真,共七男一女,即漢鐘離(鐘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及何仙姑,也全部都在湘子用仙術示現的仙船上,令唐王如夢幻真,唏噓感想。
  • 《遊武廟》又名《伯溫辭朝》,是張小軒、劉寶全的代表曲目,二人詞句略有不同,後來張派曲本失傳。
  • 《遊武廟》寫明太祖偕劉基遊武廟,品評歷代名將,其中多有典故,曲辭精采有序。然朱元璋﹙洪武爺﹚因個人立場與心性程度,在評論將臣功過時流於偏頗,更進一步流露出對功臣猜忌,導致劉基辭官歸隱的故事。是京韻大鼓傳統曲目。
  • 《狸貓換太子》整齣戲通常分為「抱妝盒」﹙《陳琳救主》﹚和「拷御」兩部分。本段系指第一部分的情節,即有名為《抱妝盒》或《金水橋》者。是當年白鳳鳴的代表曲目。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純為稗官野史,各戲內容、細節、結局不一,但主角都是宋真宗趙恒的皇后劉后,因後宮爭權奪位,不惜以剝皮貍貓偷換李宸妃初生太子之偷樑換柱毒計,誣衊李妃産下妖孽,使李妃沉冤二十餘年。
  • 《狸貓換太子》整齣戲通常分為「抱妝盒」﹙《陳琳救主》﹚和「拷御」兩部分。本段系指第一部分的情節,即有名為《抱妝盒》或《金水橋》者。是當年白鳳鳴的代表曲目。
    京韻鼓曲描述重點為宮女寇珠、宦官陳琳忠心義膽、捨己救主的高義行止,成為民間傳說中教忠教孝的有名曲目。
  • 【說明】:
    《狸貓換太子》二本又作《拷打寇承御》,簡稱《拷寇》,敘述情節是《貍貓換太子》頭本的後段,但是跟頭本不連唱,也不合演。算白(雲鵬)派曲目。
    二本的故事一樣出自於民間傳說的稗官野史,重點在於劉后日久生疑,打撈御河又找無嬰兒屍身,思前想後認為李妃產子當日巧遇陳琳事有蹊蹺,決定向寇珠逼供,並找來陳琳向寇珠求刑至死。
  • 【說明】:
    《狸貓換太子》二本又作《拷打寇承御》,簡稱《拷寇》,敘述情節是《貍貓換太子》頭本的後段,但是跟頭本不連唱,也不合演。算白(雲鵬)派曲目。

    寇珠不願吐實,陳琳為大局著想必須下狠手,盛怒劉后細觀其中,細細鋪陳寇珠、陳琳、劉妃他們內心的掙扎,最後以深明大義的寇珠悲壯之死為落幕。

  • 《魯達除霸》京韻大鼓曲流傳於北京一帶。魯達就是《水滸傳》中大名鼎鼎的魯智深,在他出家前魯達原本是渭州經略府的一個提轄官,職責是掌握督捕盜賊、肅清治境。

    故事敘述魯達偶然聽得素昧平生的金老漢、金翠蓮父女的悲慘遭遇,親見他們淪落異鄉被人欺凌詐騙之事,讓一腔熱血的他不惜當場傾囊相助落難父女盤纏,讓他們逃出返鄉,還「路見不平一聲吼」的意外將欺壓善良的鄭屠戶打死。

  •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最先出場的英雄人物,此鼓曲說明原名魯達的他被逼上梁山的緣由,並不是由於自己受到了什麼迫害,而是因為他路見不平、有勇無謀的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