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100個為什麼】

為甚麼古代的名片稱為「刺」?

心語
font print 人氣: 237
【字號】    
   標籤: tags: ,

在《三國志.魏書.夏侯淵傳》中有段注解,記載魏國大將夏侯淵第五子夏侯榮的故事。夏侯榮自幼聰慧記憶力強,每天讀上千字文章,字字過目不忘,七歲能作文章。

魏文帝曹丕聽到後就召見他,當時有上百賓客,每人都照例送上一張奏刺,刺上各寫明其鄉里、姓名。夏侯榮一一看過後,讓他遍談各人的姓名,竟然一個都沒有錯,魏文帝也感到非常驚訝。

這則故事中提到的「刺」,就如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名片。那麼,為甚麼古代的名片稱為「刺」呢?

從古至今,名片的使用歷史悠久,往上可溯自漢朝。據宋朝高承撰《事物紀原.卷二》中載︰「漢初未有紙,書名於刺,削木竹為之。後代稍用名紙。」由此可知,在漢初紙未發明前,古人用刀筆將姓名、鄉里、官爵書寫在竹片、木片上,用來自我介紹,即具通名的功能。

另據清朝趙翼《陔餘叢考.名帖》上載︰「既云削木為刺,則應是未有筆墨以前,乃六經及先秦、西漢之書,並無刺字,漢初猶謂之謁。」所以,西漢時名片稱為「謁」,直到東漢紙張發明後,才稱為「刺」。如《說文解字.謁字.段玉裁.注》:「謁者,若後人書刺,自言爵里姓名,並列所白事。」

在《史記.高祖本紀》上就有「謁」的記載:「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師古注曰:「為謁者,書刺自言爵里,若今參見尊貴而通名者也。」是說漢高祖劉邦做泗上亭長時,有一天擅長面相的呂公到沛縣縣令家中作客,縣內的豪傑、官吏知道後都前往祝賀。

當時蕭何是縣令的屬官,掌管收受賀禮事宜。他對前來的賓客說︰「送禮不滿千金的人,坐到下堂。」劉邦向來看不起這些官吏,於是在「謁」上欺騙的寫上「賀錢一萬」,實際上他根本沒帶錢。「謁」遞進去後,呂公見了高祖大驚,趕緊起身到門口迎接他。後來呂公把女兒嫁給劉邦,就是呂后。

此外,在《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傳》記載了一則關於「刺」的典故︰「建安初,〔禰衡〕來遊許下,始達潁川,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大意是說,禰衡是東漢平原人,有辯才,善寫文章。建安初年,禰衡到潁川而身懷名片,準備有所謁見。

但禰衡心高氣傲不屑與他人往來,以致於懷藏的名片字跡因日久而模糊褪色。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江上》詩︰「刺字從漫滅,歸途尚阻修。」就是用這個典故,因此刺又稱為「刺字」。

刺原是木竹削製而成的竹片、木片,紙張發明後,雖然改用紙片,並稱為名紙,但刺的名稱仍被沿用。因刺上書有姓名,所以又叫做「名刺」,如唐朝元稹《重酬樂天》詩:「最笑近來黃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也有人在刺上添加官爵、鄉里等內容,故又稱為「爵里刺」,如《釋名.釋書契》曰︰「爵里刺,書其官爵及郡縣、鄉里也。」

據專家考證,名片的使用源自於中國。東漢時稱「謁」,西漢稱為「刺」、「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朝叫做「名狀」,宋朝又稱為「手刺」、「門刺」,到了明清時期則稱為「名帖」。

晚清時與西方各國交往頻仍,和國外的通商加快了名片的普及,所以清末才正式有「名片」的稱呼,如晚清小說《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曰︰「原來那三人口音微有不同,都是上海來的,懷裡取出小白紙的名片,上面盡是洋文。」因此,名片又叫做「片子」、「片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古籍史書的圖片或古裝戲劇節目中,我們常會看到皇帝或他的大臣們,身上所穿的官服總繪繡著許多精緻的圖案,不同的官階,官服上的圖紋或數量也不同。那麼,為甚麼官服上要繪繡這些圖紋呢?
  • 我們知道是凡出版機構支付給作者的報酬,便稱為「稿費」或「稿酬」。當然,支付的種類除了文章外,還有攝影、繪畫等作品都是。其實,文人為人作詩文書畫而獲取酬勞,古代早就有了,但古代不叫稿費而叫作「潤筆」或「潤資」。如《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以物求文,謂之潤筆之資。」那麼,為甚麼古代要稱稿費為「潤筆」呢?
  • 我們經常看到上演古代帝王事蹟的電視劇,如唐太宗、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等,而皇帝常常一開口就是「朕」…如何如何,也都知道「朕」說的就是皇帝自己。但是,皇帝為甚麼要自稱為「朕」呢?
  • 不管是睡覺、作夢或打瞌睡,俗話都可以說是「夢周公」或「去見周公」。但是為甚麼不是夢孔子、夢老子、夢…等等,就是非要夢周公呢?
  • 在報章雜誌上,經常可以看到介紹各行各業百年老店時,人們喜歡用「鼻祖」來讚揚創始人。其實在古書典籍也有記載,如清朝王韜《瓮牖餘談.西國造紙法》:「人莫不以蔡倫為造紙之鼻祖矣!」及明朝陸時雍《詩鏡總論》:「五言在漢,遂為鼻祖。」但是,為甚麼要把創始人稱為「鼻祖」呢?
  • 在有些場合,當需要自我介紹時,往往有的人會以「筆耕」來介紹自己的職業,別人一聽,就知道此人是以寫文章為業的。在古書上也有記載,如《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表》:「既筆耕為養,亦傭書成學。」及元朝薩都剌《寄王僉憲》詩:「有酒從人飲,無田藉筆耕。」那麼,為甚麼以筆墨謀生的人要稱為「筆耕」呢?
  • 如果我們有機會拜訪一些地方仕紳,常會發現他們家裡掛有「功在桑梓」的匾額,而這個匾額大都是鄉人感激他們為家鄉造福所送的。匾額上的桑梓指的就是家鄉或鄉里,而且古書上也有記載,如元朝劉壎《隱居通議.文章四》:「某不材,見棄于時,桑梓羞之。」及唐朝柳宗元《聞黃鸝》詩:「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但是,為甚麼家鄉又代稱為「桑梓」呢?
  • 在《後漢書.卷六十四.盧植傳》上載:「士之楷模,國之楨幹也。」另《南史.庾肩吾傳》記載:「至如近世謝朓、沈約之詩,任昉、陸倕之筆,斯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這兩個記載所出現的「楷模」一詞,都有典範、榜樣的意思。那麼,為甚麼榜樣又稱為「楷模」?
  • 通常人們對於一些德高望重、有卓越成就而深受眾人所景仰的人,會用泰斗來讚揚這些傑出人物。如文學泰斗、武術泰斗、學術泰斗、中醫泰斗、音樂泰斗……等等,那麼為甚麼要用「泰斗」來形容呢?
  •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借光」已經是很普遍的禮貌用語了。比如進出擁擠的電梯、火車、公車時,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請別人讓路時,總是會客氣的說一聲「借光」,含有打擾別人,請別人給予自己方便的意思。那麼,為甚麼要使用「借光」來比喻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