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古橋之十七

最早的城市橋樑─紹興八字橋

意文
font print 人氣: 46
【字號】    
   標籤: tags:

「橋鄉」紹興,是一座古老的水城,早在范蠡建城時,就有四座城門,33條河道,229座石橋的規模。至今,紹興城內仍保持著完整的水城格局。

一座橋樑的興建,有如一座歷史豐碑,展示著當時期的經濟、文化與科技實力。更充分展現了先民們先進的橋樑科技、橋樑美學的成就。紹興城就是如此以橋的物質形殼與豐富文化內涵結合,構成了中外聞名的「橋鄉文化」。

八字橋位於紹興市區八字橋直街東端,一條丁字形河道上,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橋樑。始建於南宋嘉泰年間(西元1 2 0 1 年─西元1 2 0 4 年),系梁式石橋,橋曾重修於南宋理宗寶禧四年(西元1 2 5 6 年)建造的題記,又於清乾隆四十八年(西元1783年)修葺。近代西元1982年再度整修。

《嘉泰會稽志·橋樑》中《會稽志》記載:「八字橋,在府城東南。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故得名。」稽山河由南向北,無名河自西往東,三街於此交錯,三河在此相會。八字橋就建造在這水陸樞紐上。

此處地形複雜,南北為主河道,向西接連著一條支流,跨南北流向的主河,主河兩側有東西兩條小河,今僅存留一小段。古代匠師設計建造時,以三向四面落坡的特殊橋型,解決了一橋跨三河的複雜交通問題,故用兩座單孔石橋相交組合,由橋的南北觀望,為一「八」字造形的橋樑。

八字橋主橋跨南北流向的稽山河,為東西向,主橋橋面最高,連繫東西交通才需踏過這一層。橋面平舖條石,橋上置欄板。長27米,橋面長5.50米,寬3.10米,橋高5.75米,孔高4.15米,跨長4.80米。

橋東端逼近民宅,因此折向南北兩個方向落坡,南為12.4米、設14級石台階,長12.60米。北為17.4米,設14級石台階,長18.45米。橋西端向西南兩個方向落坡,西設17級石台階,長22.70米。南設18級石台階,長15.80米。

兩邊副橋南北延伸,副橋橋面又是另一個南北連繫層次。空間上,共有三個層面五處出口,連接三條道路。西南落坡橋洞近水處一個層面,設有纖道,供縴夫在橋下拉縴,但並未穿過主孔,所以雖具立交橋之型,有現代立交橋的各種元素,但並沒有真正相交。

該橋建築為「石壁石柱墩式石樑橋」形式,橋基東西面兩側橋基,以條石疊壘堆砌而成,橋基上各並列九根石柱,石柱下端插入基石的凹槽內,以資牢固。並微向內傾斜,使之緊貼柱後兩側的金剛牆面上。石柱上再用巨大條石壓頂,之上再建造石橋樑。

橋樑上的主孔石樑,外側用石樑二層,設計略作月梁形,並微向上拱彎之狀,而石柱墩則略向後仰,以增加整體橋結構的穩定性。

八字橋的兩邊踏步,還各築有一梁式橋洞,異於平常所見之橋。因舊時原有一小河流穿過,橋墩上所有踏步,和正橋一樣,兩側都築有石欄、望柱、使整座橋樑渾然一體。

現橋下西側第五根石柱上刻有「時寶佑丙辰仲冬吉日建」10個字。這是中國現存有文字標記最古的城市橋樑。

八字橋整體佈局合理,橋形別緻,結構嚴謹,空間層次運用巧妙,石橋造型與環境能緊密結合,妙趣橫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橋樑。

(本文摘編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震央距趙州橋40公里,附近建築物毀損嚴重,石橋卻安然無恙,強烈的抗震性令專家驚嘆不已..
  • 廣濟橋座落在廣東省潮州市東部,橫跨於滾滾韓江之上,東傍筆架山,南眺鳳凰洲,西臨東門鬧市,北仰金山,直對廣濟門,故名。另因有韓湘子書「洪水止此」的石碑立於橋畔的傳說,又俗稱」湘子橋」...............
  • 蘇州地形河湖交錯,故而橋樑眾多,是一著名的水城。而在眾多的橋樑之中,最為壯觀的橋,就是唐代所建造的寶帶橋..................

  • 蘆溝橋是北京最古老的石造多孔聯拱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至今已有八百多的歷史。......
  • 「洛陽橋」是中國現存第一座跨海石橋,位於泉州城東北13公里處,橫架與惠安縣分界的洛陽江之上,橋以江為名。其建築方式透露出古代科技文明的先進。因洛陽江之入海處,江闊水深、浪急潮怒,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中飛虹跨江建造橋樑,實為當時的橋樑工程創了奇跡,故有「洛陽之橋天下奇」之讚譽。
  • 位於古城建水城西3公里處,有一座造型奇巧、雄偉壯觀的雙龍橋。它橫亙於南盤江支流的滬江河與塌沖河的交匯點上,橋下的瀘江、塌沖兩河,猶如雙龍盤曲相連,故該橋稱之為「雙龍橋」。
  • 當擊打的方位不同時,發出的聲音亦不相同,會聽到5種如金玉般的響聲音階,有的低沉渾厚……
  • 「五里橋」坐落在福建省福州市晉江縣安海鎮的西側。安海鎮古稱安平鎮,因此,此橋又稱為「安平橋」。又因位居於安海鎮西畔,故又俗稱「西橋」。初建時橋長811丈,寬1丈6尺,長度約合五華裡(即二公里半),故又稱為「五里橋」。
  • 侗族歷史悠久,民族風情濃郁,文化古樸燦爛。侗族村寨多建於山麓、溪流河畔,所以凡侗族人聚居地區,有河必有橋。此地區建築橋樑的特色是,橋上有廊和亭,能擋風遮雨、供人畜通行,故稱為「風雨橋」。橋樑對於侗族人溝通村寨之間的聯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戰國秦昭王時代,蜀郡守李冰率眾興建的都江堰,是中外聞名的巨大水利工程。著名的古代索橋─「安瀾橋」,就坐落在四川省灌縣都江堰市區西岷江上,橫跨在內江和外江的分水處。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