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由來

陳文敏
font print 人氣: 3025
【字號】    
   標籤: tags: ,

孔子是春秋末期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與政治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9月28日是至聖先師孔子的生日,為了感念孔子的貢獻,緬懷孔子的事蹟,所以孔子誕辰被訂立為教師節。

孔子名丘,字仲尼,在二千五百年前 ( 西元前五五一年~四七九年),生於魯國(今山東曲阜),他的祖先是宋國的貴族,他三歲喪父,由母親獨立撫養,在一個貧苦而平凡的家庭中長大,曾經做過管理倉穀、牛羊的記帳員。

孔子十五歲即「志于學」。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十分好學,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因此奠定了他深厚的學問基礎。

孔子「三十而立」,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他教導學生的只是日常問題的解答,以及闡明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在教育三千弟子,身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者七十二人。他致力教育,學不厭、教不倦,主張「有教無類」的態度和「誨人不倦」的精神深受後人景仰。

春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動盪不安的時期,社會失序,道德淪喪。有鑑於此,孔子乃周遊列國,提倡道德與倫理,並闡述中國古聖先賢典籍;孔子努力奔走,到處講學,希望能夠實現他的政治理想。

他的學生也分散各國遊說諸候,宣揚孔子學說,到了戰國時代,孟子更發揚光大,因此奠定儒家學說的理論基礎,也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礎。

孔子將學生視如己出,孔子死後,眾弟子都為孔子服喪三年,子貢還在孔子的墓旁築房子,住了六年才離開,可見孔子與學生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

1939年教育部通令全國將孔子誕辰八月二十七日訂為教師節;後來經曆數及考紀專家將孔子誕辰換算為國曆應為九月二十八日,於是便改用九月二十八日為教師節了。

每年教師節,各地孔廟隆重舉行祭孔大典,表達對孔子無上的敬意。各級地方政府也舉辦了「慶祝教師節大會」,分別頒發資深及優良教師獎狀,以表彰教師們對社會的貢獻。@*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加州僑界紀念孔子2560年誕辰﹐27日將首次遵循漢制古禮﹐在洛僑中心擴大舉行祭孔大典。僑委會﹑孔孟協會﹑台灣同鄉會﹑中華會館﹑韓華聯誼會﹑齊魯會館和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等主席團22日表示﹐南加州祭孔典禮已經舉辦10多年﹐一向以民間道教儀式祭祀﹐今年的祭孔儀式﹐採用的禮儀是綜合明清時代的制度﹐並上溯至漢朝﹐呈現完整的古禮祭祀﹐傳承文化。
  • 民間祭孔活動,27日上午9點將在新竹縣體育館登場,主辦單位自稱屆時將有台灣、中國2地約2萬5000人與會,孔子在台第78代玄孫孔維暄屆時將和中國來的第73代長輩孔慶東相見歡。
  • 教師節將至,縣府25日舉行全縣教師節表揚大會,687位在教學服務有優異貢獻的教師獲獎;埔里鎮大成國中同學則用創意向師長賀節,除了各班級精心設計賀卡與表演節目,每位師長還有一束「愛的鮮花」,場面溫馨。
  • (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26日電)教師節將至,根據1111人力銀行最新調查,8成2上班族會想起求學期間的某位老師,主因為該老師「協助心靈成長」、「教導方式特別」等,最懷念的老師則以國中和高中老師居多。
  • 35歲的孔子第79代裔孫孔垂長明天將首度以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身分,參與孔子2559週年誕辰釋奠典禮,若獲總統馬英九敦聘為總統府資政,也可能成為最年輕的總統府資政。
  • 明天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59年紀念,各地孔廟將舉行祭孔大典,行政院文建會特別整理全台孔廟祭孔活動彙總表,歡迎民眾明天起個大早,就近參加這項年度文化盛事。
  • 一說起端午節的民俗,你的腦海中想到什麼呢?應該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說粽子起源於紀念、奠祭戰國時代楚國的愛國大夫屈原,可是真是這樣嗎?粽子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就從「粽」的文字內涵與相關文化民俗來探尋追索吧。
  • 中華文化自來就發現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陰陽生剋之道表現在天地人間,表現在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民俗節俗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的,該當端午節莫屬了!讓我們來輕輕揭開這道綿延幾千年的文化面紗,找找端午節俗中蘊含哪些陰陽五行的道理?
  • 黃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節。除了大家普遍關注的粽子口味,古來還有更被關心的要點,那是什麼呢?古人重視養生,協和陰陽,在端午節也不例外。有什麼具體作法表現在民俗中呢?
  • 說到艾草,你可能會好奇它和端午節的關聯。艾草一直都是端午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是為什麼會有這個習俗呢?摘了艾草要幹嘛用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