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習慣用語第462講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3日訊】

(MP3下載)

今天我們來學幾個在總統大選中常會用上的詞彙和習慣用語。在大選舉行前,幾乎隔一天就會公佈一次民意調查結果,衡量那些希望得到共和黨或民主黨總統侯選人提名的人在選民中支持率的高低。

民意測驗的結果往往起伏波動很大,一次測驗的結果絕對說明不了問題,而在這「備戰階段」最先讓人略見選情眉目的是大選年初的冬天在愛奧華州舉行的政黨基層會議和在新罕普甚爾州舉行的初選。有一個特別的詞表示政黨基層會議: caucus。

Caucus 是由州內的政黨領導人召開的基層會議,討論競選策略,並挑選出他們在政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所支持的侯選人。Caucus這個詞來自阿爾岡昆印第安語原意是 「部落裡的賢者,」 也就是專門為他人指點迷津的人,相當於現代社會的諮詢顧問。當然召開政黨基層會議的當地政黨領導人確實是基層民眾的政治顧問。這可能就是用caucus來指政黨基層會議的緣由。而初選的英文是:primaries。大多數州都要到大選年的春天才決定兩黨的總統侯選人提名。我們分析這兩個州現行一步的道理。

例句-1:One reason that the Iowa caucus and New Hampshire primary are held so early is the two states take pride in being first to let voters of both parties express their support for the candidates in some official way.

And maybe it’s also because they enjoy the national attention the early caucus or primary brings them for a few months once every four years. After all they seldom get any other national notice.

他說:愛奧華州和新罕普甚爾州這麼早就舉行政黨基層會議和初選的一個原因是能領先一步讓投票人通過正式途徑表達對兩黨侯選人的支持使這兩個州引為自豪。

與此同時,他們可能也高興由於政黨基層會議和初選他們每隔四年就有幾個月的時間成為全國矚目的地方。這種全國性的關注對他們說來畢竟是難得的待遇。

******

新罕普甚爾州和愛奧華州在全國地位類同,所以在意識觀念方面也有相似的地方:他們都爭著要成為四年一度的大選的揭幕人,於是這兩個州的政壇領袖於八十年代中達成協議,既然愛奧華州最先舉行政黨基層會議,就由新罕普甚爾州第一個舉行初選。這樣兩個州就平分秋色了。

於是新罕普甚爾州和愛奧華州每到大選年初的冬天就分外熱鬧:躍躍欲試的兩黨競選人蜂擁而至,馬不停蹄地奔波於州內大小城鎮之間,儘可能多多地跟選民握手,並且四處舉行公開辯論,吸引廣大新聞媒體的注目和報導,而投票一結束這兩個州就又重返往常寧靜平緩的步調。

那麼究竟the New Hampshire Primaries是否侯選人日後入主白宮的關鍵呢? 我們再聽聽唐本森先生的看法吧。

例句-2:New Hampshire calls itself ‘the maker of presidents’ with the claim that winners in the New Hampshire primaries get a head start on the run for the White House. Is this so?

To tell the truth, winners in New Hampshire often drop out later and never get nominated by their party’s National Conventions, or if they do, never make it to the White House. But at least the New Hampshire Primaries together with the Iowa Caucuses tell how well candidates are doing with grassroots Americans.

他說:新罕普甚爾州自稱為「總統的締造者。」 他們聲稱在新罕普甚爾州初選取勝的人在向白宮進軍的道路上會領先一步。果真如此嗎? 說實話,這些勝利者日後往往退出競選,也從來沒有在本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得到總統侯選人提名,即使得到提名也從未入主白宮。然而新罕普甚爾州初選和愛奧華州政黨基層會議至少說明了侯選人在基層美國人中有多少威信。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天我們來講幾個由clock這個詞發展而來的習慣用語。大家一定熟悉clock這個詞,它是鐘。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已經流傳了很久了。它是: like clockwork。 Clockwork是鐘錶的機件裝置。鐘錶能精確無誤地運轉,分秒不差,靠的就是clockwork。
  • 今天我們要學的習慣用語有共同的關鍵詞,happy。大家也許早就知道happy意思是「快樂的。」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happy-go-lucky。 Lucky是「幸運的。」 Happy-go-lucky是個相當古老的習慣用語,沿用至今有三百來年了。聽到這個習慣用語包含happy和lucky這兩個詞,你也許在揣摩它一定用來描繪一個無憂無慮的幸運兒。你這是只猜對了一半。
  • 今天我們來學幾個由bird這個詞發展而來的習慣用語。你一定知道bird就是鳥。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bird-brain。 Brain是頭腦。鳥兒有個小小的腦袋,所以裡面的腦子也必然是小小的。要是一個人的頭腦像鳥腦袋一般大,那這個人幾乎等於沒什麼頭腦了。
  • 上一次我們講了三個帶有bird這個詞的習慣用語。它們是: bird brain。 Bird brain指沒頭腦、愚蠢的人和early bird special。 Early bird special是給早來顧客的特價優惠。還有strictly for the birds。 Strictly for the birds意思是毫無價值的、荒唐可笑的、令人作嘔的。 Bird是個常用詞,由bird發展而成的習慣用語也不少。
  • 今天我們要講的習慣用語有一個共同的詞slap。這個詞的意思是用巴掌拍擊。我們先要學的兩個習慣用語從字面上看都是在說拍打身體的某一部位。我們先從比較容易理解那個習慣用語說起吧: a slap on the back。 A slap on the back要是直譯就是在背上拍一下。
  • 今天要講的習慣用語涉及人們常常談到的一個詞: money,金錢。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 right on the money。大家一定知道right這個詞的意思是「對的,」 「正確的。」也許有人因而認為right on the money就是錢數正確的意思,然而實際上right on the money這個習慣用語的含義要廣泛得多;不一定限於金錢方面。
  • 今天要學的習慣用語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 handle。 Handle當動詞的時候有觸摸、處置、操作、管理的意思。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too hot to handle。 Too hot to handle要是直譯就是燙得碰一下都不行。
  • 上次我們學了幾個由lip這個詞發展而來的習慣用語。今天再學幾個,第一個是: bite one's lip。 Bite意思是「咬,」 想一想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咬嘴唇呢? 常常是竭力克制自己的時候。而且如果咬住了嘴唇,就說不出話來了。所以bite one's lip用來表示極力克制自己不衝口而出,忍住不說會給自己招惹麻煩的話。
  • 今天我們要學的習慣用語有類似的意思,都表示平靜下來,鬆弛一下,或者過得悠閒自如。這幾個習慣用語是年輕一代的美國人創造的,如今使用的人多半不到四十歲。
  • 今天要學的習慣用語都有這樣的意思: 你原來擔心會相當難辦的一件工作或者一項行動沒想到結果卻是輕而易舉的。湊巧的是這幾個習慣用語還都和吃的東西有關。第一個是: a snap。 Snap這個詞有好多不同的意思。其中之一是帶有薑汁味的小薄脆餅乾。這種餅乾香甜可口,而且吃起來又不費事,很多語言學家認為a snap之所以被用來指輕而易舉的成功,就是因為這種成功就像吃一塊薄脆餅乾一樣得來不費工夫卻又給人甜美的感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