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夏至節俗 別忘了吃麵好養生!
夏至是最早成立的四個節氣之一,也稱「夏至節」或「夏節」,古早民俗中流傳夏至吃麵,這種食俗除了反映四時節氣的變化,還表現了什麼文化內涵呢?夏至吃麵真有保衛身體健康的好處嗎?
現代家規30條考量你的家教 你聽過幾條?
下面介紹的近代流傳下來的老一輩人總結的30條家訓,即使對於我們今天的爸爸和子女也會有很多裨益。它涵蓋日常生活中的儀態、尊老、用餐、倒茶、做客等諸多方面,你都聽過幾條?對照自己做到了幾條?
端午五瑞剋五毒 何為五毒?何為五瑞?
隨著端午節的到來,中華古人也啟動了「五瑞」剋「五毒」的防疫保健、夏令衛生行動。你知道「五瑞」、「五毒」各指什麼嗎?
【文史】仲夏有盛事 畫裡頌端陽
端午節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為歷代繪畫界提供了很多創作靈感與素材。轉眼就是端午節了,讓我們在享用應景美食之餘,也一道來品賞這些獨特的、具傳統民俗意味的畫作!
你沒聽過的端午節 端午節為什麼叫端午?
一提到端午節,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吃粽子、賽龍舟,還是屈原呢?如果你覺得這些典故早就聽膩了的話,今天來講一個你沒聽過的端午節。
旗袍——穿越百年的東方風韻
遠看是一道風景,近看是一種風情,細看處處都是功夫,這就是旗袍,一款中國風濃郁的經典服飾。在很多西方人眼中,旗袍無疑是東方服飾文化和美學的典型代表。其實,旗袍是中西文化兼容並蓄的經典範例。
端午節佩戴「香囊」 防疫病 驅蚊蟲
端午節是黃曆五月初五,正處於氣溫順陽登高時節,是蚊蟲甦醒、病毒蔓延、毒氣上漲的階段。古人有古人的辦法——佩戴香囊,以辟疫邪。佩戴香囊是幾千年來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其實,佩戴香囊不只是個習俗,香囊確實能起到辟疫驅蟲的效果。傳統香囊常見的配方,是將雄黃、熏草、艾葉等草藥配伍研成粉末,製成香囊。
《權力的遊戲》中的漢服元素 預示大結局?
可能很少人知道,美劇《權力的遊戲》的服裝設計和中國漢服之間有聯繫。《權力的遊戲》的服裝設計師在劇中借鑑了很多亞洲元素,但是其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錯誤,他們的前襟和領口全部都是左衽,也就是穿反了。那麼漢服為什麼都是交領右衽?什麼情況下會左衽呢?這是否是《權力的遊戲》劇組悄悄鋪墊的一條隱線?
《端陽故事圖》邀你一起看圖說端午
《端陽故事圖》冊,表現了有清一代大眾化的端午習俗。宮廷畫家陳揚的繪,人物造型秀逸生動,線條簡潔流暢,色彩柔和典雅,展現民俗趣韻。
【閨閣雅趣】古代「女兒節」知多少(下)
古時候,的確有節日被直接冠以「女兒節」的,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就是其中一個。女子在這一天有兩大重要習俗,一個是小女孩要打扮得像小仙女一樣美麗,一個是已婚女子要回家省親。正如明《宛署雜記》所載:「五月女兒節,繫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清明節日與春天共享青春的節俗
除了祭祖掃墓這種習俗,古來的清明節,也是洋溢著春天活力,青春作伴喜春遊的時節。你知道歷代的人們在清明節時,如何享受清潔、明淨的時空舒放、伸展身心,暢快、盡興度春光?往下來看一看清明節充滿活力的節俗活動。
【閨閣雅趣】古代「女兒節」知多少(上)
庭院深深深幾許,古時候的女子,真的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嗎?她們除了讀書識字、紡織刺繡,有沒有什麼盛大的娛樂活動?一年之中,女子們最盼望哪些日子,她們又會做些什麼?那麼,在歷史悠久的古代中國,是不是有更多專屬於女子的美好節日呢?我們就從一年之初,慢慢道來。
使用印章百餘年 日本銀行將逐步淘汰
大約在中國元朝時期傳入日本的印章,於十九世紀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工具,廣泛使用在各類官方文件,包括銀行交易。一個多世紀後,日本銀行決定逐步淘汰印章的使用,以迎合年輕人的需求。
【文化小課堂】元宵節 古人一定要做這些事!
說到元宵節,大家都知道要吃湯圓,猜燈謎,賞花燈等等,不過元宵節的習俗可遠不止這些。咱們今天就來數一數從古至今,元宵節到底有多少有意思的習俗,還有歷朝歷代都是如何慶祝這個節日的。
元宵節猜燈謎 看看你能猜對多少(謎題篇)
元宵燈謎集錦!你會猜燈謎嗎?燈謎這種元宵節的娛樂活動,將文化、習俗與節慶活動融為一體,包含了「多元」智慧。本文收集的一些燈謎,分門別類摘輯,讓你猜一猜、測一測自己的多元智慧燈謎指數,汲取傳統文化的養分,增添元宵節的樂趣。
古人如何過正月初七「人日節」
現在很多人不一定知道在中國古代還有一個「人日」,就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七。據說在盤古開天闢地後,女媧第一天造了雞,第二天造了狗,第三天造了豬,第四天造了羊,第五天造了牛,第六天造了馬,到第七天才造了人。因此這一天被稱為「人日」,也叫「人慶節、人勝節、人口日、人七日」或是「七元日」。也就是說,正月初七是人類共同的生日。
賞新年珍玩——香插和插屏  過個風雅年
本「賞新年珍玩 過個富貴風雅年」系列,精選了八件祥瑞的年俗擺飾珍玩,為讀者帶來喜氣,伴君過個富貴風雅年!迎瑞接福!這是第四篇的二件:太平有象香插、太平有象插屏。
賞新年珍玩——象硯方瓶 過個風雅年
「賞新年珍玩 過個富貴風雅年」系列的導覽,精選了八件祥瑞的年俗擺飾珍玩,為讀者帶來喜氣,伴君過個富貴風雅年!迎瑞接福!這是第二篇的二件:宋代紫端太平有象硯、清代太平有象四方瓶。
賞新年珍玩——如意  過個風雅年
賞新年珍玩 過個富貴風雅年:十二辰「癸亥」如意、鍍金纍絲鑲翠玉太平有象銀如意,祝福豬年如意!
賞新年珍玩——太平有象 過個風雅年
中華民族孕育出許多除舊布新的擺飾文化,賞新年珍玩:琺瑯太平有象、太平有象瓷尊,過個風雅年,祝福天底下蒼生新年平安、福慶、如意!
新春五福日 傳統年俗「集祥」
傳統中華文化中的過年傳統年俗,初一元旦、初二回門、初三赤狗日、初四接神、初五開張,展現給人間什麼啟示呀?
新年吉慶 驅凶迎祥——中國年畫
民間年畫、門神,俗稱「喜畫」,就是過年時張貼的畫。古時人們在中國新年到來前夕,在室內貼年畫,戶上貼門神。年畫包含對眾神及祖先的敬意,祈福避邪的意願,以及節令敘情歡樂的情懷等文化要素。年畫因一年更換,或張貼後可供一年欣賞之用,故稱「年畫」。
【文史】年俗聯子集錦 豬年安福!
在新舊年交替之際,除舊布新、迎新接福等等願景透過一連串年俗展現了出來。年俗的祭典、儀式過程是人們誠意、正心的時刻,在此時,人間與神更接近了。
記憶中的傳統夏曆新年風俗
臘月初八,相傳為佛祖釋加牟尼的生日,寺院都在該日煮粥祭佛。後來流傳民間,成為老百姓極為重視的民間節日。該日,家家戶戶要早早吃臘八飯(或臘八粥),並且相互饋贈。臘八飯是初七晚提前做好,第二天凌晨五點左右就食用。臘八飯用米、豆、蕎麵、果仁、豆腐、肉菜等煎煮而成,種類很多。
諸事大吉  傳統年俗「集祥」
傳統中華文化的過年習俗,不是年末跨歲初這一、二天的節慶而已,而是一連串的除舊歲迎新春的節祭與活動。歲末大祭、作尾牙、祀灶送神、大掃除、辦年貨、蒸年糕、貼春聯、除夕圍爐、壓歲錢……都有深刻的神傳文化的寓意。
送灶神過小年 如何祀灶神招福?
「祀灶」的祭品中少不了酒糟、糖果、湯圓等等甜點,都說是要「醉司命(灶神)」、給灶神甜甜嘴。祈望灶神為自家美言,期待來年得好運。這只是凡人的心願,神佛當然不可能被酒果、甜點「收買」,若是這樣,神也神不了了!家家戶戶有神明在看著,要招福……
送舊迎新歲 台灣習俗詩書畫
「梅溪居士」詩選集,吟詠歲暮台灣習俗--尾牙、送神、拜年賀春飲春酒,詩書畫併呈,同賀新年!
古代中國人於過年時,最看重的是祭祀。上到歷朝歷代的天子,下到家家户户的老百姓,都會在新年這天祭天、祭祖。每到祭祀一定會用到跪拜禮,紀錄周朝制度的《周禮》中,早就對磕頭行禮做了明確的規定。
「小寒」天氣俗諺也關連上豬瘟
節氣俗諺展現了一種「預示」的觀點,教人早一步掌握事情的趨勢,以防患未然。小寒閩南語俗諺:「十二月雷,不免(*不必)用豬槌」和豬瘟有關連……。
為什麼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
在冬至這一天,中國北方人有吃餃子的習俗,而且還有一句俗話,叫做「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什麼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