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香港㓥房逼逼逼 上楼难难难

土地大辩论本月截止 逾九万㓥房户 轮候公屋起码等五年

左边是共用厕所,右边煮食炉是共用煮食区,中间的门又是㓥房。(李逸/大纪元)

人气: 55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8年09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导)香港楼价升势似乎没有减缓的迹象,公屋轮候时间越来越长。今年四月开展的长达5个月公众咨询“土地大辩论”,本月即将截止。香港逾20万人住㓥房,仍困在湿热狭小的居住空间,轮候公屋路仍漫长。

统计处今年一月公布的最新的全港㓥房统计数字,约有9.27万个㓥房,即平均一个单位,被分间成3、4个板间单位,合计现时全港约有20.97万人居住在㓥房内,平均住户人数达2.3人,住户近九成为华人,约一成属南亚裔及菲律宾人。㓥房的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仅得56.5平方呎,比起公屋标准的75平方呎更低。

本港以九龙区的㓥房数量最多,约有5.27万个,占近六成。当中以油尖旺及深水埗区所占最多,分别有2.15万及1.54万个;其次则是新界区,约有2.19万个、香港区则有约1.8万个。

㓥房内另安装了非公共电力公司的独立电掣,每间板间房每月另收二、三百元水电费。(李逸/大纪元)

最新的公屋轮候册数字,一般申请者轮候时间再创新高,由目标的三年增加至今年六月底的5.3年。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2.9年。

今年八月“全港关注㓥房平台”曾举行民间土地论坛,数十名来自各区㓥房住户出席。有观塘区㓥房户表示,轮候公屋六年仍未能上楼,一百多呎的房间,租金约5,000至7,000元,呎价直逼豪宅,促政府加快兴建公屋。

位于长沙湾的一栋超过50年楼龄的旧楼,里面的单位几乎皆被改为板间房,建筑面积约800呎被㓥成十多间小房间,有间房甚至还有阁仔,每间㓥房只能容下一张单人板床,留一条小走道,有窗的租金约2,000元,没窗的约1,800元。

73岁的张先生刚搬过来。这栋旧楼有电梯算是比较好,虽然很小,他直言比之前的居住环境要好些,他的房间有窗户而且比较高层,夏天开着电风扇算是比较凉快。

张先生新入伙单位有窗,算是光猛通风。(李逸/大纪元)

他抱怨要等两年多才能安排到公屋单位:“最少要两年才能上楼,我说怎么可以,我只是要求住旧的公屋,我老人家不想那么辛苦,始终板间房就是板间房,左邻右舍吵就睡不着了。”他希望安排住在市区,已经登记有轮候号码:“如果不上公屋永远都无法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

他说虽然房租2,000元,但还有水电费约300元,抱怨包租公吃定这些租客,“没有冷气,一个月还要收你二、三百元(水电费),他就是要吃够你。也没有收据给你。”

张先生气管不好,访问时不停咳嗽,医生嘱咐他要吃清淡的东西。只见床边一个小台桌正煮粥,他说因为没有厨房,只能在房里煮,他又从旁边的小柜子拿出一碟肉片,有时用榨菜蒸,一天伙食就这样捱过去。

他感谢还有社工来关心他,若有区议员协助及关心长者的居住处境,一定双手投票给他了,支持他。

70岁的万先生租住了一间没有窗的板间房,空气不流通,夏天闷热潮湿。由于木材都老旧了,他抱怨有很多木虱,常咬得无法入睡,“很惨啊,给木虱咬,睡都睡不着,你说惨不惨。”

万先生住的板间房没有窗,空气不流通,夏天闷热潮湿。(李逸/大纪元)

同时洗澡也很不方便,因为就在厕所里洗,厕所很小,只能坐在马桶上洗,而且没有热水炉,只能用冷水,有时去公厕洗还比较好,但是试过一次去公厕洗澡给人偷了银包,三千多元不见了,很惨,只能吃白饭。

他并展示受伤的脚,天天要去洗伤口,行动很不方便。他也希望能尽快上楼,改善居住环境。

81岁的何婆婆也是住在一间没有窗的板间房,身材娇小的她,床边堆满一堆杂物和衣服。她抱怨煮饭很不方便,没得炒菜。虽然住在哪都不介意,容易习惯,也喜欢和人聊天,但她希望政府能帮忙她早日上楼住公屋,毕竟板间房环境不好。

何婆婆有大量的私人物用品,没窗的小板间房显然不够用。(李逸/大纪元)

“土地大辩论”即将在本月底截止。由关注基层住屋联席、全港关注㓥房平台、社民连及工党等多个政党及团体组成的土地公义联合阵线,将在本月15日发起“土地公义大游行”,强调“不要土地假辩论、还我分配真公义”及“争取公屋及社福设施、反对公私合营”。团体批评港府推出的“土地大辩论”咨询,漠视现行城市规划对地产商、豪宅的倾斜。若土地分配没有公义,即使增加土地供应,都无助解决香港人的住屋问题。◇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